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風與風的爭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018525
- 條形碼:9787512018525 ; 978-7-5120-185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與風的爭吵 本書特色
林柏松的詩歌《風與風的爭吵》,以死亡為前提,如黑夜中的閃電,揭破了一切關于生存的謊言和裝飾。他以骨頭中的火焰,照亮精神的廣大空間,并將自己的身影投射到末日審判的天空的帷幕。痛苦是他的糧食,殷紅的血是他向著正義和良知做出的祭典。而歷史,則成為一個將逝的背景,他將自己的名字刻寫在黃昏那陽光迅疾掠過的大地。這樣,他的詩句經由一種在自己身體里的曠日持久的斗爭,化黑暗為光明,如時間那剝落一切的石頭,裸露著成為人世永恒悲劇的證詞。他那有著金屬般質感的詩歌,將鐵與火,黑暗與光明,死亡與再生,痛苦與狂喜,沉默和呼喊熔鑄為一體,這是他從自己的身體里提煉出來的生存之鹽,昭示著在一個混亂的時代里,一個自由的個體所能達到的存在的尊嚴。
風與風的爭吵 內容簡介
《風與風的爭吵》是一本散文詩集。這是詩人林柏松的一部*新作品集,書中收入了作者的散文詩作品100多首,這些詩多寫人生的理想和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 《風與風的爭吵》作者曾是一名軍人,他的感人事跡曾被諸多謀體報道。收信本集的作品題材豐富,文字靈動,充滿想象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風與風的爭吵 目錄
序二(宋迪非)
**輯 組章
風與風的爭吵(二十章)
我挨著祝福坐下
秋色深深
風……
與冰雪有關
青春絮語
鏡泊湖寫意(外四章)
第二輯 散章
異鄉聽雨
中秋讀月
歸去之白
我是一只被打碎的杯子
夢……
痛苦
悲傷進入了我的內心
我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悼念的季節
端午暢想
和月亮對話
那些飄零的秋葉
思緒這老廝
詩歌重新思索都市
愛情在窗外
教堂鐘聲
孤獨的夜
被一種語言喚醒
某種體驗
凝固的表情
愛的命定
傍晚,在陽臺逗留
戰栗
倒進一片林地
等待
冬天
等待那一天
都市之夜
放飛風箏
風中一葉
感念文化
告別
關于家
紅高粱
黃昏里走過一個跛者
江邊的經歷
結局
咖啡情緒
藍色之愛
歷史的淺笑
名聲之旅
陌生的小巷
那雙眼睛
你不會回答我
凄美之夜
企盼
前方,有一片勝景
琴聲
青鳥兒
情有所愛
秋日悟語
去意彷徨
燃燒
人歸故園
人類與森林
山間流出一條小溪
深山古鎮
盛午,在郊外涵煦
思念
送你一支五彩筆
望斷家園
我的平常日子
我夢見一個女孩
我與那叢小花
我曾經錯過
無夢時刻
無形心痕
險境
相約咖啡屋
想象是美的
遙祭
夜車,從城市邊緣駛過
夜色如此美麗
一位女詩人
一種回報
以往的日子
又是五月
逾越
祝福
走進陽光
*后的徘徊
命定的儀式
暴雨季
痛……
我要告訴我的孩子
有風輕輕地吹
寫給亡友
等待花開
回家
避雨
冬天的一個早晨
千篇一律的夜晚
紛亂的靜夜
事實
江邊的沙粒和沙丘
冬天里的玫瑰
懷想童年
攜一籃野菊回家
候鳥
匆匆旅人
閑聊波爾卡
附錄
紙耳朵:或語漏里的雨(閻逸)——讀林柏松《閑聊波爾卡》
被自己照亮(李輕松)——讀林柏松《閑聊波爾卡》
為每只耳朵把孤獨再發明一次(閏語)——讀林柏松《閑聊波爾卡》
后記
風與風的爭吵 節選
《風與風的爭吵》: 一大朵匆忙的云,鋪天蓋地般遮蔽過來,云朵下面凸顯一張張枯萎的臉。而一些人,擠在懸崖邊上,用別人聽不懂的咒語洗滌身子和雙手。然后,一邊吮吸著自己的存在,一邊撫摸著日漸發燙的靈魂……昭示我親眼所見,野草之血,殷殷泛起,一如星辰,深深刻入白色石壁,然后癱瘓在我的窗子上。我的昏暗的舌頭,把整個夜晚都壓在夢里。 黑色之石分享火焰,煉出一身強硬的仇恨。有人擠進萬物之間,誰能說他(它)不是萬物之一員呢?他號令山、水、石、火,莊稼、樹木、花草和愛情,他終于為王。他得意地把自己的欲望打造成廟宇,并把它燒成炫耀的圖騰,釘在峰巔之上……從此,他的名字一點點走進末日深處,這是比死更無情的不死。一座隱形的墓碑,它的陳述絕對明亮。 貪婪的風暴說著死亡的原理,而死亡的原理早已趨近飽和。影子從內心分解,呼吸把風的尸骨輕輕拆散。這時的死亡,依然沁出了芳香……遺棄處處是饑餓的云,或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包羅萬象的云。老奶奶躲在陰影里一動不動,清白無辜。 她老人家老了,自然已被孤單和沉默抓住,黑夜對她已經不是陌生。一個夢,又一個夢,她夢想在家園中,繼續種她純樸的勞動,和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心靈。 好像一切都不存在了,只有忍耐在四處游動,她被遺棄的情緒從沒意識到。在她那里,微微的一絲光線,以緩慢的速度傳遞,而無數的影子停止奔走。仿佛世界只有等待,秘密,死亡和風……老人家四肢的呼吸回響在每一個角落里,她的那雙穿越季節的蒼老的手指,穿過悲傷,流年,以及失散多年的知己。她想聚攏起全部的隱藏和力量,然后直逼歲月的深處。可是,這個世界*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渺茫和孤單。 一滴淚水在老人家的臉上下墜,這時,不知要有多少愛的火苗才能烘干老人家的眼窩?一只蟋蟀,躲在墻角里,吱吱叫著。它想把自己的愛給這位老人家,但它愛得有些沒有章法,愛得一塌糊涂……它,*后用盡全身力氣摟緊黑暗,竟然吵醒了百年前的光。 模仿生活模仿著生活,富足模仿著富足,貪婪模仿著貪婪。 時間到處是空洞,追趕和忙亂像殘忍的絞刑。一架架空想的鋼琴被砸碎,我們已無法摸到手指問的波浪。 各種轎車嗚著笛,它們的說謊聲,比耳朵還刺耳,然后被相同的得意和瘋狂扼死在繁華而隱秘的街巷……就像枯枝橫過秋天,一切都在繼續著……學著訂書的樣子,把靈魂裝訂成冊,或是跟隨那枚躲不開的有毒的種子,選擇一個夢,讓它萌芽出來,這個世界就多了一場悲劇。 為了兌現內心里“生為淚水”的諾言,人們把所有的骨頭都用上了,還有那具時光余剩的軀體。死亡是從不發聲的,但它卻通緝了我們一生。 夜晚模仿著夜晚,笑聲模仿著笑聲,日子模仿著日子……不必猜想我知道那里什么也沒有,連天空也沒有。那么太陽呢?太陽不在了,月亮哪里去了?它的淡黃色頭蓋骨呢?歲月還到哪里磨礪它的鋒刃?一個叫做霧霾的家伙讓每個黎明急劇萎縮。窗口就像被一塊避光的幕布永久遮擋。我們要多么絕望,才能百毒不侵?新的尸骨被大片橙色無端解散時,城中一塊塊墓地的甲板提前鋪好,讓人看得頭暈目眩。 一扇永遠不敢開啟的窗子,把大海盛在瓶子之外。唯一溢出的光讓人猜想,太陽肯定還在,它參加完那些提前舉行的葬禮后絕對會回來的,因為只有它的良心沒有生病。 疼,從黑黑的白日里射出來。混亂的咳嗽高過了死亡的兄弟,又一個有毒的白晝把人們帶入致命的方向。 ……
風與風的爭吵 作者簡介
林柏松,1947年出品,產地黑龍江。讀書、失學、務農、重讀、文革、當兵、潛伏、凍傷、患病(雙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由凍傷引起)、誤治、錯治、手術、截肢、重殘……近40年與病魔廝殺,以生病為職業,與親愛的疼痛交友,業余時間寫點詩文。撕心裂肺的疼痛,讓我真正體驗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殘忍。多次想了斷此生時,好心人勸我一定要堅持要挺住!于是我咬緊牙關忍著劇痛,蘸著淚水和心血,寫些七零八碎的、片片斷斷的文字用來鎮痛。此前出版7部作品集,有作品在數十家報刊發表,并收入多種作品集或年選。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細數數這些文字沒有幾斤幾兩,其重量大約能與我最后的骨灰相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