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瑤族習慣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66394
- 條形碼:9787509366394 ; 978-7-5093-663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瑤族習慣法研究 本書特色
如何有效地進行社會治理,是任何時代都必須面對的主題。中國社會要實現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其中關鍵一環。離開了社會治理的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無異于空中樓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的總目標,可謂切中要害、意義深遠。 在當下的中國,社會治理需要處理好兩層關系:一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二是各地方、各區域治理模式、治理結構的異同關系。現代社會“人口跨區域流動頻繁”、“利益不斷分化重組”、“信息技術改變人類交往與生活方式”等變化,使“散雜居民族群眾權益保護問題”成為**層關系中的一個工作重心,進而促成社會管理“去政府單邊主義”、多主體參與的改革趨勢;由是,“社會自治能力薄弱”、“地方政府行政能力亟待提升”凸顯,成為第二層關系中的主要問題。就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而言,如何創新其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以提升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既是當前學界、政府和社會的關切點,也是實現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跨越式、可持續發展中不容回避的問題。 民族法學是一門以國家處理民族關系、保障少數人權益的法制政策以及少數民族或鄉土性固有法及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曾幾何時,民族法學研究一直被認為缺乏應用價值而不具發展前景,但事實并非如此。實際上,民族法學與當下中國社會治理可謂相互契合、相得益彰。 民族法學基于特有的人類學、社會學研究方法,不僅構建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中國特色的調整民族關系、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制度的理論體系,而且還取得了如下成果:其一,提出了“法律多元”理論,豐富了作為調整社會關系工具的“法”概念;其二,證實了法的內生性與本土適應性,使人們開始關注制定、移植之外的法律的其它成長方式,以文化特殊性解釋法律時代性,使中國法學界能夠更理性地看待西方法治,重新認識中華法律的“本土資源”;其三,堅持社會系統論、“活法”論、“社會控制論”,注重法的實施過程和實際效果,拋棄了“立法中心主義”。 民族法學的上述研究成果,恰恰契合了當代中國社會治理之所需。中國當代社會治理需要引入多樣智識,以構建符合中國實際的、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案。民族法對于中國社會治理,尤其是基層社會、民族地區的多樣性治理,能夠提供“本土資源”和嶄新視角,從而有利于更新社會治理觀念,拓寬治理思路,提升治理的科學化、法治化水平。反過來,現代社會治理實踐也恰可作為檢驗民族法學研究成果的真理性、展示成果應用價值的理想場所,從而解決該學科自身發展的重大問題。 我們認為,民族法研究與當下中國社會治理至少存在如下契合之處:一是現代社會均具有區域性和社群性,民族法在這些領域里恰恰是*富有經驗的;二是社會治理涉及如何構建多元主體合作治理機制的問題,民族法恰曾經歷過多種基層民主形式;三是社會治理事務龐雜,而民族法從來都以綜合治理為其特征;四是區域治理是在國家統籌下實現局部社會自治,民族法也一直能達到這樣的治理效果。概言之,民族法內外多元一體的基本治理理念,以及豐富的區域性、社群性實踐,對于國家制定法既靈活多樣又原則統一地實現社會治理,無疑具有不可替代的輔助性作用。
瑤族習慣法研究 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建成現代法治國家,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而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西方移植與本土資源;二是中華傳統與地方知識。瑤族習慣法,相對于西方移植,屬于本土資源;相對于中華傳統,屬于地方性知識。因此,在中國依法治國的歷史進程中,對于瑤族習慣法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瑤族習慣法研究 目錄
瑤族習慣法研究 作者簡介
謝尚果,博士,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行政管理學、行政法、行政訴訟法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近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6項,廳局級課題11項;主持省部級重大教改項目、重點及一般教改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著作(含教材)27部。榮獲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榮獲廣西新世紀高等教育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