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梨園害蟲綜合防控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512971
- 條形碼:9787565512971 ; 978-7-5655-129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梨園害蟲綜合防控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比較系統介紹了我國梨生產區的主要害蟲, 包括蟲害名稱、分類學地位、主要分布、形態特征、生物學習性、為害特點和預測預報以及綜合防治措施, 其次總結了果園常見天敵的忠烈、形態特征、藥劑敏感和可防控害蟲類等內容, *后介紹了幾種梨園蟲害的省力化防控技術。
梨園害蟲綜合防控技術 目錄
(一)蛀果類害蟲
梨小食心蟲
梨大食心蟲
桃小食心蟲
蘋果蠹蛾
桃蛀螟
(二)刺吸類害蟲
山楂葉螨
梨葉銹螨
梨葉腫壁虱
蘋果全爪螨
二斑葉螨
梨樹黃粉蚜
梨二叉蚜
繡線菊蚜
梨中華圓尾蚜
朝鮮球堅蠟蚧
草履碩蚧
梨圓蚧
康氏粉蚧
蚱蟬
大青葉蟬
茶翅蝽
麻皮蝽
花壯異蝽
梨冠網蝽
中國梨木虱
梨癭蚊
(三)食花、葉類害蟲
金紋細蛾
美國白蛾
梨葉斑蛾
黃刺蛾
褐邊綠刺蛾
扁刺蛾
梨娜刺蛾
雙齒綠刺蛾
梨實蜂
角斑古毒蛾
梨尺蠖
桑褶翅尺蠖
白星花金龜
黑絨金龜
蘋小卷葉蛾
蘋褐卷蛾
黃斑長翅卷蛾
(四)蛀干類害蟲
梨潛皮細蛾
梨癭華蛾
蘋果透翅蛾
梨金緣吉丁
星天牛
梨莖蜂
二、梨園主要天敵
三、主要無公害防治技術
附錄
參考文獻
梨園害蟲綜合防控技術 節選
《梨園害蟲綜合防治技術》: 卵:長橢圓形,長約0.4mm,淡綠至淡黃色,略透明,一端彎曲上翹,上端具卵蓋,產在葉組織里,外表為一黑色小斑點。 若蟲:共5齡,3齡后長出翅芽。體色比成蟲色淺。在前胸、中胸和腹部3~8節的兩側,各具有明顯的錐狀體刺突。 3.發生規律及習性 華北地區每年發生3~4代,黃河故道發生4~5代,世代重疊。以成蟲在枯枝落葉、翹皮縫、雜草及根際土石縫中越冬。4月中旬成蟲陸續出蟄活動,5月中旬各蟲態同時出現,群集于較嫩的葉背吸食汁液,被害處堆積黃褐色排泄物,葉面呈現蒼白色小斑,嚴重時呈黃褐色銹斑。7-8月份蟲口密度*大,為害也*嚴重,此時可見到各種蟲態。10月份以后成蟲陸續進入越冬期,下樹尋找適當越冬場所越冬。冬季在溫室或室內可繼續為害。 成蟲出蟄期較長,歷期40~45d。先在果樹下部葉片為害,后逐漸擴散到整個果樹葉片。成蟲將卵產在葉片背面的葉肉組織內,主要集中在葉片主葉脈兩側,10粒至數十粒卵排成片。產卵孔覆蓋有黃褐色膠狀物,具光澤,卵期約半個月,4月上旬孵化為若蟲,初期若蟲不甚活躍,有群集習性,集于葉背主脈兩側為害,后逐漸擴大到整個葉片背面。6月初出現第1代成蟲,由于越冬成蟲出蟄期不一致,在生長期出現世代重疊現象。若蟲蛻皮4次,約經半個月變為成蟲。成蟲活潑,遇驚擾則紛紛飛去,并有隨風擴散習性。 4.預測預報 梨網蝽田間消長每年形成2個高峰,**個高峰期為7月上旬,這一高峰以梨園前期管理有直接關系,若在冬季未進行梨園清園消毒,春季田埂、地邊、行帶雜草叢生,加之前期溫度低,蟲口密度未明顯表現出來,忽視了藥劑防治,即使用藥也只考慮單一病蟲的防治,因而,給梨網蝽種群量積累提供了優越條件,導致**個高峰期的形成;第二個高峰期在8月下旬,7月上旬以后,各種梨果相繼開采,為了不污染果實,一般不噴藥或很少噴藥,而采果后,梨園又多放棄管理,使梨網蝽再次猖獗,形成第2個高峰。 5.防治適期 全年應抓好兩個高峰期前的防治,即6月底、7月初和8月中下旬。6月底7月初蟲口集中,而又距早熟梨采收半個月左右,這樣既可以消滅前期的梨網蝽,又可控制采果期梨網蝽的發生,對果品安全。8月中下旬早熟梨采收結束,中熟梨采收基本結束,時值高溫,梨網蝽繁殖量大,蟲口密集,應慎重加強防治。 6.控制技術 (1)農業防治: ①及時徹底清除果園及周圍的雜草、枯枝、落葉,集中燒毀,可有效降低蟲口密度。切勿隨意丟棄在果園內。 ②早春越冬成蟲出蟄前,仔細刮除樹干上的翹皮、粗皮,將刮除的翹皮、粗皮等帶出果園集中銷毀,可明顯減少梨網蝽越冬成蟲數量。 ③利用梨網蝽下樹在雜草上等越冬的習性,于成蟲越冬前約9月底在樹干部捆綁茅草草繩或誘蟲帶,引誘越冬成蟲,入冬后或翌年成蟲出蟄前解下草繩或誘蟲帶集中燒毀。 ④深刨樹盤,冬春季深刨樹盤,不僅能疏松士壤,改善果樹根系生長環境條件,還能破壞梨網蝽的越冬場所,暴露于土表的可被鳥啄食,或被風吹干,或被凍死。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