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敘述和典型現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2111
- 條形碼:9787010142111 ; 978-7-01-01421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敘述和典型現象 本書特色
本書分四部分,一中國當代文學學科相關問題研究:集中討論了“中國當代文學學科史”的“發生發展”、“經典認知”、“文學史敘述”和“方法更移”等重要問題,凸顯了中國當代文學學科價值,促進了中國當代文學學科地位的確立。二是趙樹理與“山藥蛋派”研究:所闡述的“趙樹理與現代農民文化變遷”的關系、“山藥蛋派審美”的文化價值和美學特征、趙樹理的知識分子意義、趙樹理文學修辭行為的獨特性、趙樹理與革命現實主義文學的復雜關系、趙樹理所接受的儒家文化意識與其文化身份之間的隱秘關聯等觀點,被學術界認為直接推進了趙樹理研究的深化,成為這一領域的學術前沿標示。三是文學思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深入辨析了“文學思潮”的學科屬性、對象屬性和方法論屬性及其問題領域和價值意義;集中討論了文學思潮的概念歷史和命名思維、文學思潮的對象復雜性與方法的具體適用性、文學思潮的特性和文學思潮的功能與影響等理論問題;深入闡釋了“文學思潮”與“創作思潮”、“創作方法”、“文學流派”、“文學運動”、“文學風格”及其“文學時期”的復雜關系;在把“文學思潮”語境化和方法化的基礎上,有選擇地重點考察了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若干重要現象。上述論述具有前沿性和原創性。四是文學“修辭行為”與“修辭現象”研究:主要借鑒西方現代和后現代修辭學理論,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若干重要現象和重要作家的“修辭行為”進行細部剖析,試圖還原風格與語境的相互制約關系,為作家創新能力的評價,提供一種別樣的思考方式。
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敘述和典型現象 內容簡介
本書分四部分,一中國當代文學學科相關問題研究:集中討論了“中國當代文學學科史”的“發生發展”、“經典認知”、“文學史敘述”和“方法更移”等重要問題,凸顯了中國當代文學學科價值,促進了中國當代文學學科地位的確立。二是趙樹理與“山藥蛋派”研究:所闡述的“趙樹理與現代農民文化變遷”的關系、“山藥蛋派審美”的文化價值和美學特征、趙樹理的知識分子意義、趙樹理文學修辭行為的獨特性、趙樹理與革命現實主義文學的復雜關系、趙樹理所接受的儒家文化意識與其文化身份之間的隱秘關聯等觀點,被學術界認為直接推進了趙樹理研究的深化,成為這一領域的學術前沿標示。三是文學思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深入辨析了“文學思潮”的學科屬性、對象屬性和方法論屬性及其問題領域和價值意義;集中討論了文學思潮的概念歷史和命名思維、文學思潮的對象復雜性與方法的具體適用性、文學思潮的特性和文學思潮的功能與影響等理論問題;深入闡釋了“文學思潮”與“創作思潮”、“創作方法”、“文學流派”、“文學運動”、“文學風格”及其“文學時期”的復雜關系;在把“文學思潮”語境化和方法化的基礎上,有選擇地重點考察了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若干重要現象。上述論述具有前沿性和原創性。四是文學“修辭行為”與“修辭現象”研究:主要借鑒西方現代和后現代修辭學理論,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若干重要現象和重要作家的“修辭行為”進行細部剖析,試圖還原風格與語境的相互制約關系,為作家創新能力的評價,提供一種別樣的思考方式。
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敘述和典型現象 目錄
中國當代文學史學科相關問題研究
文學史寫作的思維方式辨析
文學史的“史料”“闡釋”“價值”
中國當代文學學科研究的四個問題
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發生”與“發展”
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民族文學”敘述問題
中國當代文學史與“民族文學”的價值敘述與可能
中國當代文學史視野中的“戲改”及其特殊性
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思潮”與描述——以“十七年文學”為例
中國當代文學史敘述變遷與“文革文學”
文學史“重寫”與“十七年”散文的評價起伏
趙樹理與“山藥蛋派”研究
趙樹理的“知識分子”意義
趙樹理身份定位與“中間人意識”
趙樹理與“十七年”現實主義文學之關系
趙樹理小說創作“修辭行為”研究之一
趙樹理小說創作“修辭行為”研究之二
趙樹理小說創作“修辭行為”研究之三
“趙樹理研究”的“世界格局”與“域外形象”
“山藥蛋審美”在解放區及中國當代文學中的價值意義
二十世紀“山藥蛋派”研究的幾個問題
文學思潮“理論”與“關系”研究
文學思潮的“問題”與“意義”
文學思潮的“概念歷史”與“方法性”
文學思潮的形態分析
文學思潮與文學流派
文學思潮與創作思潮
文學思潮與文學運動
文學思潮與創作方法
文學思潮“特性”之一
文學思潮“特性”之二
文學“修辭行為”與“修辭現象”研究
文學的“修辭行為”與“命名活動”
文學“修辭現象”研究之一——海外“華文詩歌”的抽樣釋讀
文學“修辭現象”研究之二——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的修辭行為
文學“修辭現象”研究之三——再讀“十七年”抗戰小說
后記
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敘述和典型現象 作者簡介
席揚,山西絳縣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點和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選擇與重構--新時期文學價值論》《知識分子心路歷程--中國現代散文名家新論》《藝術文化學:理論與實踐》《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史論》《多維整合與雅俗同構--趙樹理和“山藥蛋派”新論》《文學思潮:理論方法視野--兼論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若干問題》《中國當代文學30年觀察與筆記》等7部。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中國現代散文精品集萃鑒賞叢書》等8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0余萬宇。曾主持國家、省部級研究課題4項,先后4次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