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自動控制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400963
- 條形碼:9787115400963 ; 978-7-115-4009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動控制原理 本書特色
本書理論講解以夠用為度,重應用、重實踐、重創新。以“系統建模——系統分析——綜合設計”為主線,強調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共性規律和基本方法,同時,本書還設置了一章實驗。
自動控制原理 內容簡介
本書理論講解以夠用為度,重應用、重實踐、重創新。以“系統建模——系統分析——綜合設計”為主線,強調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共性規律和基本方法,同時,本書還設置了一章實驗。
自動控制原理 目錄
第1章 自動控制概論1.1 控制理論的發展1.2 自動控制方式1.2.1 閉環控制方式1.2.2 開環控制方式1.2.3 復合控制方式1.3 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1.4 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1.4.1 按輸入量變化的規律分類1.4.2 按系統傳輸信號對時間的關系分類1.4.3 按系統的輸出量和輸入量的關系分類1.4.4 按系統中的參數對時間是否變化分類1.5 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1.5.1 穩定性1.5.2 快速性1.1.3 準確性習題第2章 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2.1 控制系統的微分方程2.1.1 微分方程的建立2.1.2 微分方程的線性化2.2 控制系統的傳遞函數2.2.1 傳遞函數的定義和性質2.2.2 典型環節及其傳遞函數2.2.3 傳遞函數的零極點對系統的影響2.3 控制系統的結構圖及等效變換2.3.1 系統結構圖2.3.2 結構圖的建立2.3.3 結構圖的等效變換和簡化2.3.4 系統傳遞函數2.4 信號流圖與梅森公式2.4.1 信號流圖2.4.2 梅森增益公式2.5 控制系統數學模型建立實例2.5.1 從原理圖到結構圖的變換2.5.2 結構圖的簡化2.5.3 利用梅森公式求系統的數學模型習題第3章 線性系統的時域分析法3.1 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分析3.1.1 穩定的概念3.1.2 穩定的條件3.1.3 穩定判據3.2 控制系統的典型輸入信號和時域性能指標3.2.1 典型輸入信號3.2.2 性能指標3.3 一階系統的時域分析3.3.1 數學模型3.3.2 單位階躍響應3.3.3 單位脈沖響應3.3.4 單位斜坡響應3.4 二階系統的時域分析3.4.1 數學模型3.4.2 二階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3.4.3 二階系統欠阻尼情況下的性能指標分析3.5 高階系統的時域分析3.5.1 數學模型3.5.2 單位階躍響應3.6 線性系統穩態誤差的計算3.6.1 誤差的定義3.6.2 穩態誤差的定義3.6.3 單位階躍輸入信號下的穩態誤差3.6.4 單位斜坡輸入信號下的穩態誤差3.6.5 單位加速度輸入信號下的穩態誤差3.6.6 擾動信號作用下的穩態誤差3.7 控制系統時域分析綜合實例3.7.1 系統穩定的條件3.7.2 高階系統的簡化3.7.3 系統動態性能分析3.7.4 穩態誤差計算習題第4章 線性系統的根軌跡法4.1 根軌跡的基本概念4.1.1 根軌跡的定義4.1.2 根軌跡方程4.2 繪制根軌跡的規則和方法4.3 參數根軌跡4.4 利用根軌跡法對控制系統的性能分析4.4.1 增加開環極點對控制系統的影響4.4.2 增加開環零點對控制系統的影響4.4.3 利用根軌跡確定系統參數4.4.4 用根軌跡分析系統的動態性能習題第5章 線性系統的頻域分析法5.1 頻率特性5.1.1 頻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2 頻率特性的表示方法5.2 系統的開環對數頻率特性5.2.1 典型環節的對數頻率特性5.2.2 開環對數頻率特性5.2.3 開環對數頻率特性曲線(Bode圖)的繪制5.2.4 由頻率特性曲線確定系統的傳遞函數5.3 控制系統開環幅相曲線與頻域穩定判據5.3.1 開環幅相曲線的繪制方法5.3.2 頻率穩定判據5.3.3 對數頻率穩定判據5.4 控制系統相對穩定性分析5.4.1 相位裕度5.4.2 幅值裕度5.5 系統的閉環頻域性能指標5.5.1 閉環控制系統頻率特性5.5.2 控制系統閉環頻域性能指標與時域性能指標的轉換習題第6章 線性系統的校正與設計6.1 系統校正的概念與一般方法6.1.1 期望性能指標的提出6.1.2 系統帶寬的確定6.1.3 校正方式6.2 常用串聯校正裝置及其特性6.2.1 串聯超前校正裝置6.2.2 串聯滯后校正裝置6.2.3 串聯滯后-超前校正裝置6.3 串聯校正6.3.1 串聯超前校正設計6.3.2 串聯滯后校正設計6.3.3 串聯滯后-超前校正設計6.4 反饋校正6.4.1 反饋校正的原理6.4.2 反饋校正的分類6.4.3 反饋校正對系統的影響6.5 復合校正6.5.1 按擾動補償的復合校正6.5.2 按輸入補償的復合校正6.6 控制系統的工程設計方法6.6.1 系統固有部分的簡化處理6.6.2 典型I型系統模型6.6.3 典型Ⅱ型系統模型6.7 控制系統設計綜合實例6.7.1 系統數學模型建立6.7.2 電流環的數學模型與電流調節器的參數設計6.7.3 速度環的數學模型與速度調節器的參數設計6.7.4 電流調節器和速度調節器的實現習題第7章 線性離散控制系統7.1 線性離散控制系統簡介7.2 信號的采樣與保持7.2.1 信號的采樣7.2.2 采樣定理7.2.3 信號的保持7.3 Z變換理論7.3.1 Z變換的定義7.3.2 Z變換的基本定理7.3.3 Z變換的基本方法7.3.4 Z逆變換7.4 離散系統數學模型7.4.1 離散系統的數學定義7.4.2 線性常系數差分方程及其解法7.4.3 Z傳遞函數7.4.4 開環系統脈沖傳遞函數7.4.5 閉環系統脈沖傳遞函數7.4.6 Z變換法的局限性7.5 離散系統穩定性分析7.5.1 離散系統的穩定性判據7.5.2 離散系統的穩態誤差7.6 線性離散系統的暫態性能分析7.6.1 離散系統的暫態性能指標7.6.2 離散系統極點分布與動態響應的關系習題第8章 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實驗一 典型系統的階躍響應分析實驗二 高階系統的瞬態響應和穩定性分析實驗三 線性定常系統的穩態誤差分析實驗四 控制系統的根軌跡分析(Matlab)實驗五 控制系統的頻率特性研究(Matlab)實驗六 線性定常系統的串聯校正(綜合)附錄
展開全部
自動控制原理 作者簡介
長期從事自動控制原理的教學工作,教學經驗豐富。曾參與編寫多本機電類教材,主持參與了過多項省級、市級項目,曾獲得省級教學成果鑒定獎、省級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等多項獎項。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