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37982
- 條形碼:9787509637982 ; 978-7-5096-379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土地資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 本書特色
《土地資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的核心觀點是:以“三權分離”(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為基礎,通過合理的土地資本化增值收益再分配機制,形成新型的“人地關系”,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解決好經濟轉型發展中的資源配置、經濟效益和社會公平的難題!锻恋刭Y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圍繞土地資本化的制度設計與實踐路徑這一主題進行探討,拋磚引玉,望廣大有識之士對這一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給予關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土地資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 內容簡介
《土地資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的核心觀點是:以“三權分離”(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為基礎,通過合理的土地資本化增值收益再分配機制,形成新型的“人地關系”,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解決好經濟轉型發展中的資源配置、經濟效益和社會公平的難題。《土地資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圍繞土地資本化的制度設計與實踐路徑這一主題進行探討,拋磚引玉,望廣大有識之士對這一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給予關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土地資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 目錄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問題提出 1.2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土地要素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1.2.2土地資本化 1.2.3一個評述 1.3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3.1總體目標 1.3.2主要內容 1.4研究思路、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技術路線圖 1.4.3研究方法 1.5重點、難點及創新點 1.5.1重點及難點 1.5.2創新點 第2章土地資本化:理論基礎與內涵界定 2.1土地資本化的理論基礎 2.1.1經濟發展理論 2.1.2經濟成長階段理論 2.1.3土地經濟學理論 2.1.4土地區位理論 2.1.5市場交易理論 2.2土地資本化的內涵界定 2.2.1土地資本化的必要性 2.2.2土地資本化的內涵界定 2.2.3私有制條件下的土地資本化與我國公有制條件下兩種土地資本化的區別 2.2.4研究的重點范疇 第3章土地資本化:回顧及評析 3.1土地資本化的演化軌跡 3.1.1土地資本化的醞釀時期(1979~1989年) 3.1.2土地資本化的形成時期(1989~1996年) 3.1.3土地資本化的發展時期(1996~2007年) 3.1.4土地資本化的轉型時期(2007年至今) 3.2結論 第4章“二分法”下中國土地資本化的框架構建 4.1基于“二分法”的土地權利束剝離 4.1.1土地財產形成的三個階段 4.1.2土地權利資本化的客體定位 4.2城鎮土地資本化的內容、形式 4.2.1城鎮土地資本化的主體 4.2.2城鎮土地資本化的內容 4.2.3中國城鎮土地資本化的創新思路 4.3農村土地資本化的內容、形式 4.3.1農村土地資本化的前提 4.3.2農村土地資本化的內容 4.4農村土地資本化與城鎮土地資本化的區別和聯系 4.4.1農村土地資本化與城鎮土地資本化的區別 4.4.2農村土地資本化與城鎮土地資本化的聯系 4.5總結與評述 第5章土地出讓對地方經濟增長的貢獻:基于土地出讓金與gdp增長相關性的logistic分析 5.1對本章研究對象和選取指標的說明 5.1.1如何理解土地資本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5.1.2指標選取 5.2變量選擇與模型設定 5.2.1變量選擇 5.2.2模型構建 5.3土地出讓金與gdp增長的實證研究(1990~2009年) 5.3.1全國總量數據的時間序列分析(1990~2009年) 5.3.2全國各省市的面板數據分析 5.4土地出讓對gdp增長貢獻的含義:討論及啟示 5.4.1研究的結論及含義 5.4.2土地出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啟示與思考 第6章農村土地資本化:中國經濟轉型發展視角下土地資本化的必然選擇 6.1農村土地資本化對促進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義 6.1.1踐行農村土地資本化的緊迫性 6.1.2踐行農村土地資本化的必要性 6.2農村土地資本化:基于權利束剝離和收益還原法的模型 6.2.1什么是農村土地資本化 6.2.2農村土地資本化的一般理論模型:基于地租理論的分析 6.3農村土地資本化:案例及啟示 6.3.1農用土地資本化:案例分析 6.3.2非農用土地資本化:案例分析 6.4結論及啟示 6.4.1以農地使用權抵押為核心的農地資本化體系正趨于完善 6.4.2以宅基地使用權資本化為核心的農村建設用地流轉體系正逐漸形成,且可能是未來農村土地資本化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 第7章農村土地資本化:關鍵環節、重點路徑和保障 7.1農村土地資本化的關鍵環節:農民土地退出 7.1.1農民土地退出的內涵 7.1.2農民土地退出與土地資本化的關系 7.1.3農民土地退出的影響因素:以宅基地為例 7.2農村土地資本化的重點路徑:推行農村土地金融 7.2.1為什么說推行農村土地金融是農村土地資本化的重點路徑 7.2.2農村土地金融的內涵 7.2.3農村土地金融的實施機制 7.2.4農村土地金融實施的重點:自愿退地農民土地信托 7.2.5區域性土地銀行:創新農村土地金融的拓展性設想 7.3農村土地資本化的保障:建立戶籍制度、土地制度與財稅制度改革的聯動機制 7.3.1案例分析:重慶戶籍制度改革階段性評價 7.3.2建立戶籍制度改革與土地及財稅制度改革的聯動機制 7.4結語 第8章新型農村土地資本化對經濟轉型發展的作用、實施方式及風險防范 8.1新型農村土地資本化對經濟轉型的作用及機制 8.1.1新型農村土地資本化對經濟轉型的作用 8.1.2新型農村土地資本化促進“三化”同步發展的機制 8.2新型農村土地資本化實施路徑的可行性及實施方式 8.2.1新型農村土地資本化實施路徑的可行性分析 8.2.2新型農村土地資本化路徑的實施方式分析 8.3新型農村土地資本化過程中的風險及防范機制 8.3.1農村土地實物資本化過程中的風險及防范機制 8.3.2農村土地證券化過程中的風險及防范機制 8.4結語 第9章研究結論及研究展望 9.1研究結論 9.2政策建議 9.3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土地資本化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轉型研究 作者簡介
陳霄,1980年生,博士,研究員。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產權及制度變遷、土地資源經濟及管理。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項。主研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部委及重慶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重點及一般項目共10余項。已出版個人學術專著《農村宅基地抵押》1部。在《中國農村觀察》、《財經科學》、《經濟體制改革》、《改革》、《經濟縱橫》等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 主持完成的“以文化旅游帶動渝東北三峽旅游產業轉型的三項建議”、“重慶市農地規模化利用的四個適應及五項建議”、“以五個對接發展我市家庭農場的建議”等10余項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獲得20余名省部級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并轉化為相關部門的工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