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崔敬伯財政文叢-(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6513
- 條形碼:9787511726513 ; 978-7-5117-2651-3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崔敬伯財政文叢-(全三冊)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我國著名財政學家崔敬伯(1897-1988)先生文章有關財政、稅政方面的譯作、論文、評論等作品400多篇,寫就、發表于20世紀30—80年代,民國時期的約占80%。國內首次編輯出版,基本涵蓋了作者一生中的重要作品,是一份經典性的財稅文獻之作。書后附有一份精心編制的中外人名、專有名詞中外文索引文件,以及數百部參考文獻(外文為主)。 吳敬璉先生親子為本書寫序。 1854年中國發生的事,在1867年德國出版的《資本論》中就有記述,而且是在講貨幣理論時被提及。國內有人把這個中國人的名字“wan-mao-in”譯為“萬卯寅”,日本學者則譯為“王猛殷”。所幸有1930年以后崔敬伯、王思華、侯外廬、郭沫若、吳晗等人的考證,才讓這位有精深造詣卻不得志的清朝學者型官員“王茂蔭”的事跡得見天日。 讀崔敬伯文章,在那隨時穿插著英語、古代漢語和精巧譯文的字里行間徜徉,深刻的稅理,在這位文字高手的駕馭下,竟被賦予了鮮活、靈動、澄澈的美文元素,不能不讓你叫絕稱羨。
崔敬伯財政文叢-(全三冊) 內容簡介
1、吳敬璉作序、推薦 2、民國時期博學篤志、備受學林稱譽的我國著名財政學家崔敬伯先生的財稅文獻 3、**次完整輯錄、出版! 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的悼詞中稱他在舊社會:“從政十年,潔身自好,兩袖清風! 歷史學家范文瀾贊許他“出污泥而不染”。 陳云同志曾在中財委的一次會議上說,國民黨盡是貪官污吏,但也有例外,在座的崔敬伯就是一位。
崔敬伯財政文叢-(全三冊) 目錄
(1933-1988)目錄摘要
一九三零年之歐羅巴回顧與前瞻
大戰后各國國家財政的新趨勢
世界的財政與經濟
*近英國之地方財政
英國地方財政制度
資本主義末期的英國財政
蘇聯財政中的預算問題
美國預算制度與n. r. a.
羅馬衰亡之財政的原因
世界兩大財政類型的對比
財政觀之中華古國
經濟科學之現在的地位
現代稅制類型之檢討
現代租稅制度之構成與戰費負擔分配之決定
現代所得稅制之綜括的檢討
租稅原則之動態的檢討
租稅政策的歧途
所得稅實施問題
恐慌激化中之各國稅收問題
從“租稅國家”到“企業國家”
所得稅與現代生活
所得稅與應能負擔
所得稅與外僑
所得稅與租界
推行所得稅的人事問題
從間接稅到直接稅
勖直接稅處
釋直接稅
論直接稅
課征直接稅問題
直接稅與政治建設
直接稅與中國財政
直接稅與行政管理
直接稅之理想與實際
直接稅的人事制度
直接稅制度之樹立
論遺產稅原則及其實施
遺產稅應即實行
論開征遺產稅
遺產稅實施之商榷
今日起開征遺產稅
川康營業稅接辦及調整經過紀要
政治的根本問題
經濟改造與政治改造
民族意識中的農本思想
貪污的剝削與民族的前途
憲法與預算
制憲與財政監督
憲政實施與經濟建設
從財政看憲政
輿論與財政公開
輿論與財政
懲貪與養恥
釋暴富不祥
理財與養恥
掃除假賬運動
廉吏與濁世
嚴懲貪污整飭吏治
薄俸與貪污
公務員應加強保障
中國社會之癌
肅清貪污由官吏自覺始
財政剝削與農業循環
人材消長與均權政治
法幣在華北
再論法幣在華北
三論法幣在華北
四論法幣在華北
法幣在江南
再論法幣在江南
外匯波動中之法幣問題
戰時財政與法幣
以財政加強法幣
中日貨幣戰的現階段
再論法幣與國際
籌劃利用外資
國營與民營
獎勵外資與戰后經濟建設
利用外資的原則
泛論開放外匯市場案
論外匯變更暨廢止出口稅
可怕的入超
貿易自由之檢討
對外貿易應如何改革
當前工商業的危機
論游資
再論游資
逃資與外援
吸收游資的正道
吸收游資與公債政策
經濟改革要抓住豪資
改革幣制與穩定幣值
改革幣制與平衡財政
黃金與美鈔
黃金問題之檢討
脫軌的錢和力
論物價問題
物價與生活
凍結資金與物價
物價與貨幣
緊縮平論
緊縮平論補
平價的機會
物價問題的再檢討
財政與大眾
統制經濟的現實問題
保障人民財產所有權
物價問題及其對策
全面平價的實施
膨脹財政的窮途
經濟激流中之中間階層
取締黑市問題
財政經濟問題的癥結
改進所得稅制度擬議
印花稅的回顧與展望
新財政體系中的貨物稅
國家歲出理論分析
國民意志與國家財政
財政政策的根本義
財政部與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的過去及將來
稅法與稅人
財務人員如何訓練?
崔敬伯財政文叢-(全三冊) 相關資料
崔敬伯先生是我國著名財政學家……書中所論非常廣泛,涉及中西財政思想的分野源流,改進稅制、抑制通貨膨脹等方面的研討,其中有關財政與憲政、財政公開、打擊貪腐等方面的論述,都顯現出他的遠見卓識。
——吳敬璉
崔敬伯氏為國內有數之財政專家。
——《新民報晚刊》
中國稅收領域的著名專家……1937年,他還直接參與起草了中國的第一部《所得稅法》……在他出任財政部稅務總局副局長伊始,便著手籌備召開了全國稅務會議,會上制定了《全國稅收實施要則》,由此創建了新中國稅制體系。
——許毅(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
在我們整理稅史、研究改革的時候,回溯過去,總能想到崔老的業績。
——劉克城(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原局長)
崔敬伯財政文叢-(全三冊) 作者簡介
崔敬伯(1897-1988),1927年留學日本東京大學,1930年留學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1934年加入國立北平研究院(中科院前身),任院長秘書及財政主任。先后任燕京大學、北平大學、中法大學、中央大學、南京金陵大學,中央政治大學、湖南大學等教授或兼任教授。 1937年應蔣介石之邀,參加首屆廬山座談會,在100位知名人士中,做主題發言。1937年抗戰爆發,加入國民政府,直接參與起草中國第一部《所得稅法》,官至國民黨直接稅署副署長。 1948年和北平研究院史學組陳寅恪、文學組胡適一同評為北平研究院首屆學術會議會員(解放后稱學部委員,1994年后科學類稱院士)。 1948年辭去國民黨直接稅署副署長,以河北讀書人身份(3000名各界人士聯名推薦)參加全民直接選舉,競選民國立法院立法委員(當年4.61億人口,選出759名代表,合60萬選民選出一位)5月當選,10月辭職。應我黨早期創始人李達之邀請,赴湖南教書。 1949年是新中國最早任命的12名財經干部之一(中財委主任陳云、副主任薄一波和7名秘書,1名人行行長,2名稅務局長即李予昂、崔敬伯)。制定了《全國稅政實施要則》,確定14個稅種,創建新中國稅制體系。 1955-1958年,同時兼任中央財政干部學校副校長,同時兼任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1960年與王子英先生在中央財政金融學院首次開設“中國財政史”課程,并寫出講義。1963年,完成了《中國財政史》第二稿。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他被剝奪了工作權利,身心遭到嚴重摧殘,從1979年6月起,他擔任中央財政金融學院顧問、中國財政學會第1-3屆理事會理事或顧問、中國稅務學會顧問,1988年5月27日病逝,終年92歲。 早年受過日本大內兵衛,英國拉斯基、達爾頓,美國塞利格曼等財政經濟學名家的真傳,又有著扎實的國學根底,再加上后天的精誠努力,崔敬伯學貫中西而又融會貫通,其無論是文采、學問、素養、德行都堪稱楷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