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新中國路徑-以20世紀50-70年代的《紅樓夢》研究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55835
- 條形碼:9787561555835 ; 978-7-5615-558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新中國路徑-以20世紀50-70年代的《紅樓夢》研究為例 本書特色
本書由“紅學”觀“馬學”,在諸家批評流派交匯合流、爭斗碰擊的紅學發展歷程中觀察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新中國路徑,考察其如何面對舊傳統與新文學的雙重難題,考察其如何超越這兩大難題、確立自我、并*終在一個時期內成為絕對的文學批評立法,也考察其立法前后與兩大文化體系之間的交纏錯節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新中國路徑-以20世紀50-70年代的《紅樓夢》研究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由“紅學”觀“馬學”,在諸家批評流派交匯合流、爭斗碰擊的紅學發展歷程中觀察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新中國路徑,考察其如何面對舊傳統與新文學的雙重難題,考察其如何超越這兩大難題、確立自我、并*終在一個時期內成為絕對的文學批評立法,也考察其立法前后與兩大文化體系之間的交纏錯節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新中國路徑-以20世紀50-70年代的《紅樓夢》研究為例 目錄
一、風景與視角:由“紅學”觀“馬學”
二、舊傳統與新文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化的兩個難題
**章 紅學“舊時代”
一、新文化中的社會批評派紅學
二、國學風潮中的考證派“新紅學”
第二章 時代交替中的新說舊夢
一、馬克思主義與紅樓新說
二、俞平伯的新思舊想
第三章 明確、實用、理性:毛澤東的文藝思想
一、毛澤東的紅樓夢讀法
二、近代中國的實用主義史觀
三、毛澤東的“三位一體”思想
四、新中國的思想改造運動
第四章 紅學運動與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立法
一、李希凡、藍翎的紅學文章
二、批判文集與文學批評的三個律令
第五章 考證:人文學術與實用主義的矛盾
一、革命要求與“瑣碎考證”批判
二、“紅與專”討論背后的價值學
三、20世紀60年代的“考證逆流”
第六章 形象:新文學感性與馬克思主義理性的邊界
一、典型共名說:何其芳的堅持
二、詩人的寫作術
三、告別文學與拒絕自然
四、詩藝重談
五、形象:逃離馬克思主義理性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文人蔡元培的心史:《石頭記索隱》新談
附錄二 躓踣人與觀悲劇——王國維悲劇紅學探因
致謝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新中國路徑-以20世紀50-70年代的《紅樓夢》研究為例 作者簡介
陳榮陽,男,1980年12月生于福建省南安市。1997—2001年就學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2008—2010年就學于廈門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2010—2014年就學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2014年起任職于遵義師范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已在《文藝爭鳴》、《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蘭州學刊》等期刊發表論文十數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