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大學程序設計基礎-系統化方法解析&Java描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56992
- 條形碼:9787564156992 ; 978-7-5641-569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程序設計基礎-系統化方法解析&Java描述 本書特色
《大學程序設計基礎——系統化方法解析&java描述》采用基于系統化思維的解析方法,首先論述程序設計的本質并給出程序設計的三個基本視圖(**部分)。然后,從語言、環境和應用三個方面分別解析程序設計的內涵,使讀者掌握程序設計應有的系統化思維、相關技術思想和方法,對程序設計有一個系統化的認識(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后,通過豐富的實例介紹了程序設計中的若干基本應用模式及其建構方法(第四部分)。書中所有思想和方法均通過java語言進行描述。 本書可以作為普通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軟件學院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理工科各專業的公共課教材,同時也適合對程序設計感興趣,希望培養系統的程序設計認識能力和計算思維能力的軟件從業人員做參考。
大學程序設計基礎-系統化方法解析&Java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基于系統化思維的解析方法,首先論述程序設計的本質并給出程序設計的三個基本視圖。然后從語言、環境、應用三個方面分別解析程序設計的內涵,使讀者掌握程序設計應有的系統化思維、相關技術思想和方法,對程序設計有一個系統化的認識。
大學程序設計基礎-系統化方法解析&Java描述 目錄
**部分 程序設計內涵及其學習策略
第1章 認識程序及程序設計
1.1 什么是程序
1.2 什么是程序設計
1.3 程序設計的三個基本視圖
1.4 深入認識程序設計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程序設計的學習策略
2.1 認識學習的相關概念及基本理論
2.1.1 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
2.1.2 演繹策略與歸納策略
2.1.3 學習理論
2.2 如何學習程序設計
2.2.1 概述
2.2.2 三個視圖的學習要點
2.2.3 學習導圖及其解析
2.3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語言
第3章 程序設計語言與語言學
3.1 語言的基本體系結構
3.2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體系結構
3.3 程序設計語言與環境
3.4 程序設計語言與應用
3.5 基于語言視圖的程序設計學習導圖
第4章 基本符號集與詞匯
4.1 基本符號集
4.2 詞匯概述
4.2.1 數據類型(詞性)
4.2.2 java的基本數據類型
4.2.3 java的數據類型轉換(詞性轉換)
4.3 保留詞(基本詞匯之一)
4.4 標識符(基本詞匯之二)
4.5 常量(基本詞匯之三)
4.6 變量(基本詞匯之四)
4.7 運算符(基本詞匯之五)
4.8 分隔符(基本詞匯之六)
4.9 數組(復合詞匯)
4.9.1 數組的聲明和定義(復合詞匯的復合說明)
4.9.2 創建數組(建立具體的復合詞匯空間)
4.9.3 初始化數組(設定復合詞匯的初始化值)
4.9.4 多維數組(以復合詞匯數組作為基本詞匯,再進行復合。即數組的數組)
4.10 學習策略
第5章 短語
5.1 短語概述
5.2 表達式(短語的具體表現形態)
5.3 算術表達式(短語之一)
5.4 關系表達式(短語之二)
5.5 邏輯表達式(短語之三)
5.6 表達式的混合與嵌套(復合短語)
5.7 學習策略
第6章 句子
6.1 句子概述
6.2 語句(句子的具體表現形態)
6.3 注釋語句
6.4 數據組織語句
6.5 輸入輸出語句
6.6 計算賦值語句
6.7 空語句
6.8 處理流程控制語句
6.8.1 java語言的分支流程控制語句(分支邏輯控制結構的具體實現)
6.8.2 java語言的循環流程控制語句(循環邏輯控制結構的具體實現)
6.8.3 java語言的特殊循環流程控制語句
6.8.4 java語言的例外流程控制語句(例外邏輯控制結構的具體實現)
6.9 語句的堆疊與嵌套
6.10 學習策略
第7章 段落
7.1 段落概述
7.2 函數(段落的具體表現形態)
7.3 函數的定義與使用
7.3.1 java語言中的函數定義
7.3.2 函數的使用
7.3.3 函數使用時的參數傳遞
7.3.4 函數使用時的結果返回
7.3.5 函數的遞歸使用
7.3.6 函數使用時的變量生命周期與作用域
7.4 學習策略
第8章 描寫(邏輯段落)
8.1 描寫概述
8.2 抽象數據類型(描寫的具體表現形態)
8.3 基于抽象數據類型的若干概念
8.3.1 對象
8.3.2 類
8.3.3 實例
8.3.4 屬性
8.3.5 方法
8.3.6 構造方法
8.3.7 析構方法
8.3.8 消息
8.3.9 封裝
8.3.10 繼承
8.3.11 多態
8.3.12 接口
8.4 java語言中抽象數據類型的支持機制
8.4.1 接口的定義
8.4.2 類的定義
8.4.3 關于類修飾符的進一步說明
8.4.4 對象實例的創建
8.4.5 對象實例的引用
8.5 java語言中類的組織——包
8.5.1 包的定義
8.5.2 包的查找
8.5.3 包的封裝特性與訪問
8.5.4 包的使用
8.5.5 java語言中標準包簡介及基本應用
8.5.6 java語言中的事件包及其基本應用
8.6 一個綜合樣例——面向對象概念的java語言視圖
8.7 學習策略
第9章 文章
9.1 文章及其結構
9.2 java語言的程序結構
9.2.1 獨立程序結構
9.2.2 小程序結構
9.3 java語言程序樣例
9.3.1 界面應用
9.3.2 多媒體應用
9.3.3 網絡應用
9.3.4 數據庫應用
9.4 學習策略
第10章 多主線文章
10.1 為什么需要多主線文章
10.2 多主線文章的基本構造思想與結構
10.3 多線程程序構造相關的基本概念
10.3.1 程序與程序的執行(進程)
10.3.2 可執行程序的內存視圖及程序執行的基本過程
10.3.3 進程和線程
10.3.4 多線程程序構造的核心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10.4 java對多線程程序的支持機制
10.4.1 java中的進程與線程
10.4.2 java線程模型
10.4.3 java線程實現
10.4.4 java線程管理
10.5 java多線程程序范例及解析
10.6 學習策略
第三部分 環境
第11章 環境概述
11.1 運行環境與開發環境
11.2 運行環境與程序設計
11.3 開發環境與程序設計
11.4 虛擬機環境
11.5 java環境概述
11.6 環境的學習策略
第12章 分離式開發環境jdk
12.1 jdk概述
12.2 jdk的下載、安裝與配置
12.2.1 jdk的下載
12.2.2 jdk的安裝
12.2.3 配置
12.3 jdk中的主要開發工具介紹
12.3.1 java編譯器:javac.exe
12.3.2 java解釋器:java.exe
12.3.3 小應用程序瀏覽器:appletviewer.exe
12.3.4 java反編譯器:javap.exe
12.3.5 java文檔生成器:javadc.exe
12.3.6 java調試器:idb
12.3.7 java歸檔程序:jar
12.4 通過jdk構建java應用程序
12.4.1 構建獨立應用程序(application)
12.4.2 構建小應用程序(applet)
12.5 學習策略
第13章 集成式開發環境jbuilder
13.1 集成式開發環境概述
13.2 jbuilder9的安裝
13.3 jbuilder9開發環境工作方式簡介
13.4 使用jbuilder9開發獨立應用程序
13.5 使用jbuilder9開發小應用程序
13.6 學習策略
第四部分 應用
第14章 應用的內涵及解析
14.1 應用的本質
14.2 技術與技術思想的領悟
14.3 應用模式的發掘及其建構方法的建立
14.4 應用的學習策略
第15章 應用構造的相關概念與基本方法
15.1 程序模型及其作用
15.1.1 程序模型及其演化
15.1.2 程序模型與程序基本結構形態
15.1.3 應用體系結構及其演化
15.1.4 應用體系結構與程序結構
15.2 應用的基本構造方法
15.2.1 建模概述
15.2.2 面向功能的分析、設計與描述
15.2.3 面向對象的分析、設計與描述
15.2.4 模式在應用構造中的使用
第16章 基本應用模式及其建構
16.1 模式的描述
16.2 基本應用模式及其建構
16.3 模式及其建構思想的認識
第17章 案例解析
17.1 概述
17.2 案例說明
17.3 程序構造基本模型及軟件體系結構
17.4 程序結構
17.5 數據庫設計
17.6 程序解析
17.7 總結
附錄元集成開發環境:eclipse及其基本使用
f.1 概述
f.2 下栽
f.3 安裝
f.4 啟動ec1 ipse
f.5 使用ec1 ipse開發程序
f.6 myec1 ifjse簡介
f.6.1 概述
f.6.2 安裝
f.6.3 myec1 ipse基本使用
參考文獻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