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兒科護理學-(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431643
- 條形碼:9787040431643 ; 978-7-04-04316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科護理學-(第3版) 內容簡介
《兒科護理學(第3版)》是“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全書除緒論和附錄外,共有14章,包括生長發育、健康兒童護理、住院患兒的護理、營養與營養紊亂性疾病患兒的護理、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患兒的護理、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呼吸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循環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泌尿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血液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神經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免疫性疾病患兒的護理、感染性疾病患兒的護理、內分泌及遺傳性疾病患兒的護理。《兒科護理學(第3版)》可作為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的教學用書,也適用于國家執業護士和專升本入學考試的參考用書,對兒科臨床護理工作者也有指導和參考價值。
兒科護理學-(第3版) 目錄
**節 兒科護理學的任務和特點
第二節 小兒年齡分期及各期特點
第三節 兒科護士的素質要求
思考題
**章 生長發胄
**節 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及影響因素
第二節 小兒體格生長發育
第三節 小兒神經心理發育及評價
思考題
第二章 健康兒章護理
**節 各年齡期小兒的健康指導
第二節 體格鍛煉
第三節 意外傷害預防
第四節 計劃免疫
思考題
第三章 住晾患兒帕護理
**節 兒科醫療機構的設施及護理管理
第二節 兒章健康評估的特點
第三節 住院患兒及其家庭的心理反應與護理
第四節 與患兒及其家長的溝通
第五節 小兒用藥特點及護理
第六節 兒科護理技術操作
思考題
第四章 營薺與營養紊亂性疾病
患兒的護理
**節 健康小兒的營養與喂養
第二節 蛋白質一能量營養不良
第三節 小兒單純性肥胖癥
第四節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第五節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
思考題
第五章 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概述
第二節 正常足月兒和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
第三節 新生兒窒息
第四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五節 新生兒顱內出血
第六節 新生兒硬腫病
第七節 新生兒敗血癥
第八節 新生兒黃疸
第九節 新生兒臍炎
第十節 新生兒低血糖
第十一節 新生兒低鈣血癥
思考題
第六章 消化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第二節 口炎
第三節 小兒腹瀉
第四節 小兒液體療法及其護理
思考題
第七章 呼吸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第二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節 急性支氣管炎
第四節 小兒肺炎
思考題
第八章 循環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第二節 先天性心臟病
思考題
第九章 泌尿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小兒泌尿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第二節 急性腎小球腎炎
第三節 腎病綜合征
思考題
第十章 血液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小兒造血和血象特點
第二節 小兒貧血概述
第三節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第四節 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思考題
第十一章 神經系統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小兒神經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第二節 化膿性腦膜炎
第三節 小兒驚厥
思考題
第十二章 免疫性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風濕熱
第二節 過敏性紫癜
第三節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思考題
第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患兒的護理
**節 麻疹
第二節 水痘
第三節 手足口病
第四節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六節 猩紅熱
第七節 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第八節 小兒結核病
思考題
第十四章 內分泌及遺傳性疾病
患兒的護理
**節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第二節 21-三體綜合征
第三節 苯丙酮尿癥
思考題
附錄
參考文獻
兒科護理學-(第3版) 節選
《兒科護理學(第3版)》: (3)選擇合適的語調和聲調:親切的語氣聲調、稍慢的速度、適當的音量,可引起患兒的注意與反應。在交談中,護士應根據患兒不同年齡運用不同的語氣、聲調、音量和語速,不要催促患兒回答,說完某問題應稍加停頓,給予患兒理順思路的時間,以促進溝通的順利進行。 (4)適時鼓勵:無論患兒是否配合治療,均要不時給予贊揚和鼓勵,以增強患兒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檢查和治療中,盡量不用“好不好”“行不行…‘要不要”等模棱兩可的語言,對不配合檢查或治療的患兒不用否定方式。 (5)恰當運用幽默和逗引:適時的使用幽默或逗樂患兒,可以幫助患兒釋放情緒上的緊張感,分散患兒因疾病造成痛苦的注意力,也有效地幫助患兒更開放地與護理人員溝通。 (6)尊重、理解:尊重患兒的情緒和情感變化對建立護患關系十分重要。小兒的情緒變化大,有時喜怒無常,應容許小兒在受傷時哭泣、受挫時表達憤怒。對患兒某些幼稚、夸大的想象,應采取誠懇的態度,可運用觸摸、溫和的表情和簡單的問候,表示接受與理解。對破壞性行為和攻擊性行為,要給予正確的引導或通過積極的語言溝通疏導,以幫助患兒學會控制情緒。 2.非語言溝通技巧非語言溝通包括聲音、外表、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和手勢、目光接觸、個人空間和觸摸等。對于小兒,非語言溝通方式比語言溝通方式更有效。 (1)親切和藹的情感表達:在非語言溝通中,無論采用何種方式,親切和藹的情感表達是必不可缺的,它不僅有助于消除患兒緊張情緒,而且可增加交流的主動性。相反表情嚴肅、煩躁,常常會使小兒恐懼、緊張,甚至啼哭,特別是不會用語言表達的嬰兒。因此,護士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除特殊需要,一般不戴口罩,以便患幾經常能見到護士的微笑,縮短護患感情上的距離。對嬰幼兒來說,撫摸是更有利于情感交流的途徑,護士應利用擁抱、面部接觸、撫摸向患兒傳遞愛的信息,這種無言的行動會引起巨大的心理溝通作用,使患兒得到安全和情感上的滿足。 (2)平等尊重的體態動作:采取蹲姿與患兒眼睛在同一水平線,保持目光接觸,并加之適當的應用面部表情以及身體姿勢(身體稍向前傾),即是對患兒的尊重和喜愛,也是護士對交談感興趣以及愿意聽其談話的表現,從而促進交談。 3.游戲溝通技巧游戲是小兒不可缺少的生活與活動內容之一。通過游戲介導與患兒接觸,是促使相互之間逐漸熟悉、消除患兒陌生恐懼、有效溝通的途徑。因此,護士在游戲中應盡量使患兒表達情感、發泄恐懼和焦慮情緒,并有機地將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到游戲中去。 (1)了解游戲的作用、功能:為了溝通的需要,護士應對游戲的作用、規則或玩具的功能有所了解,并參與其中以加快同患兒的熟悉過程,使患兒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陌生、拘束感,將護士作為朋友對待。 (2)合理安排游戲:根據不同年齡與心理發展階段安排合理的、患兒感興趣的游戲。嬰幼兒只能做簡單的類似藏貓貓游戲,通過反復與護士保持一定距離的目光接觸,使患兒對護士從生疏逐漸變為熟悉;對好奇心很強的學齡前患兒,可與之做具有探索性的紙牌魔術等游戲,引起患兒探索的興趣,加快溝通過程。當游戲起到應對恐懼和憂慮的作用時就稱為治療性游戲,在治療性游戲中護士應以患兒容易理解的語言,講解疾病治療的必要性,使患兒明白疾病和住院治療不會對自己的身體構成威脅,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在病情允許時,鼓勵患兒適當進行自我護理,以幫助樹立自信心。 ……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