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8-194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25682
- 條形碼:9787515325682 ; 978-7-5153-2568-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8-1945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 納粹屠猶事件被認為是人類屠殺史上一個十分獨特的事件,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經歷過如此殘暴的行徑,沒有任何民族經受過如此巨大的浩劫
★ 本書是有關納粹德國大肆屠殺歐洲猶太人的歷史力作,獲德國萊比錫書籍博覽會獎、德國書市和平獎、美國《紐約時報》年度優秀圖書等獎項
★ 歷史學家弗里德蘭德爾以十分嚴謹的態度撰寫納粹屠猶歷史,可以說是用鐵的事實記錄了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歷史,書中大量使用了“原初敘事”資料,實現了歷史著作在記錄歷史時可能達到的高度和深度
該書堪稱是有關納粹德國大肆屠殺歐洲猶太人的歷史力作,以其超凡的表現力和生動的筆觸將那一段歷史描繪得如同一部小說,可以預見這將是一部歷久彌新的杰作。
——《紐約時報》
索爾·弗萊德蘭德爾對大屠殺的歷史巨著就是一項研究,富含擲地有聲的真知灼見,同時不乏審慎的治學態度。然而,它還在向世人鮮明昭示:納粹主義所表現出的瘋狂不亞于其殘酷。
——《新聞周刊》
《滅絕的年代》是近年來zui為重要的歷史巨制,與勞爾·希爾伯格、路西·道維多維茨以及勒尼·亞西爾等人的作品不分伯仲,應該說它是對人類zui黑暗的主題所做的一項zui精致、zui全面的研究。
——《新共和》雜志
《滅絕的年代》將普通的男人、女人、孩子們的哀號和哭泣跟希特勒及其嗜血成性、惡迷心竅的黨羽和諸多幫兇之帶有虐待狂傾向的妖言惑眾并置一爐,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些故事通過目擊者(若非其親眼所見,實在難以置信)逼真的回憶被作者編織在一起,宛若一幅掛毯,栩栩如生(此處或許用‘死’更確切)。
——《華盛頓時報》
在該書中,作者對猶太人所遭受的戰爭作了廣角度的審視,對納粹的行為作了細致考察,同時,他還將大劫難置于歐洲政治和種族歧視的更廣闊的語境下加以衡量。通過大量引用猶太人所寫的日記,作者對害及數百萬人的大悲劇所做的展示,簡直呼之欲出。
——《書目雜志》
20世紀對于猶太民族而言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世紀,特別是1933年以來,隨著希特勒登上德國的政治舞臺,一場以猶太民族為主要迫害對象的歷史大屠殺便拉開了序幕,以納粹德國為首的反猶主義罪惡勢力把對猶太人的迫害和屠殺推向極端。從1933年至1945年的12年間,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達600萬,其中僅兒童就超過100萬。被屠殺的猶太人數占當時全世界猶太人總人口的1/3以上。而在歐洲,平均每7個猶太人中就有5個遭殺害。
納粹屠猶事件被認為是人類屠殺史上一個十分獨特的事件,不同于歷史上發生過的任何一場大屠殺。其特征主要在于它是一場當權者利用手中的權力、掌握的國家機器,以及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一個生活在其中(和其外)的民族——猶太人——整體實施有組織、有計劃的大規模迫害和屠殺。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經歷過如此殘暴的行徑,沒有任何民族經受過如此巨大的浩劫。
《滅絕的年代》中大量使用了“原初敘事”資料,即大量來自原始日記、信件、聲明、目擊者證言和那個時代的其他文件的內容,并在寫作過程中把歷史學家的敘事與受害者和幸存者的敘事糅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了歷史著作在記錄歷史時可能達到的高度和深度。作為歷史學家,弗里德蘭德爾以十分嚴謹的態度撰寫納粹屠猶歷史,可以說是用鐵的事實記錄了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歷史。
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8-1945 內容簡介
德國種族滅絕政策導致歐洲六百萬猶太人被害,而該聳人聽聞的政策之所以能夠執行的原因不一而足,包括當地政府和警察部門的助紂為虐,民眾,尤其是其政治領袖和宗教領袖所表現出的被動性。同時應受咎責的還有被害者自己由于懷有茍延殘喘、逃脫魔爪的僥幸,而往往顯得逆來順受。《滅絕的年代》索爾?弗里德蘭德爾關于納粹德國與猶太人所做的一項重大歷史研究的結晶,該書探討了各種因素如何交織在一起鑄成了那起現代***系統、又*持久的種族屠殺悲劇。這本書堪稱獨步的著作,通過大量文件資料,并借助于許許多多的日記、信函、還有回憶錄等資料,明確地為讀者再現了那場浩劫的真實情況。
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8-1945 目錄
致謝
引言
**部分:恐怖(1939年秋-1941年夏)
**節:1939年秋-1940年5月
第二節:1940年5月-1940年12月
第三節:1940年12月-1941年6月
第二部分:大屠殺(1941年夏-1942年夏)
第四節:1941年6月-1941年9月
第五節:1941年9月-1941年12月
第六節:1941年12月-1942年7月
第三部分:浩劫(1942年夏-1945年春)
第七節:1942年7月-1943年3月
第八節:1943年3月-1943年10月
第九節:1943年10月-1944年3月
第十節:1944年3月-1945年5月
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8-1945 節選
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8-1945 作者簡介
索爾·弗里德蘭德爾,出生于布拉格,1939年逃往法國,1948年移居以色列。他現在在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講授歷史。
1997年,索爾·弗里德蘭德爾的《迫害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3-1939》出版發行,這是他的兩卷歷史著作《納粹德國與猶太人》的第一卷。他在前言中說,他的意圖是“從歷史角度真實記錄大屠殺,把兇手實施的政策、周圍社會的態度和受害者的世界放在一個完整的框架里”。弗里德蘭德爾的第二卷《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9-1945》也是一樣。這本書如今已經成為記述納粹德國大規模謀殺歐洲猶太人的權*歷史著作。
2007年,《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9-1945》獲得德國萊比錫書籍博覽會獎。同年,他憑借該書和對納粹歷史的研究獲得德國書市和平獎。
2008年4月7日,索爾·弗里德蘭德爾憑借《滅絕的年代:納粹德國與猶太人,1939-1945》獲得普利策一般非虛構類文學獎。
- 主題:
在此書之前,還有一本迫害的年代,兩本書都可以說實打實的,猶如兩塊磚石一樣,把那些活生生的,血腥的歷史拍向讀者,就像張純如先生的南京大屠殺一書,讀來令人寒冷…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