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智能制造專題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60278
- 條形碼:9787121260278 ; 978-7-121-2602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智能制造專題卷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中國工程院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從2013年至2014年聯合組織開展的“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 本書分析了我國發展智能制造的基礎條件和需求,提出發展智能制造的戰略思路、戰略目標和優先行動計劃;分析了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產業現狀、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借鑒強國經驗,進而提出發展戰略和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同時,深入研究了航空裝備、船舶、軌道交通裝備、汽車、航天裝備、輸變電裝備、工程機械、鋼鐵工業、石化工業、家用電器和紡織工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技術路線圖;此外,還選取了深圳雷柏、寧夏小巨人、成都西門子、西開電氣、濰柴、天水長城、伊利集團七家企業實施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的實踐為例,闡述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實踐經驗。本書為國家研究制定“中國制造2025”提供了科學支撐。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智能制造專題卷 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了我國發展智能制造的基礎條件和需求,提出發展智能制造的戰略思路、戰略目標和優先行動計劃;分析了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產業現狀、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借鑒強國經驗,進而提出發展戰略和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智能制造專題卷 目錄
**篇 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1
課題組成員名單 3
**章 國外智能制造發展總體現狀與趨勢 4
1.1 智能制造的起源與歷史沿革 4
1.2 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5
1.3 發達國家推進智能制造的主要對策 6
1.4 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 10
第二章 智能制造的內涵特征及影響 12
2.1 國內外學者關于智能制造認識的共同點 12
2.2 智能制造內涵與特征 13
2.3 智能制造將引發制造業的革命 14
第三章 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及需求分析 17
3.1 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 17
3.2 我國發展智能制造存在的問題 20
3.3 典型企業和典型地區對智能制造的需求 21
第四章 發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4
4.1 智能制造是破解制造業面臨發展瓶頸的新選擇 24
4.2 智能制造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撬動經濟增長的新模式 25
4.3 智能制造是兩化深度融合的集中體現、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25
4.4 智能制造是提高產業和企業競爭力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 26
第五章 我國智能制造發展戰略和目標 27
5.1 指導思想 27
5.2 基本原則 27
5.3 發展目標 29
第六章 發展智能制造的優先行動 30
6.1 優先行動一:建立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30
6.2 優先行動二:攻克八大共性關鍵技術 31
6.3 優先行動三:突破關鍵部件和裝置并實現產業化 35
6.4 優先行動四:大力推廣數字化制造 37
6.5 優先行動五:開發核心工業軟件 39
6.6 優先行動六:建立數字化智能工廠 41
6.7 優先行動七:發展服務型制造 42
6.8 優先行動八:保障信息和網絡安全 44
6.9 優先行動九: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45
第七章 促進智能制造發展的措施和政策 47
7.1 建立統籌協調機制 47
7.2 設立“智能制造重大工程” 47
7.3 建立國家智能制造創新網絡 48
7.4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48
7.5 建立智能制造技術和產業發展聯盟 48
參考文獻 49
第二篇 工業機器人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51
課題組成員名單 52
**章 現狀與差距 53
1.1 現狀 53
1.1.1 市場需求分析 53
1.1.2 市場競爭分析 56
1.1.3 技術水平分析 58
1.2 存在問題 60
第二章 趨勢與借鑒 62
2.1 發展趨勢 62
2.1.1 市場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62
2.1.2 工業機器人技術日益智能化、模塊化和系統化 63
2.1.3 工業發達國家紛紛進行戰略部署 64
2.2 發達國家經驗借鑒 65
2.2.1 日本機器人產業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66
2.2.2 美國機器人產業的興衰帶來的啟示 67
第三章 強國標志 69
3.1 對標企業情況分析 69
3.1.1 安川電機企業情況分析 69
3.1.2 abb企業情況分析 71
3.1.3 fanuc企業情況分析 71
3.2 強國特征 73
第四章 戰略與目標 74
4.1 發展戰略 74
4.2 戰略目標 75
4.2.1 2020年目標 75
4.2.2 2030年目標 75
4.3 發展途徑 76
4.3.1 準確定位,揚長避短謀求發展 76
4.3.2 創新驅動,重點突破核心技術 76
4.3.3 協同發展,完善產業鏈體系 76
4.3.4 推廣應用,提升產業化程度 77
4.3.5 提高集中度,打造知名品牌 77
4.3.6 培養人才,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 77
4.4 產業技術路線圖 77
第五章 重點任務 82
5.1 關鍵技術研究 82
5.2 重大產品開發和產業化 83
5.2.1 實現機器人本體的批量生產 83
5.2.2 實現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的批量化 84
5.2.3 實現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小批量生產 85
5.3 關鍵部件開發和產業化 86
5.4 應用示范與技術創新平臺建設 87
5.4.1 工業機器人產業化與應用示范 87
5.4.2 核心部件及產品技術創新平臺建設 88
5.4.3 前沿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設 88
5.4.4 工業機器人整機及關鍵功能部件檢測試驗平臺建設 88
第六章 保障措施 89
6.1 以創新能力建設增強產業競爭力 89
6.2 以產業孵化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90
6.3 以應用示范工程提升市場認知度 90
6.4 以質量保障工程和標準化建設提高產品可靠性 91
6.5 以財稅政策扶持企業發展 91
6.6 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 92
參考文獻 93
第三篇 若干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技術路線圖 95
**章 航空裝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技術路線圖 97
課題組成員名單 98
1.1 概述 99
1.2 現狀分析 101
1.3 需求分析 102
1.3.1 機械加工過程對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需求 104
1.3.2 鈑金成形過程對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需求 104
1.3.3 復合材料構件制造對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需求 104
1.3.4 部件及主機裝配對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需求 105
1.3.5 航空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的共性化需求 105
1.4 總體目標 106
1.5 智能制造關鍵技術 107
1.5.1 航空產品及生產線智能化設計技術 107
1.5.2 知識系統與智能化控制技術 108
1.5.3 制造運行智能管控技術 109
1.5.4 智能裝備技術 109
1.5.5 智能制造服務技術 110
1.5.6 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路線 110
1.6 重大智能制造裝備 111
1.6.1 機械加工智能化工藝裝備 111
1.6.2 鈑金成形智能化裝備 111
1.6.3 復合材料構件數字化制造裝備 112
1.6.4 柔性裝配自動制孔及柔性對接單元 112
1.6.5 重大智能制造裝備發展路線 112
1.7 數字化車間/工廠 113
1.7.1 零部件機械加工智能化車間 113
1.7.2 復合材料成形數字化車間 113
1.7.3 鈑金成形數字化車間 114
1.7.4 數字化柔性裝配生產系統 114
1.7.5 數字化車間/工廠發展路線 114
1.8 保障條件 115
1.9 技術路線圖 115
第二章 船舶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技術 發展路線圖 119
課題組成員名單 120
2.1 我國船舶工業發展概述 121
2.1.1 產業規模與實力 121
2.1.2 產業在國際國內所處的地位 123
2.1.3 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的重點領域 124
2.2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基礎 125
2.2.1 發展中取得的進步 125
2.2.2 存在的主要問題 127
2.3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需求 129
2.3.1 模塊化造船 129
2.3.2 數字化造船 130
2.3.3 智能化造船 130
2.3.4 綠色化造船 131
2.4 發展思路與目標 132
2.5 重大智能制造裝備 132
2.5.1 智能焊接機器人 132
2.5.2 智能涂裝機器人 133
2.6 關鍵系統 134
2.6.1 分段建造數字化車間 134
2.6.2 綠色制造綜合評價系統 135
2.6.3 基于廠域網的智能管理系統 136
2.7 關鍵技術 136
2.7.1 關鍵設計技術 136
2.7.2 關鍵建造技術 138
2.7.3 信息集成技術 141
2.7.4 運行管理技術 142
2.7.5 基礎共性技術 144
2.8 保障條件 145
2.8.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45
2.8.2 深入開展國際合作 146
2.8.3 不斷提升創新能力 146
2.8.4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46
2.9 技術路線圖 146
第三章 軌道交通裝備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制造技術路線圖 151
課題組成員名單 152
3.1 產業概況 153
3.1.1 產業發展現狀 153
3.1.2 數字化、智能化制造基礎 154
3.2 數字化、智能化制造需求 155
3.2.1 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 155
3.2.2 制造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 157
3.2.3 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 160
3.3 發展思路和目標 161
3.3.1 背景及環境 161
3.3.2 對數字化、智能化的理解 161
3.3.3 軌道交通制造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總體原則 162
3.3.4 軌道交通制造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總體目標 163
3.4 數字化智能化車間/工廠 164
3.4.1 企業信息化和三維工工程化應用和升級 165
3.4.2 關鍵部件數字化、智能化車間示范 168
3.4.3 制造工序的數字化 173
3.4.4 質量敏感、高危工序的智能化 175
3.5 關鍵技術 176
3.5.1 部件產品數字化設計 176
3.5.2 數字化、智能化產品及系統 178
3.5.3 產品數字化樣機 179
3.5.4 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技術 180
3.5.5 數字化服務 181
3.6 保障措施 181
3.6.1 提高原始創新能力 181
3.6.2 持續強化工業基礎 183
3.6.3 構建國際標準體系 183
3.6.4 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 184
3.6.5 健全行業管理體系制度 185
3.7 技術路線 185
第四章 汽車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技術路線圖 189
課題組成員名單 190
4.1 產業概述 191
4.1.1 產業規模 191
4.1.2 產業關聯性 193
4.1.3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重點領域 193
4.2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基礎 194
4.3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需求 196
4.4 發展目標 200
4.5 重大智能制造裝備 201
4.5.1 大噸位閉環控制伺服壓機 201
4.5.2 數字化柔性焊裝夾具系統 202
4.5.3 多功能機器人系統 202
4.5.4 高精度復合加工中心 202
4.5.5 精密鑄造和輕合金壓鑄設備 203
4.6 數字化工廠 203
4.6.1 沖壓生產線/車間 206
4.6.2 涂裝生產線/車間 206
4.6.3 焊裝生產線/車間 206
4.6.4 總裝生產線/車間 206
4.6.5 動力總成生產線/車間 207
4.7 關鍵技術 207
4.7.1 高強度鋼成形技術 207
4.7.2 數字化在線檢測與控制系統 208
4.7.3 熱處理變形控制技術 208
4.7.4 數模驅動的虛擬仿真技術 208
4.7.5 基于同步工程的pdm、erp系統 208
4.8 汽車后服務平臺建設 208
4.9 保障條件 210
4.10 技術路線圖 211
第五章 航天裝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5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智能制造專題卷 作者簡介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組是中國工程院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從2013年至2014年,聯合組織開展的重大咨詢研究項目組,包含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專家。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