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秦淮水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66456
- 條形碼:9787530666456 ; 978-7-5306-664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秦淮水骨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作者葉靈在各個文學期刊發表的散文。作者喜歡文化和歷史,在行走中感受思考,她站在文化與人性的角度,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感觸歷史與文化,以獨特的視角感受其所散發的人性光輝與文化精髓。作者憑借一定的文史學養功底,以及對現實歷史文化的獨特理解,尋求一種面向社會、人生的意蘊深度,使得散文得到了深度的開掘。作者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呈現的歷史文化圖景,不但詮釋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拓展了當代女性知性散文創作的領域與途徑。葉靈的散文有“大氣象”,也有“小姿態”。“小姿態”作品充滿靈動與活潑,意境優美,雋永清新。
秦淮水骨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作者葉靈在各個文學期刊發表的散文。作者站在文化與人性的角度, 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感觸歷史與文化, 以獨特的視角感受其所散發的人性光輝與文化精髓。書中散文作品包括《沉睡的王朝》、《明朝那抹嫣紅》、《尋根鑄鼎原》、《這一片黃土地》等。
秦淮水骨 目錄
秦淮水骨 相關資料
靈動之文字 ——簡評葉靈散文集《秦淮水骨》 禾源 當一篇文字能讓讀者俯首拜讀時,昂起首便是對作者的敬仰,我在俯仰之間讀過葉靈的許多作品。一篇一天地,一文一境界,但作者的行文思維如同一條河流貫穿其中,篇篇文章像奇峰異景兩岸競秀。憑作者汩汩情感之流,滋潤著作品的許多細節,讓每一篇文章充滿著生命的律動。有的是樹木葳蕤,有的是蘭香馥郁,有的是菁菁幽草,有的是華華月光,有的股股古風,當然也有秋風瑟瑟,枯木指天,老藤纏繞。作者并不是景外觀景,賦上風景獨好,而是以植地的草根之懷諦聽亙古回音;不用當今的理念,霸道地審評判歷史,而是復活情境抒寫人性,她以哲學的思考去觸及歷史,包容歷史,讓歷史之根依然活生生地滋養著今天的人。我讀著作品跟隨著跋涉在萬里山河間,上鑄鼎原,走古堡,闖紅樓,守道口……探賢訪古,聽千古絕唱,沐甘棠清風,聞竹林寺晨鐘暮鼓,采擷那抹明朝的嫣紅的霞光,一路忙得如農家進菜園,樣樣鮮活,愛不措手。 靜心讀文,亦如靜中品茶煮酒,先沁入心脾的是那股氣息。葉靈的文章每一篇都相當大塊,若沒持上一份靜穆之情,可能會連翻開的勇氣都沒有,然而一但觸及,如甕缸翻蓋,一股股氣息飄然而至,讓你非品讀不可,我就喜歡這種罩著氣息的文章。有的文章開花引人,有的棒喝奪勢,也有的擺架勢嚇人。葉靈都不屬這些,她是把靈氣注入,以一縷縷清幽之氣慢慢彌散,讓讀者迷醉其中,文中隨便哪一段文字都浸澤著這種醉人的氣息。不像有的文章如茶上飄葉,浮一兩句經典之句,而茶湯寡味。她,葉已化茶,味入茶湯,且色澤清澈。真正細品會讓人心清志明。她的經典是運勢而成,完成融在文章大境中,如冰糖融在水中,喝起來甜而不磕才,不梗喉,不知不覺甜美而飲。就如《湮沒的楊公堡》中“我撫摸著石磨粗糙的紋理,絲絲溫暖浸入心懷。曾經,這里金黃的麥子堆積成垛,打麥的鏈锏在空中飛舞,石磨上的轆轤轉得正歡,拉磨的驢子時不時仰起脖子,‘嗷——嗷——’地叫上幾聲。黑黝黝的脊梁上淌著汗水,婦女們提著干糧與水,孩子們在一邊瘋得正歡。”在文境中讀者也許會成為那打麥人,或推磨的驢,或那家庭的主婦,或歡愉的孩子。再如《秦淮水骨》中寫到:“ 李香君就是南明的一截硬骨頭!她的骨是熾熱的,不知曾溫暖過多少文人騷客的筆尖;她的骨又是犀利的,曾幾何時,把南明的歷史毫不留情刺得血跡斑斑;她的骨又是堅硬的,幾百年來,歷史的風雨都不曾浸蝕她的風華……我知道,這骨,這骨中的一切,與地位無關,與性別無關,只與你我有關!”完成是文章運勢到這時天然渾成。讓讀者順桿而上,不經意中記下的秦淮水骨是什么樣的骨。她在《道口守望》有一段這樣寫的文字:“從老街古巷穿過,踩著光滑的青條石板,我仿佛踏在一只只歷史的黑白鍵上,沉入心頭的,是一首于平平仄仄中沉郁幽揚的古韻……”相當經典,但這經典也只不過是一杯茶湯中幾絲漣漪,只不過是道口守望中的一道不經意的風景。她的文章可以說每一段都是情、意、境皆到,準、鮮、美兼備。 我掩卷而思,仿佛體會到葉靈腳步走到哪,氣場罩到哪,影子移到哪,哪里就成了生命容積中的一塊琥珀。她的腳步翻過塬趟過河,思維借助古風穿越各個時代,許多被稱作歷史的人物、事件在她的思維里不是深埋在古書中,往往活在她追根尋夢的旅程里;許多自然風光、名勝古跡不是靜默在山水間,往往成為她可書可畫的心中丘壑。從鑄鼎原楊公堡、秦淮河、函谷關、道口、地坑院、一直到漢陵園,是土,是石,是水,是建筑,可在她的氣場里,在她的筆下,這土長出無數的文字,石刻下千年的記憶,水流淌著千般風流。 我還體會到作者那種謙遜自然之態,時而是一棵草,貼地諦聽著千年的足音;時而是一棵樹,八面招風,默默記下那些建筑棲下千年風騷,萬種風情;時而又如一陣風,撞擊在漢宮的靈石之上,一身疼痛,不是見血見淚,而是緊緊擁抱,大概她覺得這石脈里流淌著與她同基因的血水。 我還在體會她知識面廣點深之時,感覺得她有意地在擴大自己生命的容積。曾有一位作家說過一段話,大意是這樣:生命有限,難以延長,可生活的空間可以擴大,這也是生命的無形延長。于是我覺得葉靈的作品就是她不斷擴大的生命容積中的琥珀,幽幽彌香,熠熠生輝。精修自己,輝映著有緣人。
秦淮水骨 作者簡介
葉靈,女,本名鄭毅,河南省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山花》、《黃河文學》、《散文選刊》、《延安文學》、《散文百家》、《莽原》、《福建文學》、《山東文學》、《四川文學》等文學期刊。有作品被2011年《中國散文年選》(李敬澤主編),《撫摸漢朝》(散文選刊選編、喬葉主編)等多種選本選載。曾獲首屆“延安文學獎”、中國西部散文排行榜提名獎等。出版有散文集《流淌在指尖的幸福》。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