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變為核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33547
- 條形碼:9787506833547 ; 978-7-5068-335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變為核心 本書特色
乾隆時期,是中國古代戲曲史上的重要階段,也 是清代戲曲發展的轉捩期:由內廷而至民間,戲曲演 出活動十分繁盛,但雅部昆腔受到新興地方曲種的挑 戰,形成花雅爭勝的局面;文人戲曲的創作受制于酷 厲的思想統治,也呈現出因循守舊、創新不足的態勢 。演劇大盛而文人戲曲卻漸趨衰微,是乾隆時期戲曲 的主要特點。倘將之置于清代戲曲發展的流脈中加以 觀察,則不難發現,這也是清代中葉戲曲嬗變的重要 表征。有鑒于乾隆時期戲曲的研究狀況,王春曉所著 的《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 變為核心》著眼于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變這一核心 ,分別從內廷大戲的編演和文人戲曲的創作兩個方面 ,對乾隆時期演劇大盛而文人劇轉衰的原因進行探討 。上篇重點對此期內廷承應戲的編演情況及創作意圖 加以述論,下篇則對文人戲曲的創作狀況及其式微的 原因加以探討。《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 戲曲發展的嬗變為核心》認為,乾隆時期戲曲演出的 繁盛與高宗皇帝的好尚及其著意打造盛世的用心關系 極大,而此期文人劇的衰弱也和君主集政統與道統于 一身、推行酷厲的文化政策,進而導致文人獨立性的 喪失不無關聯。
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變為核心 內容簡介
乾隆時期,是中國古代戲曲史上的重要階段,也 是清代戲曲發展的轉捩期:由內廷而至民間,戲曲演 出活動十分繁盛,但雅部昆腔受到新興地方曲種的挑 戰,形成花雅爭勝的局面;文人戲曲的創作受制于酷 厲的思想統治,也呈現出因循守舊、創新不足的態勢 。演劇大盛而文人戲曲卻漸趨衰微,是乾隆時期戲曲 的主要特點。倘將之置于清代戲曲發展的流脈中加以 觀察,則不難發現,這也是清代中葉戲曲嬗變的重要 表征。有鑒于乾隆時期戲曲的研究狀況,王春曉所著 的《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 變為核心》著眼于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變這一核心 ,分別從內廷大戲的編演和文人戲曲的創作兩個方面 ,對乾隆時期演劇大盛而文人劇轉衰的原因進行探討 。上篇重點對此期內廷承應戲的編演情況及創作意圖 加以述論,下篇則對文人戲曲的創作狀況及其式微的 原因加以探討。《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 戲曲發展的嬗變為核心》認為,乾隆時期戲曲演出的 繁盛與高宗皇帝的好尚及其著意打造盛世的用心關系 極大,而此期文人劇的衰弱也和君主集政統與道統于 一身、推行酷厲的文化政策,進而導致文人獨立性的 喪失不無關聯。
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變為核心 目錄
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變為核心 作者簡介
王春曉 女,1980年2月生,山東臨清人。2005年進入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08年獲碩士學位,2011年獲博士學位。現為外交學院漢語言文學教研室講師。從事大學語文的教學及元明清文學的研究工作,曾在全國中文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 主題:好書,推薦一下!
王春曉所著 的《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 變為核心》著眼于清代中葉戲曲發展的嬗變這一核心 ,分別從內廷大戲的編演和文人戲曲的創作兩個方面 ,對乾隆時期演劇大盛而文人劇轉衰的原因進行探討 。上篇重點對此期內廷承應戲的編演情況及創作意圖 加以述論,下篇則對文人戲曲的創作狀況及其式微的 原因加以探討。《乾隆時期戲曲研究——以清代中葉 戲曲發展的嬗變為核心》認為,乾隆時期戲曲演出的 繁盛與高宗皇帝的好尚及其著意打造盛世的用心關系 極大,而此期文人劇的衰弱也和君主集政統與道統于 一身、推行酷厲的文化政策,進而導致文人獨立性的 喪失不無關聯。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