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親情的記錄:珍藏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18043
- 條形碼:9787555218043 ; 978-7-5552-180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親情的記錄:珍藏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鄧穎超同志生前寫給周恩來同志的侄兒周保章的50封信。信中她從愛情、生活、學習、工作等方方面面對周保章進行關心, 舐犢之心躍然紙上。周保章同志還對每封信進行了背景解讀, 以幫助讀者更深層次地理解本書。
親情的記錄:珍藏本 目錄
鄧穎超致周保章的信
**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
第十封信
第十一、第十二封信
第十三封信
第十四封信
第十五封信
第十六封信
第十七封信
第十八封信
第十九、第二十封信
第二十一封信
第二十二封信
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封信
第二十七、二十八封信
第二十九封信
第三十封信
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封信
第三十四封信
第三十五封信
第三十六封信
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封信
第三十九封信
第四十封信
第四十一封信
第四十二封信
附:周保章回憶——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一、憑吊黃河口
二、岱廟追思
三、七伯與我們家
四、“三不主義”與“為人民服務”的像章
五、送伯伯
六、七媽臺灣廳講話
七、淚別七媽
親情的記錄:珍藏本 節選
《親情的記錄(珍藏本)》: 健康與戀愛(1957年2月21日) 1955年時我二十出頭,正是一個朝氣蓬勃、陽光帥氣小伙子的人生美妙時刻,然而我卻遭遇嚴重打擊,跌人低谷。因為1955年在部隊體檢時,我被查出患有肺結核病。當時這是一種非?膳碌募膊,俗稱癆病,有“十癆九死”的說法。我的母親和妹妹都是患了此病而早早離開了人世。雪上加霜的是,我很看重的初戀也因此而失敗! 〈藭r,我被送入醫院治療,脫離了原來的集體,脫離了自己的生活和熟悉而溫馨的環境,在一個新環境中倍感壓抑?鄲炛形蚁蛞苍诓筷牭母绺缰鼙3M侣缎穆。以求慰藉。哥哥將我的情況告訴了七伯周恩來、七媽鄧穎超,于是我就收到了七媽的來信。七媽的來信猶如一場及時雨。老人家的開導和關懷使我豁然開朗,特別是七媽長征的經歷令人心里震撼! ≡诮髦醒胩K區時,七媽已患有肺結核,按病情應臥床,盡量少活動。要長征時七媽和七伯商量,因為身體不好不便隨軍行動,希望留在地方工作。七伯卻對七媽說,這是組織決定的,個人不能改變。作為一名黨性極強的優秀共產黨員,七媽聽到七伯傳達了組織的決定后,毫不猶豫帶病長征。 長征中,七媽被疾病所困擾,體力不支并掉隊了,一個人過草地時陷入了泥潭。七媽說她幸虧不敢動,等待后續部隊把她救了出來。而一些年輕的戰士陷人泥潭后拼命掙扎,越掙扎人越往下沉,*后被泥潭淹沒而犧牲! ∑邒尰挤谓Y核參加長征是令人難以想象的,長征途中不僅休息、營養都跟不上,每天還要行軍打仗,爬雪山、過草地、吃野菜、啃樹皮。她足足走了兩萬五千里,不僅順利完成了長征,而且戰勝了疾病,真是創造了奇跡。 七媽在信后說,青年人在戀愛問題上遇到波折是難免的,把它當作經驗教訓就可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這使我豁然開朗,再說,這段戀情是我主動切斷的。因為肺結核病當時被視為絕癥,我不能耽誤別人的美好青春,盡管難舍難棄,盡管痛苦異常,我還是這么做了。在醫院一住十個月,這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有利的休養條件,沒有健康的身體任何事都無從談起。 父親周恩彥 這封信七媽還談到了我的父親,我父親的政治問題影響了我們兄妹近一輩子…… 我父親周恩彥,1905年11月24日生,是七伯周恩來的堂弟,他一輩子在鐵路上做會計工作,是個普通的鐵路職員。由于他與他的七哥周恩來走得比較近,受他七哥的影響,為人正直,同情革命。特別是1938年,在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周恩來負責八路軍駐漢(口)辦事處工作。為了革命斗爭的需要,周恩來將八路軍的一架地下電臺隱藏在我們家里,我父親為了保證這架電臺的安全和正常工作冒了極大的風險,也付出了艱辛的勞動。這架電臺直至撤退時都沒有發生過問題,新中國成立后七伯和七媽多次對我們兄妹說:“在這點上,你父親對人民是做過有益的工作的!1961年,我到北京中南海西花廳與七伯、七媽共同度過了七天的春節假期,才知道時任總理辦公室主任的童小鵬同志就是那架八路軍地下電臺的臺長! 1938年在武漢時,七伯周恩來的父親周劭綱和七媽鄧穎超的母親楊振德,因逃難(日本人侵略)來武漢投靠他們的子女。因八路軍駐漢(口)辦事處不方便,七伯、七媽和我父母商量后,就安排老人住在我們家,一個多月之后,兩位老人陸續轉移到重慶紅巖村,在那里走完了他們人生的*后路程。那時是七伯、七媽和我們家來往*親密的時期。 ……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