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字學綴言 本書特色
林志強所著的《字學綴言/六庵文庫》涉及一些個體漢字的具體研究、對研究著述的評論、繁簡溝通問題以及漢字與傳統文化的關系等。該書的主要特色是出土材料與傳世文獻互相印證、文字現象與文字理論互相發明、古文字與今文字互相溝通,史論結合,重視實證,語言平實,敘述簡潔,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字學綴言 內容簡介
《六庵文庫:字學綴言》主要收錄作者有關漢字學的研究論文,涉及甲骨文、金文、戰國秦漢文字和現代漢字有關問題的研究。漢字現象方面主要討論了“同象異字現象”“行廢現象”“訛變現象”和“字說現象”;漢字理論方面主要討論了原始思維與文字創造、漢字形義關系的動態結構、會意思維、漢字結構類型理論、漢語和漢字的關系、鄭樵的漢字生成理論等問題;卜辭專題方面主要研究了河岳卜辭和商代自然神崇拜的一些問題;漢碑文字方面主要探討了隸定古文和漢碑俗字;古本《尚書》方面主要利用新出材料對古本《尚書》文字現象進行疏釋,并探討了衛包改字問題;《文源》研究包括《文源》取材問題、“聲借”說以及《文源》具體條目的疏證。此外還涉及一些個體漢字的具體研究、對研究著述的評論、繁簡溝通問題以及漢字與傳統文化的關系等!读治膸欤鹤謱W綴言》的主要特色是出土材料與傳世文獻互相印證、文字現象與文字理論互相發明、古文字與今文字互相溝通,史論結合,重視實證,語言平實,敘述簡潔,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字學綴言 目錄
試說漢字初文的“同象異字”現象
漢字行廢現象瑣議
關于漢字的訛變現象
論“字說”現象
漢字理論探索
原始思維、原始藝術與漢字創造
略論動態的漢字形義關系
20世紀漢字結構類型理論的新發展——以“三書說”和“新六書說”為例
論傳抄古文的形態變化及相關問題
漢字理據的顯隱與漢字和漢語的內在關系
關于漢字發展方向的思考
鄭樵的漢字生成理論
卜辭專題研究
論卜辭河岳之神格
卜辭所見河岳神之地位
殷代河岳崇拜的衰落及其原因
卜辭所見殷人心目中的鬼神世界
福建南靖獲贈甲骨文初探
漢碑文字札記
漢碑隸體古文述略
漢碑俗字綴述
談談漢碑文字中的訛混現象
古本《尚書》檢說
新出材料與《尚書》文本的解讀
據古本《尚書》論衛包改字
古本《尚書》文字疏證(七則)
古本《尚書》特殊字形舉例
古本《尚書》特殊文字例說
古本《尚書》文字檢說
《文源》字學疏證
《文源》取材三題
試論林義光的“聲借”說
《文源》卷一選評
《文源》卷二選評
《文源》卷三選評
字林漫步心得
說“信”
“牽”字義證
字說三則
“貞鼎”、“貝鼎”、“則鼎”疏釋
《說文解字》省形省聲例證
字學著述選評
戰國玉石文字研究述評:
趙明誠、李清照與古文字學
鄭樵的文字學研究
《東觀余論》中的語言文字研究綴述
實證創新,超乎前人——評趙平安博士《隸變研究》
現實問題思考
立足現實,溝通繁簡
漢字知識的普及與傳統文化的繼承
走出誤區:談談漢字學知識的運用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字學綴言 節選
《六庵文庫:字學綴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要兒童接受抽象的道理顯然比較困難,比如教兒童記數,抽象的說明他們就不容易接受,而用手指、蘋果或其他具體事物進行類比,則會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兒童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感知活動從出生到一歲就開始了,而具體智力運算即邏輯的開端要到七至十一二歲,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大大遲于形象感受能力的發展。從原始藝術風格來看,法國、西班牙等地早期的巖畫風格基本上是寫實的,形象逼真,而晚于此時的地中海周圍的卡比新文化(Capsien Culture)類型,則明顯具有抽象化、程式化的風格。在雕塑、制陶等藝術類型中,同樣也可以看到它們風格上的這種變化。這種轉變是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但早期以形象思維為主導,后來則抽象思維逐漸發生了作用應該是這種轉變的思維方式方面的原因。抽象思維在線條藝術中的“抽象”作用對文字符號的*終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抽象思維對線條藝術的滲透使線條包蘊了更為豐富復雜的“意味”,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線條藝術,如西安半坡的人面圖案,抽象意味十足,它顯然不是對人面的如實描繪,它是由各種圖案組成的,其意義至今尚未十分明了,就是抽象排列組合的結果。使線條包蘊更為豐富的“意味”,對于用線條符號來表情達意這一手段的產生無疑是一個必要的基礎和前提。同時,抽象思維在文字形成的*后關頭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一種觀點認為,在某字產生以前,語言中關于這個字所代表的詞的義項都略具備,造字時只是選擇便于造字的義項進行造字。對語言中相同相關義項的排列、歸納和造字時如何選擇*佳造字方案,沒有抽象思維的能力是辦不到的!墩f文解字·敘》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其中所說的“知分理之可相別異”,就是一種抽象思維。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對“鳥獸蹄迒之跡”進行抽象概括、分門別類使之發生質的變化而形成文字! 】傊谠妓季S中,原始形象思維和原始抽象思維曾經有過一個極不平衡的階段,原始藝術曾以不同的風格體現了這兩種思維方式。文字符號,離不開形象思維的發達和線條藝術的成熟,但它的*終形成,則以抽象思維的成熟為其主觀條件! ∫陨鲜蔷驮妓季S、原始藝術的發展來看文字符號的*終形成。可以看出,直到文字符號真正產生為止,原始思維、原始藝術和文字符號三者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偠灾淖质窃妓季S、原始藝術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原始思維的發展是文字產生的心理基礎,原始藝術的成熟是文字產生的憑借手段;沒有思維的發展就想不出也造不出文字符號,沒有線條藝術的手段,文字符號也就無所憑依! *后,關于指事字和象形字的先后問題,因與本文所談內容有關,也附此作簡單討論!
字學綴言 作者簡介
林志強,1964年生,福建古田人。本科畢業于福建師大中文系,先后師從中山大學陳煒湛、曾憲通教授研習古文字,獲碩士、博士學位,F任福建師大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點帶頭人等。主要從事古代漢語和漢語文字學的教學和研究,出版《漢字的闡釋》《古本文字研究》《漢字源流》《字源》等(含合作),在《古文字研究》《古漢語研究》《中國文字學報》《中國文字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高校古委會項目1項,省社科項目3項,省級精品課程1項等?蒲谐晒@福建省社科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各2項,教學成果獲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特等獎和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第二負責人)等。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