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論辯研究范式的反思與重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67434
- 條形碼:9787516167434 ; 978-7-5161-674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論辯研究范式的反思與重構 本書特色
論辯,作為一種非暴力言語手段,可以調停相互沖突的利害關系,澄清和解決意見分歧,協調彼此的行動。與利用行政、高壓、經濟等手段處理沖突和矛盾相比,它是化解社會矛盾的*佳手段。此外,學術知識的產生和發展亦需要論辯的認證與驅動。然而,這一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和學術意義的論辯研究在我國尚未得到充分開展,研究規模和投入較少,理論探索存在著觀念陳舊、脫離實際等問題。這一現狀不僅與這個概念在中華文明的軸心時代——先秦百家爭鳴時期——被賦予的豐富意義和所享有的崇高研究地位大相徑庭,而且跟它在當代西方話語中的流通和應用也形成明顯的反差。周強編寫的《當代中國論辯研究范式的反思與重構》針對上述問題,從歷時和跨文化這兩個視角對當代中國論辯研究中形成的一些觀念在縱橫兩個維度上進行比較和解讀,以期在此基礎上為這一重要領域的健康發展勾勒出一個較有建設性的觀念體系和理論框架。
中國論辯研究范式的反思與重構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的論辯研究主要局限在邏輯學與語言學的范疇內,所關注的主要是論說文中所表現的邏輯推理技巧與語言藝術,以及近年來出現的“辯論賽”這一模擬論辯形式,幾乎完全忽略了“論辯”以“講道理”的形式在話語中的普遍分布及其作為話語互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所應具有的社會屬性與社會功效。學界對“論辯”的這一狹義理解和具局限性的關注不僅與這個概念在中華文明的軸心時代——也就是先秦百家爭鳴時期——被賦予的豐富意義和所享有的崇高研究地位大相徑庭,而且跟它在當代西方話語中的流通和應用也形成明顯的反差。本書稿正是針對上述問題,從歷時和跨文化這兩個視角對當代中國論辯研究中的觀念在縱橫兩個維度上進行比較和批評,以期在此基礎上為這一領域的健康發展勾勒出一個更有建設性的觀念體系和理論框架。
中國論辯研究范式的反思與重構 目錄
中國論辯研究范式的反思與重構 作者簡介
周強,女,漢族,1984年2月生,山東濰坊人,博士,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生導師,講師。研究領域: 西方修辭學、論辯研究等。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省級項目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一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