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60131
- 條形碼:9787121260131 ; 978-7-121-2601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采用*新的國家標準,并以國家標準為指南,充實理論,加強應用,既滿足本、專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又適于作為工程技術參考書自學。 全書共分12章。除包括緒論、極限與配合及圓柱結合的互換性、測量技術基礎、幾何公差、表面結構、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滾動軸承的互換性、常用結合件(含鍵、圓錐、螺紋)的互換性與檢測、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互換性、尺寸鏈等10章基本內容外,考慮到公差設計與現代測量技術的*新發展,以及拓展讀者的視野,并照顧到各層次讀者的需要,又增加了計算機輔助公差設計和三坐標測量機簡介等兩章內容。前10章均附有習題和思考題。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2版)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機械類類專業基礎課教材。采用*新國家標準,配有課件。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2版) 目錄
第1章緒論
1.1互換性概述
1.1.1互換性的含義
1.1.2互換性的分類
1.1.3互換性的作用
1.2標準化與優先數
1.2.1標準化概述
1.2.2優先數系和優先數
1.3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簡介
1.3.1gps概述
1.3.2gps的體系結構
習題
第2章極限與配合及圓柱結合的互換性
2.1概述
2.2極限與配合的基本術語及定義
2.2.1孔和軸
2.2.2尺寸
2.2.3偏差與公差
2.2.4配合與基準制
2.3標準公差系列
2.3.1標準公差因子i
2.3.2公差等級
2.3.3基本尺寸分段
2.4基本偏差系列
2.4.1基本偏差及其代號
2.4.2軸基本偏差的標準化
2.4.3孔的基本偏差
2.5常用尺寸段公差帶與配合的標準化
2.6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2.6.1一般公差的概念
2.6.2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級和極限偏差
2.7公差與配合的選用
2.7.1基準制的選用
2.7.2公差等級的選用
2.7.3配合的選用
習題
思考題
第3章測量技術基礎
3.1概述
3.1.1技術測量概念
3.1.2尺寸傳遞
3.2測量器具與測量方法的分類及常用術語
3.2.1測量器具的分類
3.2.2測量方法的分類
3.2.3測量器具與測量方法的常用術語
3.3測量誤差與數據處理
3.3.1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
3.3.2測量精度
3.3.3隨機誤差
3.3.4系統誤差
3.3.5函數誤差
3.4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測量的基本原則
3.4.1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3.4.2測量技術中的基本原則
習題
思考題
第4章幾何公差
4.1幾何公差的分類及常用術語
4.1.1幾何公差的分類
4.1.2幾何要素
4.1.3公差帶
4.1.4基準
4.1.5理論正確尺寸
4.2幾何公差的標注
4.2.1幾何公差標注附加符號
4.2.2公差框格
4.2.3被測要素的標注
4.2.4公差帶的標注
4.2.5基準的標注
4.2.6附加標注
4.2.7限定性規定
4.2.8延伸公差帶
4.2.9*大實體要求和*小實體要求
4.2.10自由狀態下的要求
4.3幾何公差及公差帶
4.3.1形狀公差及公差帶
4.3.2線輪廓度公差與面輪廓度公差及公差帶
4.3.3方向公差及公差帶
4.3.4位置公差及公差帶
4.3.5跳動公差及公差帶
4.4公差原則
4.4.1與公差原則有關的術語和定義
4.4.2公差原則
4.5幾何公差的選用
4.5.1幾何公差項目的選擇
4.5.2幾何公差值的選擇
4.5.3未注幾何公差
4.5.4幾何公差應用舉例
4.6幾何誤差的檢測
4.6.1幾何誤差及其評定
4.6.2基準的建立和體現
4.6.3幾何誤差的檢測原則
4.6.4舉例
習題
思考題
第5章表面結構
5.1概述
5.1.1表面結構基本術語及定義
5.1.2表面結構幾何參數術語及定義
5.1.3表面輪廓評定參數
5.2表面粗糙度
5.2.1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的數值規定
5.2.2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的選用
5.2.3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值的選用原則
5.3表面波紋度
5.3.1表面波紋度評定參數及其數值規定
5.3.2加工方法與表面波紋度的關系
5.4表面結構的標注
5.4.1表面結構的圖形符號
5.4.2表面結構完整圖形符號的組成
5.4.3表面結構要求在圖樣和其他技術產品文件中的標注
5.5表面缺陷
5.5.1表面缺陷的一般術語與定義
5.5.2表面缺陷的特征及參數
5.5.3表面缺陷的類型
習題
思考題
第6章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
6.1尺寸誤檢的基本概念
6.2用普通計量器具測量工件
6.2.1驗收極限
6.2.2計量器具的選擇
6.3光滑極限量規
6.3.1概述
6.3.2量規公差帶
6.3.3量規設計
習題
思考題
第7章滾動軸承的互換性
7.1概述
7.2滾動軸承的公差等級
7.3滾動軸承內外徑公差帶及其特點
7.4滾動軸承與軸、殼體的配合及選用
7.4.1軸和殼體的尺寸公差帶
7.4.2軸承配合的選擇
7.4.3配合表面的幾何公差與表面粗糙度
習題
思考題
第8章常用結合件的互換性與檢測
8.1鍵結合的公差配合與檢測
8.1.1平鍵聯結的公差配合與檢測
8.1.2矩形花鍵聯結公差配合與檢測
8.2圓錐結合的公差配合與檢測
8.2.1錐度與錐角
8.2.2圓錐公差
8.2.3圓錐配合
8.2.4圓錐的檢測
8.3螺紋結合的公差配合與檢測
8.3.1螺紋的分類及使用要求
8.3.2螺紋的基本牙型及主要幾何參數
8.3.3螺紋幾何參數的公差原則應用
8.3.4普通螺紋的公差、配合及其選用
8.3.5機床絲杠、螺母公差
8.3.6螺紋的檢測
習題
思考題
第9章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互換性
9.1概述
9.1.1齒輪傳動的精度要求
9.1.2齒輪的加工誤差分析
9.2齒輪精度
9.2.1齒距精度
9.2.2齒廓精度
9.2.3齒向精度
9.2.4綜合精度
9.3齒輪副的安裝精度與側隙
9.3.1齒輪副的安裝精度
9.3.2齒輪副的配合
9.4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標準及應用
9.4.1漸開線圓柱齒輪的精度標準
9.4.2漸開線圓柱齒輪的精度設計及圖樣標注
習題
第10章尺寸鏈
10.1尺寸鏈的基本概念
10.2尺寸鏈的建立和計算
10.2.1裝配尺寸鏈的建立
10.2.2工藝尺寸鏈的建立
10.2.3尺寸鏈的計算
10.3保證裝配精度的其他方法
習題
第11章計算機輔助公差設計
11.1概述
11.1.1計算機輔助公差設計的意義
11.1.2計算機輔助公差設計的發展
11.1.3計算機輔助公差設計的基本概念
11.1.4計算機輔助公差設計的分類
11.2計算機輔助公差設計理論
11.2.1公差信息的表示
11.2.2公差并行設計
11.2.3工序公差設計
11.2.4其他的公差設計理論
第12章三坐標測量機簡介
12.1概述
12.1.1三維測量的作用與意義
12.1.2三坐標測量機的組成
12.1.3三坐標測量機的分類
12.2三坐標測量機的主機
12.2.1三坐標測量機的主體結構
12.2.2三坐標測量機的標尺系統
12.2.3三坐標測量機的其他機構與部件
12.3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頭
12.3.1測頭的功用與類型
12.3.2機械式測頭
12.3.3光學非接觸測頭
12.3.4電氣測頭
12.4三坐標測量機的軟件
12.4.1三坐標測量軟件的分類
12.4.2幾個重要概念
12.5三坐標測量機的應用
參考文獻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第2版) 作者簡介
龐學慧,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曾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或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防發明專利各1項;主編、參編教材專著5部;發表論文20多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