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國滿族醫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27605
- 條形碼:9787513227605 ; 978-7-5132-276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滿族醫藥 本書特色
劉淑云、宋柏林合編的《中國滿族醫藥》分滿族概況、滿族傳統醫藥、金代滿族醫學、滿族傳統醫藥與清代宮廷醫學、滿族傳統醫藥在清代宮廷中的應用、滿族傳統療法養生保健及治療常見病、滿族傳統藥物七章,系統論述了滿族醫學的形成和發展概況。由于滿族歷史、文化習俗、語言文字、傳承方式等原因,現存滿族醫藥專著及有文字記載的資料較少。書中將搜集到的滿族醫藥相關的點滴資料,甄別整理,集腋成裘,旨在為整理研究開發滿族醫藥提供素材,為挖掘、整理、研究、開發滿族醫藥為人類健康保健服務。
中國滿族醫藥 內容簡介
《中國滿族醫藥》比較全面地梳理了滿族醫藥相關的文獻,收集發掘了散在民間的滿族醫療方法與藥物,圖文并茂,淺顯易懂,是理論性與實用性兼備的好書。《中國滿族醫藥》的出版,必將為滿族醫藥由草根文化進入醫學科學的大雅之堂提供津梁,為民族醫藥的繼承和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滿族醫藥 目錄
**節 滿族歷史概況
一、滿族起源
二、金代滿族概況
三、元明時期滿族概況
四、清代滿族概況
第二節 滿族文化習俗概況
一、滿族語言文字
二、滿族宗教信仰
三、滿族民俗
第三節 滿族主要發祥地及集聚地概況
一、滿族主要發祥地概況
二、滿族主要集聚地概況
第二章 滿族醫藥概況
**節 滿族醫藥歷史沿革
一、滿族早期醫藥
二、金代滿族醫學
三、元明時期滿族醫藥
四、清代滿族醫藥
第二節 滿族醫藥特點和傳承
一、滿族醫藥特點
二、滿族醫藥的傳承
第三節 滿族薩滿醫藥概況
一、滿族薩滿的治病方式
二、滿族薩滿醫藥的傳承
第三章 滿族傳統醫藥與金代宮廷醫學
**節 概述
第二節 金代宮廷醫學概況
一、金代宮廷醫事管理
二、金代宮廷醫官俸祿
三、金代宮廷太醫
四、金代醫學教育
第三節 金代宮廷滿族醫藥概況
一、金代宮廷醫學分科
二、《金史》中的醫療案例
三、金代針灸療法
四、金代避暑保健
五、金代醫療學術交流
第四節 金代藥事管理
第五節 金代醫學名醫及學術貢獻
第四章 滿族傳統醫藥與清代宮廷醫學
**節 概述
第二節 清代醫學發展概況
第三節 清代宮廷醫學簡述
……
第五章 滿族傳統醫藥在清代宮廷中的應用
第六章 滿族傳統療法、養生保健及常見病治療
第七章 滿族常用藥物
后記
中國滿族醫藥 節選
《中國滿族醫藥》:一、滿族主要發祥地概況滿族先人居住在我國北方。滿族主要發祥地集中在我國東北地區,現在滿族發祥地仍較好地保留和傳承著滿族傳統的習俗和文化。(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阿城是滿族歷史上的名城,是滿族先人建立“大金國”政權的發祥地。阿城位于黑龍江省南部阿什河左岸。阿什河是松花江干流南岸支流。阿什河因河水彎彎曲曲,狀似人耳,故以滿語“阿勒楚喀”稱之。阿城由阿勒楚喀城簡化而來。阿什河在魏、晉至唐代稱“安車骨水”,唐中期阿什河流域為滿族渤海王國屬地。金稱阿什河為“按出虎水”,滿語即“金子”之意。明代稱“金水河”,清初稱“阿勒楚喀河”,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稱“阿什河”。公元1115年,女真人首領阿骨打統一北方女真各部落,在會寧(阿城)建立北方政權“大金國”,史稱“金上京”,首領阿骨打稱帝。金上京會寧是金國**個都城,是滿族建立大金國政權的發祥地,曾是金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金上京會寧在金代先后有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位帝王在此執政近四十年,這一時期是滿族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為維護金國一百多年的統治政權做出了貢獻。金貞元年(公元1153年),金政權遷都燕京。元代順帝時期,金上京會寧故址為鎮寧州。明代后期,金上京會寧故址一帶為女真棟鄂部的一支居住。清初,稱金上京會寧府故址為翁鄂洛城。清代統治集團為抵御外來侵略和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統治和開發,雍正七年(公元1730年),協領衙門移駐新城,新城名稱“阿勒楚喀”。清代宣統元年(公元1908年),裁撤副都統衙門,設阿城縣,縣名由“阿勒楚喀城”簡化為“阿城”。1948年1月5日,阿城縣民主政府改為阿城縣政府。1987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阿城縣,建阿城市”。2006年,撤阿城市,將其設為區,現為哈爾濱市阿城區,位于我國東北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區,距哈爾濱市中心23公里。阿城區總面積2445平方公里。阿城的滿族主要由世代居住在當地的滿族,清朝乾隆年間由北京遷來屯墾戍邊而定居下來的滿族,以及其他地區遷移過來的滿族組成。現今阿城區還保留著帶有滿族八旗名稱的村屯,如俗稱東八旗的料甸滿族鄉、俗稱西八旗的楊樹鄉和俗稱北八旗的蜚克圖鎮,均分布在阿城區內。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是滿族傳統文化習俗保留較多的滿族縣區。阿城建有金上京歷史博物館,館藏全面展示滿族在女真時期珍貴的歷史文物。上京會寧府遺址、皇城午門及宮殿建筑遺址、外城城墻、甕城及護城河遺址、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陵址等均在阿城區內。2000年,阿城舉辦了首屆“金源文化節”,旨在宣傳金代女真文化。《金史》卷二十四記載:“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舊土也,國言'金'日'按出虎',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國之號蓋取諸此。國初稱為內地,天眷元年號上京。海陵貞元元年遷都于燕,削上京之號,止稱會寧府,稱為國中者以違制論。大定十三年七月,后為上京。其山有長白、青嶺、馬紀嶺、完都魯,水有按出虎水、混同江、來流河、宋瓦江、鴨子河。”阿什河流域為金源地區。在金代,阿什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金代政權一百多年的歷史,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逐漸形成了阿什河流域以滿族文化為核心,融合遼宋、中原和多民族文化精華的金源文化。金源文化中體現丁滿族先人開拓、拼搏、進取、向上、建功立業、自強自立的民族精神。……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