-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美術學院的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17234
- 條形碼:9787100117234 ; 978-7-100-11723-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術學院的歷史 本書特色
“何香凝美術館藝術史名著譯叢”由著名藝術史學者、中國美術學院范景中教授擔任主編,廣州美術學院黃專教授擔任學術策劃,是一套系統介紹西方藝術史和藝術史學的叢書,由資深藝術史研究者和中青年譯者共同精心翻譯完成,力圖全景式呈現現代西方藝術史學一個多世紀來的面貌和形態,為國內西方藝術史學研究提供全面詳盡的資料、新的研究方法與研究視角,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藝術史學薪火相傳的學術歷程。
美術學院的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開篇將academy這一術語的起源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學園的哲學傳統,并介紹了在美術學院誕生之前這一古典傳統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復活并得到蓬勃發展的大背景。在接下來的篇章中,作者以大量的史實和生動的敘述,從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到法國皇家美術學院,再到巴黎美術學院和國立包豪斯學校,一步步引領讀者領略了美術學院興起與發展的圖景。
作者將美術教育這一主題置于歐洲廣闊的社會政治與經濟背景下進行考察,他就藝術教育所提出的問題是超時代的,至今依然具有啟示意義,同時也使得本書成為從社會學角度(趣味史、藝術品交易史、展覽史、收藏史)研究美術史的一個早期范例。
美術學院的歷史 目錄
001 前言
001 **章 導論
025 第二章 從萊奧納爾多·達·芬奇到圣路加美術學院(16世紀)
067 第三章 巴洛克與洛可可時期(1600—1750)
135 第四章 古典的復興、重商主義與美術學院
183 第五章 19世紀
231 第六章 工藝美術的復興與當今藝術家的教育
279 附錄一 1563年瓦薩里的美術學院章程陳琦譯
《1563年瓦薩里的美術學院章程》的意大利原文
301 附錄二 第四章與第五章中涉及的有關美術學院的文獻
307 索引
327 譯者后記
美術學院的歷史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佩夫斯納(NikolausPevsner,1902—1983),德裔英國美術史家,劍橋大學斯萊德講座教授(1949—1955),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教授(1959—1969)。佩氏學術視野開闊,著作宏富,其研究在建筑史與現代設計史領域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并且善于將嚴謹的學術研究化為雅俗共賞的形式引入大眾的視野。他從1942年開始策劃出版的“鵜鶘藝術史叢書”是20世紀規模最大、學術成就最高的英文藝術史叢書;所編撰的46卷本《英國建筑》(1951—1974)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美術史杰作之一。主要著作還包括《現代設計的先行者》(1936)、《美術學院的歷史》(1940)、《歐洲建筑史綱》(1942)、《英國藝術的英國品性》(1956)、《建筑與設計研究》(1968)、《建筑類型史》(1976)等。由于他杰出的學術貢獻,英國皇家建筑研究院于1967年授予他金質獎章;兩年之后他又被英國皇家授予了爵士封號。
譯者陳平,1954年生,江蘇南京人,現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受聘為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主任(2005—2014)。著有《李格爾與藝術科學》、《外國建筑史》、《西方美術史學史》;譯有李格爾的《羅馬晚期的工藝美術》、德沃夏克的《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維特魯威的《建筑十書》等十余部;主編有“美術史里程碑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