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電路實驗與Multisim仿真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509103
- 條形碼:9787111509103 ; 978-7-111-5091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路實驗與Multisim仿真設計 本書特色
電路實驗與multisim仿真設計是電路課程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本書共分5章。第1章為電路實驗須知,主要介紹電路實驗前學生所必須了解的預備知識。第2章為實際操作實驗,主要是利用實際的元器件進行電路實驗。通過這部分內容使學生掌握常用的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電路的搭建與測量。第3章為multisim 13軟件基礎,主要介紹了multisim 13軟件的菜單命令、元件庫、基本仿真分析功能以及基本使用方法,為后續章節的電路圖繪制、電路分析、電路仿真、仿真儀器測試等多種應用打下基礎。第4章為虛擬仿真實驗,主要是利用multisim 13軟件進行電路仿真實驗。通過這部分內容使學生學會multisim 13軟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計算機分析電路和解決電路問題的基本技能。第5章是電路設計,通過這部分內容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得到的電路理論基礎知識設計出實際應用的電路,并掌握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本書是根據《電路教學大綱》以及由陳曉平、李長杰主編的《電路原理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一書的內容和體系編寫的,適合普通高等學校電類(強、弱電)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電路實驗與Multisim仿真設計 內容簡介
電路實驗與Multisim仿真設計是電路課程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本書共分5章。第1章為電路實驗須知,主要介紹電路實驗前學生所必須了解的預備知識。第2章為實際操作實驗,主要是利用實際的元器件進行電路實驗。通過這部分內容使學生掌握常用的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電路的搭建與測量。第3章為Multisim 13軟件基礎,主要介紹了Multisim 13軟件的菜單命令、元件庫、基本仿真分析功能以及基本使用方法,為后續章節的電路圖繪制、電路分析、電路仿真、仿真儀器測試等多種應用打下基礎。第4章為虛擬仿真實驗,主要是利用Multisim 13軟件進行電路仿真實驗。通過這部分內容使學生學會Multisim 13軟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計算機分析電路和解決電路問題的基本技能。第5章是電路設計,通過這部分內容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得到的電路理論基礎知識設計出實際應用的電路,并掌握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本書是根據《電路教學大綱》以及由陳曉平、李長杰主編的《電路原理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一書的內容和體系編寫的,適合普通高等學校電類(強、弱電)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電路實驗與Multisim仿真設計 目錄
1.1 實驗目的和實驗要求
1.2 實驗的步驟
1.3 實驗中的幾個問題
第2章 實際操作實驗
2.1 元件特性的伏安測量法
2.2 集成運算放大器外特性的研究
2.3 運算放大器和受控源
2.4 疊加定理的驗證
2.5 戴維寧定理
2.6 特勒根定理的驗證
2.7 一階電路的響應
2.8 二階電路的響應與狀態軌跡
2.9 交流參數的測量
2.10 lc網絡正弦頻率特性的分析及研究
2.11 rlc串聯諧振電路
2.12 并聯交流電路的諧振及功率因數的提高
2.13 常用rc網絡的設計與測試
2.14 交流電路中的互感
2.15 三相電路的電壓、電流及功率
2.16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2.17 二端口網絡參數的測定
2.18 負阻抗變換器及其應用
2.19 回轉器特性及并聯諧振電路的研究
第3章 multisim 13軟件基礎
3.1 multisim 13的主界面及菜單
3.2 multisim 13的元件庫與基本操作
3.3 multisim 13的虛擬儀器
3.4 multisim 13的仿真分析與實例
第4章 虛擬仿真實驗
4.1 電壓源與電流源外特性的研究及等效變換
4.2 直流電路的結點電壓分析
4.3 互易定理的驗證
4.4 rlc串聯電路的動態過程分析
4.5 諧振電路的分析
4.6 無源濾波器特性分析
4.7 有源濾波器特性分析
4.8 整流濾波電路的分析
4.9 穩壓電路的分析
4.10 非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
4.11 二端口網絡的分析
4.12 負阻抗變換器的應用與分析
第5章 電路設計
5.1 電阻溫度計的設計
5.2 衰減器的分析與設計
5.3 一端口網絡等效參數測量與*大功率傳輸電路設計
5.4 數字模擬信號轉換器的設計
5.5 波形發生器的設計
5.6 簡易白熾燈調光器的設計
5.7 阻容移相裝置的設計
5.8 相序儀的分析與設計
5.9 rc低通濾波器頻率特性設計
5.10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濾波設計
5.11 電壓-頻率及電流-電壓轉換電路的設計
5.12 用諧振法測量互感線圈參數的設計
附錄 實驗裝置使用簡介
附錄a msdz-6智能型直流綜合實驗箱
附錄b gdds-2c.net電工與plc智能網絡型實驗系統
附錄c jds交流電路實驗箱
附錄d 智能網絡型實驗系統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