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三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68107
- 條形碼:9787509368107 ; 978-7-5093-681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三卷 本書特色
法律人的技藝,就是論證(ingeborgpuppe語)。而所謂論證,其實就是為結論提供理由的過程。說理是所有法律領域之法律人進行作業時的根本特征。法律人要為公眾提供一個站得住腳的法律觀點(無論這種觀點具體表現為判決、裁定還是建議、意見),就必須提供兩個方面的理由,即法律上的理由與事實上的理由。進而他必須將規范與事實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對接起來,使得其結論“必然地”或至少“合理地”基于前述理由之上。說理有好壞之分,而區分說理好壞的依據在于現實的說理過程是否合乎一定的方法與程序性標準(以及特定社會中的實體標準)。研究這些方法與程序性標準并通過反思使其系統化的學問即為法學方法論。法學方法論首先要致力于回答的是“正當的個案結論如何可能”這個微觀問題。
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三卷 內容簡介
法律人的技藝,就是論證(IngeborgPuppe語)。而所謂論證,其實就是為結論提供理由的過程。說理是所有法律領域之法律人進行作業時的根本特征。法律人要為公眾提供一個站得住腳的法律觀點(無論這種觀點具體表現為判決、裁定還是建議、意見),就必須提供兩個方面的理由,即法律上的理由與事實上的理由。進而他必須將規范與事實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對接起來,使得其結論“必然地”或至少“合理地”基于前述理由之上。說理有好壞之分,而區分說理好壞的依據在于現實的說理過程是否合乎一定的方法與程序性標準(以及特定社會中的實體標準)。研究這些方法與程序性標準并通過反思使其系統化的學問即為法學方法論。法學方法論首先要致力于回答的是“正當的個案結論如何可能”這個微觀問題。
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三卷 目錄
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三卷 作者簡介
舒國瀅教授,男,1979年入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學習法律,1986年畢業并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法律系法理學教研室工作。1993-1994年獲中國政府獎學金赴德國哥廷根大學進修法哲學和法社會學。1995年首批入選“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理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法理學/法哲學,法學方法論,法美學。精通英語和德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