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43249
- 條形碼:9787122243249 ; 978-7-122-2432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二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教材。內容包括有關互換性、標準和優先數的介紹、孔軸 結合的極限與配合、測量技術基礎及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幾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常用標準件的互換性、漸開線圓柱齒輪傳 動的互換性和實驗指導。 本書教學性強,內容注重系統性、實用性,采用了*新頒布的國家標準。每章均配有思考題與習題。 本書適于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以及各相關專業的教與學使用,也可作為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素質的培訓教材,還可供 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工藝、標準化和計量測試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與參考。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教材。內容包括有關互換性、標準和優先數的介紹、孔軸 結合的極限與配合、測量技術基礎及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幾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常用標準件的互換性、漸開線圓柱齒輪傳 動的互換性和實驗指導。 本書教學性強,內容注重系統性、實用性,采用了*新頒布的國家標準。每章均配有思考題與習題。 本書適于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以及各相關專業的教與學使用,也可作為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素質的培訓教材,還可供 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工藝、標準化和計量測試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與參考。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二版 目錄
緒論
思考題與習題
第1章 孔軸結合的極限與配合
1.1基本術語及定義
1.1.1有關尺寸的術語及定義
(gb/t 1800.1-2009)
1.1.2有關公差與偏差的術語及定義
(gb/t 1800.1-2009)
1.1.3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
(gb/t 1800.1-2009)
1.2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
1.2.1標準公差系列
1.2.2基本偏差系列
1.2.3公差帶與配合的國家標準
1.3極限與配合的選擇
1.3.1基準制的選擇
1.3.2公差等級的選擇
1.3.3配合的選用
1.4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測量技術基礎及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
2.1測量技術的基礎知識
2.1.1測量的定義
2.1.2有關的常用術語
2.1.3尺寸的傳遞
2.1.4量塊的基本知識
2.2測量器具的分類及主要技術指標
2.2.1測量器具的分類
2.2.2測量器具的主要技術指標
(jjf 1001-1998)
2.3測量方法及測量技術的應用原則
2.3.1測量方法的分類
2.3.2測量技術的基本原則
2.4測量誤差及數據處理
2.4.1測量誤差的概述
2.4.2隨機誤差
2.4.3系統誤差
2.4.4粗大誤差的處理
2.5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
2.5.1用通用測量器具檢驗工件
(gb/t 3177-2009)
2.5.2用光滑極限量規檢驗工件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幾何公差
3.1概述
3.1.1幾何誤差產生的原因及對零件
使用性能的影響
3.1.2幾何公差的有關術語
3.1.3幾何公差的幾何特征及符號
3.1.4幾何公差代號和基準符號
3.2幾何公差的標注
3.2.1被測要素的標注
3.2.2基準要素的標注
3.2.3幾何公差標注示例
3.3幾何公差的公差帶
3.3.1形狀公差及公差帶
3.3.2方向公差及公差帶
3.3.3位置公差及公差帶
3.3.4跳動公差及公差帶
3.4公差原則
3.4.1有關術語及定義
3.4.2公差原則的相關內容
3.5幾何公差的選擇及未注幾何公差的規定
3.5.1幾何特征的選擇
3.5.2基準的選擇
3.5.3公差原則的選擇
3.5.4幾何公差的公差等級的選擇
3.5.5幾何公差的選擇方法與舉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表面粗糙度
4.1概述
4.1.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4.1.2表面粗糙度對機械零件使用
性能的影響
4.2表面粗糙度的評定
4.2.1有關基本術語
(gb/t 3505-2009)
4.2.2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
4.2.3表面粗糙度的數值規定
4.3表面粗糙度的選擇和標注
4.3.1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及數值
的選擇
4.3.2表面結構要求在圖樣上的標注
4.4表面粗糙度的測量簡介
4.4.1比較法
4.4.2光切法
4.4.3干涉法
4.4.4針描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常用標準件的互換性
5.1滾動軸承與孔軸結合的互換性
5.1.1滾動軸承的組成和形式
5.1.2滾動軸承的精度等級及應用
5.1.3滾動軸承與軸頸、外殼孔的配
合特點及選擇
5.2螺紋連接的互換性
5.2.1概述
5.2.2螺紋幾何參數公差原則的選用
5.2.3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5.2.4普通螺紋的檢測
5.3平鍵和花鍵連接的互換性
5.3.1概述
5.3.2平鍵連接的互換性
5.3.3花鍵連接的互換性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互換性
6.1概述
6.1.1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
6.1.2齒輪加工誤差的來源
6.2漸開線圓柱齒輪的精度制
6.2.1輪齒同側齒面偏差
6.2.2徑向綜合偏差
6.2.3徑向跳動
6.2.4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各項目的檢驗
6.3漸開線圓柱齒輪的精度標準及選用
6.3.1齒輪精度標準
6.3.2齒輪精度等級的選擇
6.3.3單個齒輪檢驗項目的確定
6.4齒輪坯精度及齒輪副誤差的檢驗項目
6.4.1齒輪坯精度
6.4.2齒輪副誤差的檢驗項目
6.5齒輪的精度設計
6.5.1齒輪精度設計方法及步驟
6.5.2齒輪精度設計舉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實驗指導
7.1光滑工件尺寸測量
7.1.1用比較儀測量光滑極限量規
7.1.2用內徑百分表測量內徑
7.1.3用臥式測長儀測量內徑
7.2幾何誤差測量
7.2.1用平面度檢查儀測量直線度誤差
7.2.2箱體方向、位置和跳動誤差測量
7.2.3圓跳動誤差測量
7.2.4平面度誤差測量
7.2.5圓度誤差測量
7.3表面粗糙度測量
7.3.1用光切顯微鏡測量表面粗糙度
7.3.2用電動輪廓儀測量表面粗糙度
7.3.3用干涉顯微鏡測量表面粗糙度
7.4圓柱螺紋測量
7.4.1用影像法測量外螺紋
7.4.2用三針法測量外螺紋中徑
7.5圓柱齒輪測量
7.5.1齒輪單個齒距偏差和齒距累積總偏差測量
7.5.2齒輪徑向跳動測量
7.5.3齒輪齒廓偏差測量
7.5.4齒輪徑向綜合偏差測量
7.5.5齒輪齒厚偏差測量
7.5.6齒輪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測量
7.6常用的測量器具
7.6.1游標卡尺
7.6.2外徑千分尺
7.6.3百分表
7.6.4萬能角度尺
參考文獻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二版 作者簡介
薛巖,山東建筑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要教學經歷:先后擔任了《建筑制圖》、《工程制圖與識圖》、《機械制圖》、《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公差配合》等課程的講授。 目前主要從事機類專業技術基礎課的教學及環保和節能設備的機械設計研究,主持《微泡式煙氣脫硫脫氮一體化裝置》橫向課題一項,獲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參與《微泡技術在部隊供暖工程中的研究應用》橫向課題一項,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8篇相關論文。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