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48916
- 條形碼:9787122248916 ; 978-7-122-2489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影響評價 本書特色
本書根據我國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和環境科學研究**成果,系統地介紹環境影響評價的依據、基本理論與方法,重點地闡述地表水、地下水、大氣、土壤、聲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現狀評價與影響預測以及環境風險評價、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方法,概要介紹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的減輕與防治措施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格式和要求也進行了概述,并分類提供了詳細的案例分析。
本書適合于作為環境類、市政工程類、土木及建筑類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生、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環境影響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我國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新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和環境科學研究*新成果,系統地介紹環境影響評價的依據、基本理論與方法,重點地闡述地表水、地下水、大氣、土壤、聲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現狀評價與影響預測以及環境風險評價、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方法,概要介紹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的減輕與防治措施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格式和要求也進行了概述,并分類提供了詳細的案例分析。
本書適合于作為環境類、市政工程類、土木及建筑類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生、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環境影響評價 目錄
第1章緒論1.1地球圈層結構與環境1.1.1地球的圈層結構1.1.2環境及環境系統1.2環境污染與環境影響1.2.1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1.2.2環境影響1.2.3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1.3環境影響評價的依據1.3.1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1.3.2地方環境保護相關法規及規章1.3.3相關技術導則與規范1.3.4其他依據1.4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1.4.1環評的管理程序1.4.2環評的工作程序1.5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和作用1.5.1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1.5.2環境影響評價的作用練習題 第2章環境評價技術方法2.1污染源調查與評價方法2.1.1污染源調查的目的2.1.2污染源調查的內容2.1.3污染源調查方法2.1.4污染源評價方法2.2環境質量評價方法2.2.1環境質量指數評價法2.2.2環境質量模糊綜合評價法2.3環境影響識別和評價方法2.3.1環境影響識別方法2.3.2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練習題 第3章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3.1廢水排放量的預測方法3.1.1點源廢水排放量的預測方法3.1.2非點源廢水排放量的預測方法3.2地表水中污染物遷移轉化過程3.2.1地表水中污染物遷移轉化機制3.2.2水體的耗氧與復氧過程3.3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級與評價范圍3.3.1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依據3.3.2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3.3.3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3.4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3.4.1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3.4.2地表水環境現狀評價3.5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3.5.1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總則3.5.2河流水質預測3.5.3入海河口及感潮河段水質模型3.5.4湖泊、水庫水質模型3.5.5地表水環境和污染源的簡化3.6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3.6.1評價的范圍和重點3.6.2評價的基本資料3.6.3評價方法3.6.4小結的編寫練習題 第4章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4.1水文地質基礎知識4.1.1地下水賦存條件4.1.2含水層與隔水層4.1.3地下水的補給、排泄與徑流4.1.4地下水運動的基本定律4.1.5地下水的理化性質與水質污染4.1.6地下水運移過程中的理化作用4.2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分級4.2.1建設項目的分類4.2.2評價工作分級原則4.2.3ⅰ類建設項目工作等級劃分4.2.4ⅱ類建設項目工作等級劃分4.2.5評價工作的技術要求4.3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4.3.1調查與評價原則4.3.2調查與評價范圍、因子4.3.3評價方法4.4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4.4.1預測原則4.4.2預測范圍與預測時段4.4.3預測因子4.4.4預測方法 4.4.5預測模型概化方法4.4.6典型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類型4.5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4.5.1評價原則4.5.2評價范圍4.5.3評價方法4.5.4評價要求練習題 第5章大氣環境影響評價5.1大氣環境基礎知識5.1.1描述大氣的物理量5.1.2大氣污染及其影響因素5.1.3大氣湍流擴散的基本理論5.2大氣環評工作的任務、程序、分級與范圍5.2.1大氣環境評價工作的任務5.2.2大氣環境評價工作的程序5.2.3大氣環境評價工作的分級5.2.4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5.3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5.3.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原則5.3.2現有監測資料的分析5.3.3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5.3.4監測結果統計分析與評價5.4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5.4.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步驟5.4.2預測因子、預測范圍和計算點的確定5.4.3污染源計算清單、氣象條件和地形數據的確定5.4.4預測內容和預測情景的確定5.4.5大氣環境影響預測模式5.4.6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分析與評價練習題 第6章土壤環境影響評價6.1土壤環境影響識別6.1.1土壤環境影響類型的識別6.1.2影響土壤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識別6.1.3幾種典型工程對土壤環境影響的識別6.2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評價內容和標準6.2.1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6.2.2土壤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與評價范圍6.2.3土壤環境影響評價標準6.3土壤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6.3.1土壤環境現狀調查6.3.2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評價6.4土壤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6.4.1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累積預測6.4.2農藥殘留預測6.4.3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累積預測6.4.4土壤環境容量的預測6.4.5土壤退化趨勢預測6.4.6土壤資源破壞和損失預測6.4.7土壤環境影響評價練習題 第7章聲環境影響評價7.1噪聲特性及其評價量7.1.1噪聲特性7.1.2噪聲的評價量7.2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級、評價范圍及評價要求7.2.1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7.2.2聲環境影響評價范圍7.2.3聲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要求7.3聲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7.3.1聲環境現狀調查7.3.2聲環境現狀評價7.4聲環境影響預測7.4.1預測準備工作7.4.2預測步驟7.4.3聲級的計算7.4.4戶外聲傳播的衰減計算7.4.5室內聲源等效室外聲源聲功率級計算方法7.5聲環境影響評價7.5.1評價標準的確定7.5.2評價的主要內容7.5.3影響范圍、影響程度分析7.5.4噪聲超標原因分析練習題 第8章生態環境影響評價8.1基本概念8.1.1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有關術語8.1.2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和任務8.1.3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原則8.2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級、評價范圍和時期8.2.1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級8.2.2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范圍8.2.3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時期8.2.4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8.3生態環境影響識別、評價因子與評價標準8.3.1生態環境影響識別8.3.2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因子的篩選8.3.3生態環境評價標準8.4生態現狀調查與評價8.4.1生態現狀調查8.4.2生態現狀評價8.5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8.5.1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的內容8.5.2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方法練習題 第9章區域環境影響評價9.1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和特點9.1.1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9.1.2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特點9.1.3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類型9.2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原則、目的和意義9.2.1區環境影響評價的原則9.2.2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和意義9.3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工作程序和范圍9.3.1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9.3.2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9.3.3區域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確定9.4區域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9.4.1區域環境概況9.4.2區域環境現狀調查和評價的基本內容9.4.3區域社會經濟調查9.4.4環境保護目標與主要環境問題9.5開發區規劃方案分析9.5.1開發區選址合理性分析9.5.2開發區總體布局及區內功能分區的合理性分析9.5.3開發區規劃與所在區域發展規劃的協調性分析9.5.4開發區土地利用的生態適宜度分析9.5.5環境功能區劃的合理性分析9.6開發區污染源分析9.6.1區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9.6.2污染源估算方法9.7區域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9.7.1區域空氣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主要內容9.7.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主要內容9.7.3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主要內容9.7.4固體廢物處置方式及其影響分析主要內容9.7.5噪聲影響分析與評價主要內容9.8區域環境容量與污染物總量控制分析9.8.1大氣環境容量與污染物總量控制主要內容9.8.2水環境容量與廢水排放總量控制主要內容9.8.3固體廢物管理與處置主要內容9.8.4環境容量估算方法9.8.5區域環境污染物總量控制9.9開發區土地利用評價9.9.1區域環境承載力分析9.9.2開發區土地利用和生態適宜度分析9.10區域環境管理計劃9.10.1機構設立與監控系統的設立9.10.2區域環境管理指標體系的建立9.10.3區域環境目標可達性分析練習題 第10章環境風險評價10.1環境風險的基本概念10.1.1有關術語和定義10.1.2環境風險系統10.1.3環境風險的分類10.1.4環境風險因素10.1.5可接受風險度10.1.6環境風險評價的分類10.1.7環境風險評價的目的和重點10.2環境風險評價工作分級、程序和評價范圍10.2.1評價工作等級10.2.2評價工作程序10.2.3評價的基本內容10.2.4評價范圍10.3環境風險識別與源項分析10.3.1環境風險識別10.3.2源項分析10.4環境風險后果分析10.4.1有毒有害物質在大氣中的擴散10.4.2有毒有害物質在水體中的擴散10.5環境風險計算與評價10.5.1風險計算10.5.2風險評價10.6環境風險管理10.6.1風險防范措施10.6.2應急預案練習題 第11章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態保護對策11.1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措施的原則與要求11.1.1原則11.1.2要求11.2建設項目污染防治措施11.2.1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11.2.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1.2.3大氣污染防治措施11.2.4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1.2.5噪聲污染防治措施11.2.6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11.3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1.3.1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理11.3.2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練習題 第12章規劃環境影響評價12.1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總體要求12.1.1評價目的12.1.2評價原則12.1.3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12.1.4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流程12.1.5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要求12.2規劃分析內容與方法12.2.1規劃分析內容12.2.2規劃分析方法12.3規劃方案的綜合論證和優化調整12.3.1規劃方案的綜合論證12.3.2規劃方案的優化調整12.4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方法12.4.1疊圖分析法12.4.2矩陣分析法12.4.3情景分析法12.4.4博弈論練習題 第13章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格式和要求13.1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類型及其編制總體要求13.1.1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類型13.1.2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總體要求13.2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格式與要求13.2.1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要求13.2.2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要求13.3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格式與要求13.3.1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內容要求13.3.2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制要求13.4環境影響登記表的格式與要求13.4.1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內容13.4.2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填寫要求13.4.3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報批練習題 第14章案例分析14.1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案例分析14.1.1建設項目工程分析要點14.1.2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工程分析14.1.3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工程分析14.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測案例分析14.2.1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案例分析14.2.2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案例分析14.2.3大氣環境影響預測案例分析14.2.4噪聲環境影響預測案例分析14.2.5生態環境影響預測案例分析14.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案例分析14.3.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原則及要求14.3.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案例分析14.4規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14.4.1綜合性規劃環境影響篇章實例分析14.4.2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案例分析練習題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環境影響評價 作者簡介
金臘華,暨南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博導,從事環境影響評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工作20余年,主持編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10余本,參與評審建設項目與規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近200項,主編并初步環境評價方面的書籍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