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應對氣候變化研究的科學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03029
- 條形碼:9787302403029 ; 978-7-302-4030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對氣候變化研究的科學方法 本書特色
應對氣候變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正逐步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由于氣候變化的復雜性,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科學性、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政策措施研究正處于快速發展和不斷完善過程中,對該領域主要研究方法的梳理總結有利于推動該領域理論發展,并進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實踐工作的開展。本書從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主要環節入手,對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行了較系統的梳理和總結。主要內容包括氣候變化科學研究體系,氣候變化不確定性研究方法學,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研究,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政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與合作,低碳經濟發展評價的方法學等!稇獙夂蜃兓芯康目茖W方法/清華匯智文庫》的讀者對象為從事應對氣候變化有關工作或對應對氣候變化感興趣的人士,特別是有志于從事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領域研究的高校教師、研究生、科研人員及相關機構的決策者和工作者。
應對氣候變化研究的科學方法 內容簡介
應對氣候變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正逐步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由于氣候變化的復雜性,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科學性、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政策措施研究正處于快速發展和不斷完善過程中,對該領域主要研究方法的梳理總結有利于推動該領域理論發展,并進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實踐工作的開展。本書從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主要環節入手,對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行了較系統的梳理和總結。主要內容包括氣候變化科學研究體系,氣候變化不確定性研究方法學,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研究,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政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與合作,低碳經濟發展評價的方法學等。本書的讀者對象為從事應對氣候變化有關工作或對應對氣候變化感興趣的人士,特別是有志于從事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領域研究的高校教師、研究生、科研人員及相關機構的決策者和工作者。
應對氣候變化研究的科學方法 目錄
緒論
1.氣候變化的若干概念
2.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方法體系
第1章氣候變化科學研究體系
1.1氣候變化研究階段
1.1.1萌芽階段
1.1.2形成階段
1.1.3發展階段
1.2氣候變化研究學科體系
1.2.1自然科學
1.2.2社會科學
1.3本章小結
第2章氣候變化不確定性研究方法學
2.1概述
2.2不確定性的描述
2.2.1情景分析法的特點與框架
2.2.2氣候變化情景
2.2.3情景生成技術
2.2.4氣候變化研究情景設置
2.2.5研究結論不確定性描述
2.3不確定性的度量方法
2.3.1隨機數學方法
2.3.2模糊數學方法
2.3.3灰色系統方法
2.4不確定性具體評估技術
2.4.1蒙特卡洛模擬
2.4.2敏感性分析
2.4.3極值分析
2.4.4貝葉斯方法
2.5本章小結
第3章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研究
3.1氣候模擬
3.1.1全球氣候模式
3.1.2區域氣候模式
3.2自然系統影響評估方法
3.2.1趨勢外推法
3.2.2專家判斷法
3.2.3統計分析方法
3.2.4meta—analysis(整合分析)方法
3.3經濟社會系統影響評估方法
3.3.1微觀經濟學方法
3.3.2計量經濟學方法
3.4氣候變化脆弱性評估
3.4.1易損性/脆弱性成因
3.4.2定性評估方法
3.4.3定量評估方法
3.5本章小結
第4章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評估方法
4.1生命周期評價
4.1.1生命周期評價概述
4.1.2清單分析
4.1.3影響評價
4.2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4.2.1指標評價法
4.2.2評價指標中量的核算方法
4.2.3技術經濟評價法的案例分析
4.3本章小結
第5章減排成本與減排潛力評估
5.1減排成本評估
5.1.1減排成本的含義
5.1.2減排成本評估方法
5.1.3減排成本評估方法比較
5.1.4我國減排成本評估
5.2減排潛力評估
5.2.1減排潛力的含義
5.2.2減排潛力評估方法
5.2.3減排潛力評估方法比較
5.2.4我國減排潛力評估
5.3本章小結
第6章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選擇
6.1成本效益評價方法
6.1.1成本效益評價方法概述
6.1.2成本效益的界定與估算方法
6.1.3影響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評價結果的因素
6.1.4成本效益評價的局限性
6.2政策評估模型法
6.2.1自下而上模型
6.2.2自上而下模型
6.2.3混合模型
6.2.4綜合評估模型
6.3模型方法評價
6.3.1效用函數
6.3.2損失函數
6.3.3技術處理
6.3.4模型比較
6.4本章小結
第7章氣候變化協同效應分析方法
7.1氣候變化協同效應概述
7.1.1氣候變化協同效應的含義
7.1.2氣候變化協同效應研究問題識別
7.2協同效應評價標準
7.3氣候變化協同效應分析方法
7.3.1gains模型
7.3.2aim/cge模型
7.3.3leap模型
7.3.4aim—local模型
7.3.5坐標系分析法
7.3.6“拉網式”和“分類式”評價方法
7.4協同效應分析方法總結及評價
7.5本章小結
第8章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與合作
8.1公平與責任
8.1.1公平
8.1.2責任
8.1.3碳排放權分配
8.2貼現率影響與選取方法學
8.2.1貼現率內涵及其爭議
8.2.2貼現率的選取與貼現方式
8.2.3涉及貼現率的氣候變化模型
8.2.4模型比較
8.3氣候談判研究中的博弈論方法
8.3.1氣候談判中的博弈策略
8.3.2基于博弈的國際環境協議穩定性
8.4本章小結
第9章低碳經濟評價方法
9.1ekc曲線
9.2脫鉤分析方法
9.2.1脫鉤指數法
9.2.2基于完全分解技術的脫鉤分析方法
9.2.3ipat模型法
9.2.4差分回歸系數法
9.3碳排放驅動因素分解法
9.3.1對數平均權重分解法
9.3.2stirpat模型
9.3.3kaya模型
9.4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價
9.4.1評價方法
9.4.2賦權方法
9.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應對氣候變化研究的科學方法 作者簡介
焦建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現為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能源經濟與管理研究分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能源經濟、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研究領域涉及能源經濟復雜系統建模、能源與環境政策分析、金融工程、風險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聯合主持科技部創新方法專項一項,聯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一項,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類省部級科研項目、企業委托項目以及教研項目多項,作為主要完成者參與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發改委委托項目等若干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Applied Energy》、《Energy》、《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管理科學學報》等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2部,教材2部。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