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煮酒說水滸-[升級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54231
- 條形碼:9787534854231 ; 978-7-5348-542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煮酒說水滸-[升級版] 本書特色
《水滸》乃天下**奇書,它再現了北宋末年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畫卷和梁山泊眾英雄譜就的悲情壯歌。其構思之新奇、語言之精粹、內容之豐富、人物之眾多、氣魄之恢弘、影響之深遠,在我國古典小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端疂G》歷來備受文人關注,李贄稱之為“宇宙內五大文章”之一,金圣嘆稱之為“六大才子書”,是一部堪比史家絕唱的鴻篇巨制。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來對《水滸》的研究成果,全書筆觸簡潔明快,采用一事一議的寫法,內容生動風趣,為讀者摹畫出了一個真實的《水滸》。該書集兩位學者二十多年來研究《水滸》之大成,代表了當今《水滸》研究的趨勢。全書從各個方面對《水滸》進行剖析,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品經典,以小說論文化,以文化談社會。它穿透民間流傳迷霧,還原《水滸》創作真相。它還從人物、藝術、語言等多個方面對《水滸》進行了細致入微的透視和分析。作者以簡潔明快之筆觸,摹畫出一個真實的《水滸》,既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又避免了一般學術著作的枯澀之氣。
煮酒說水滸-[升級版] 內容簡介
研究中國古代小說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的方法有多種,角度也有多重。但是,*常見的角度無非是文獻的、文學的、文化的。沈家仁、沈忱父子合著的《煮酒說水滸》一書,應該說是這三種角度的綜合。
從文獻的角度去考證《水滸傳》的作者之謎、續書種種、外文譯本等問題,可以看出作者的學術功底;從文學的角度去分析《水滸傳》人物、情節、思想內涵、藝術成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理論素質;從文化的角度去輻射《水滸傳》所描寫的名物知識、典章制度、社會風俗,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視野。
本書以簡潔明快之筆觸,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水滸:梁山上為什么只有一百零八將,水滸一共描寫了多少計,作者到底是誰……這些見解或在眾說紛紜中撥云見日,或摒除成見做翻案文章,以研究而論,新見迭出,令人撫掌叫絕。
民間有“老不讀三國,少不看水滸”之說,認為水滸都是流氓哲學,三國都是陰險狡詐。然而這僅僅代表了部分人的看法,可以說,每個人讀《水滸》后都會產生新的看法和感受。作為中國古典名著,《水滸》的魅力也許恰恰就在這里。
煮酒說水滸-[升級版] 目錄
1《水滸》作者之謎
2《水滸》續書種種
3有趣的《水滸》外譯本
4《水滸》人物知多少
5《水滸》人物趣談
6《水滸》里寫了多少計
7《水滸》里的夢
8《水滸》奇在哪里
9梁山好漢的綽號
10梁山為何只有一百零八將
11梁山上為何沒趙姓
百家爭鳴
12王進老娘旅途為何患病
13阮氏三雄還有兄弟嗎
14生辰綱在哪里被劫
15真正押送和劫生辰綱的人
16吳用焉能不認識宋江
17宋江的哥哥和老婆
18武大、炊餅及其他
19西門慶也有好拳腳
20神奇的蒙汗藥
21梁山六絕
22宋江裝瘋為何敗露
23砒霜·水銀·鴆酒
24江州的魚宴為何使宋江腹瀉
25安道全治癰疽
26無為軍在哪里
27李逵生來非莽漢
28潯陽江張順早生
29北宋人怎么唱出南宋的曲
30“河北三絕”指誰
31南豐還是安豐
32閑話宋徽宗
33張天師及羅真人
34毒箭與二陳湯
35《水滸》里的酒器
36刺配與文身
37 是文人還是文盲
38 這梁山泊怎么不凍冰
39 憑什么拉白勝入伙?
40 莫名其妙的重逢
煮酒說人
41梁山三寨主
42罪不當誅的王倫
43宋江與岳飛
44李忠的“嗇”
45小人陸謙
46說李小二
47柴進納士也因人而異
48唐牛兒和鄆哥
49王婆的“茶”
50何九叔的“精”
51武松性格試議
52一個不戴頭巾的男子漢
53他就是會施恩
54施恩的“怕”
55李逵的跪拜
56李逵有五怕
57李逵的真與假
58宋江與孔方兄
59宋江的跪拜
60閑通判不“閑”
61楊雄的“軟”
煮酒說水滸-[升級版] 節選
《水滸》人物知多少
在我國古典長篇小說中,塑造人物*多的恐怕要數《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及《水滸》了。據《中國文學史》及其他資料記載:《三國演義》寫了1183人,《西游記》寫了四百多人,《紅樓夢》寫了975人,唯獨《水滸》寫了多少人,這些資料大多沒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數字。有的說大約四百多人,有的又說六百人以上,這兩者差距又如此之大,如果僅僅解釋為誤差,很難說得過去。
《水滸》人物到底有多少?1981年,我曾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對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一百二十回《水滸全傳》,進行了全面、仔細地閱讀,并做了詳細的記錄。在人物方面,我記錄了每一回出場的人物及書中點到但未出場的人物。除去丫鬟、士兵、嘍啰等“龍套”外,*后的統計結果是:有名有姓的人物577個;有姓無名的人物99個;有名無姓的人物9個;無名無姓,但對故事情節發展有一定作用的人物40個。加起來一共寫了出場人物725人,另外書中提到但未出場的人物還有102人,總共為827人。
在出場的725人中,男人有665個,婦女有60個。這725人如按其職業劃分的話:官員88人,小吏56人,士兵4人,地主(包括土豪、富戶)67人,知識分子5人,藝人13人,僧道20人,奴仆14人,百姓58人,少數民族(包括遼國上下)74人,手工匠15人,娼妓4人,農民41人,綠林好漢33人,商販30人,其他起義軍203人。這些人物在書中大多有份小傳,少則三言兩語,多則洋洋萬言(如武松的傳多至10回書),使其有血有肉,性格鮮明。
正文寫到此應該說已基本結束。但有一點說明、一點補充不得不啰唆幾句。一點說明是原文付梓時,我寫道“一共寫了出場人物685人”,而今文卻出現了出場人物725人,整整多出40人。這40人是原文中沒有加上的無名無姓的人物。重寫此文時,我翻閱當年的記錄,又翻讀了《水滸全傳》的有關章回,覺得這無名無姓的40人非補上不可。比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一回中的店小二就是個無名無姓的人物。此人雖無名無姓,但在此一回書中絕非可有可無。書中寫到他的文字前后僅二百來字,分為接待魯達、阻攔金老父女、遭魯達痛打、報信未果及目睹拳打鎮關西5處。字不多,但一個恃強凌弱、不知好歹,但又膽小怕事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又比如“戴宗智取公孫勝,李逵斧劈羅真人”一回中的吃面老人,就人物形象而言,他沒有前面說的店小二那么活脫鮮明,但對情節的發展、所產生的喜劇效果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水滸”人物知多少?》寫成后,為了與廣大《水滸》愛好者分享這一成果,《南昌晚報》1981年10月17日刊載了此文。沒想到,此后不久《文學報》、《天津日報》、《羊城晚報》、《貴陽晚報》及《合肥晚報》等20余家報紙陸陸續續轉載了此文。更沒想到的是,這一統計數字得到很多《水滸》學者及愛好者認可。他們在論及《水滸》人物時,也多引用此數字﹙見汪遠平先生著《水滸拾趣》一書﹚。就連江西省2006年小學二年級語文寒假作業中也有《水滸》人物有多少的題目,其答案也是我統計的數據?吹竭@些,我為之一喜,我總算是回報了《水滸》,為《水滸》作了一點點的貢獻。
王婆的“茶”
王婆是潘金蓮的鄰居,陽谷縣一家小茶鋪的老板娘。她的為人《水滸》中交代得很清楚,完全是一個反面角色,是一個卑劣、丑陋、兇殘的三姑六婆形象。她憑著她所經營的職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善于觀察,揣測人們的心理狀態,以茶為武器,去挑逗、引誘、擊中對手,使之服服帖帖掉入自己的陷阱。
王婆賣茶集中在《王婆貪賄說風情》一回書里。潘金蓮放簾不慎,無意打中過路的西門慶。西門慶一見潘金蓮便垂涎三尺,兩日內五次踅入王婆茶坊“喝茶”。王婆針對西門慶五次進門“喝茶”的心理,運用各種不同的茶招待,既介紹了各種茶湯的特點,又巧妙地扣住了對方的心理。這五次“喝茶”,使王婆這個奸詐狡猾、可惡可殺的虔婆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次進王婆茶鋪,西門慶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潘金蓮是誰家妻小。而王婆是說了一大堆瘋話:說潘金蓮是“閻羅大王的妹子,五道將軍的女兒,武大官人的妻”等等,故意賣關子,吊足了胃口,促使西門慶心急如火,*后才道出潘金蓮是武大郎之妻,讓西門慶叫苦不迭。過了兩個時辰,西門慶第二次走進王婆茶鋪,此時王婆端出一碗梅湯給西門慶喝,意在點破西門慶醋意倍增的心理。又借“梅”與“媒”的諧音進行挑逗、表白。梅湯,即是在茶里放入幾粒烏梅煎制而成。烏梅性平、味酸,有生津、解煩渴之功能。西門慶此時因色而煩,因欲而渴,喝此茶正是對癥下藥了,故慢慢地喝著,漸漸地入套,提出要王婆為自己做媒之事。
西門慶第三次入茶鋪,是在天黑點燈之時,離第二次僅個把時辰之隔,色欲之切可見。王婆了解他的來意,剛坐下,王婆主動遞上了一碗和合湯。這是甜茶,如何配制已經不得而知,有開胃舒心之功效。和合,是古代神話中象征夫妻相愛之神名,常畫二人,蓬頭笑面,一持荷花,捧圓盆,取和諧和好之意。此時王婆針對西門慶請她做媒之事,讓他喝“和合湯”,是讓西門慶放心、寬心,暗示此媒一定成功。
第二天一早,西門慶第四次上門,王婆一句:“這個刷子踅得緊!你看我著些甜糖,抹在這廝鼻子上,只叫他舔不著。那廝會討縣里人便宜,且教他來老娘手里納些敗缺!”道出了王婆的計劃:抓住西門慶求色之切,慢慢整治他,達到自己貪賄的目的。西門慶此來,王婆故作冷淡,置西門慶于欲罷不能、欲進無門的境地。待西門慶叫茶,王婆“便濃濃的點兩盞姜茶”遞給他喝。姜茶,即在茶中放入幾片生姜,至今江南農村尚存此習俗。生姜能發表散寒。此時讓西門慶喝此茶,一是點出時令,一早喝姜茶可破曉寒,二是以生姜性辛溫,溫中祛寒,回陽通脈的特點,激將西門慶。有煽惑、使之祛怯之意。暗示要西門慶趁熱打鐵,一鼓作氣。
西門慶喝完姜茶離開茶鋪后,一直在潘金蓮門前轉悠。這種色欲如饑似渴之狀,急不可耐之情,又被王婆盡收眼底。當西門慶第五次進茶鋪,王婆以一句“老身看大官人有些渴”點破西門慶之色渴,以吃個“寬煎葉兒茶”的茶名,暗示自己已經是胸有成竹,來寬西門慶之心。西門慶很快聽出王婆的弦外之音,一拍即合,狼狽為奸,導演了一出傷天害理的丑劇。
有人說,《水滸》善于寫酒而不善于寫茶,并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水滸》里處處可見酒店、酒樓,醉酒、因酒生事的描寫也特別多,而寫茶的地方僅三四處。就數量而言,此話只有一半對。不對的另一半是,盡管《水滸》寫茶的地方少,但并不代表作者不善于寫茶。就拿《王婆貪賄說風情》這一回書看,他不但善于寫茶,而且寫得精彩無比,這小小的幾杯茶,我們不難看出西門慶好色,更不難看出王婆之陰毒,作者正是通過這茶展開故事、表現人物性格的,真是一箭雙雕。再者,《水滸》是寫男人的書,這些男人大多為英雄豪杰,這茶哪能壯英雄膽?顯然,只有酒方能更好地顯出英雄豪氣。這大概就是寫酒的地方特多,而寫茶的章節很少的原因吧。
……
煮酒說水滸-[升級版] 相關資料
★研究中國古代小說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的方法有多種,角度也有多重。但是,常見的角度無非是文獻的、文學的、文化的。沈家仁、沈忱父子合著的《煮酒說水滸》一書,應該說是這三種角度的綜合。
——中國《水滸》學會副會長石麟
★作者學識淵博,論證廣征博引,信手拈來。不但使普通讀者收益匪淺,對于專業學者也有借鑒作用。作者文風樸實,筆調輕松,融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既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又避免了一般學術著作的枯澀之氣。作者以簡潔明快之筆觸,摹畫出一個真實的《水滸》,讓人在閱讀之時備感耳目一新而無絲毫艱辛晦澀之感。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何黎萍
煮酒說水滸-[升級版] 作者簡介
沈家仁,1938年生,江西九江人。中國《水滸》學會理事,中國《三國演義》、《西游記》學會會員。1978年開始發表《水滸》短文并曾在全國各大報刊開辟專欄。有關研究論文多發表在10余家雜志,多篇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目。著有:
《煮酒說水滸》(2007年中國工人出版社)。
《趣味水滸——江湖社會眾生相》(2014年河南文藝出版社)
沈忱(燦爛海灘),江西南昌人,1967年生,文史學者。著有:
《煮酒品三國》(2006年廣西人民出版社)
《三國,不能戲說的歷史·諸侯》(201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三國,不能戲說的歷史·英雄》(201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告訴你一個真三國》(2010年新華出版社)
《智者千慮諸葛亮》(201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那時英雄——正說三國名將》(2012年中國物資出版社)
《三國不是演義》(2012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我是曹操—亂世英雄的傳奇經歷》(2012年新華出版社)
《三國謀士今日觀》(2013年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中國歷代戰爭之漢末烽煙》《2015年中國地圖出版社)
- 主題:讀水滸,聽百家。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必然是會有無數的解讀,這本書基本是概括了百二十回本里面一些引人注意或是容易忽視的細節部分來進行分析,建議結合水滸原著,木魚水心對水滸的解說綜合來看,會產生新的不同的水滸感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