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外婆的秘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56683
- 條形碼:9787514156683 ; 978-7-5141-566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外婆的秘訣 本書特色
《外婆的秘訣》這本散文集由正文的9個專輯和后記組成,其中9個專輯的小標題暫定為:“清澈的日子”,“此間可歇”,“每一次懷想”,“那些人,那些事”,“留在筆尖的歲月”,“仰望斑斕的虎”,“影像與寫實”,“閱讀與感嘆”,“*小的思想”。本散文集選擇了作者近10余年來的一部分散文作品,約50余篇,多是對祖國山川風物的贊嘆,對生活世像的思考,對美好情愫的敬意。其中,有作者常克來自生活的一些感悟,那些意境是歲月結出的芳華。
外婆的秘訣 內容簡介
《外婆的秘訣》由正文的9個專輯和后記組成,其中9個專輯的小標題暫定為:“清澈的日子”,“每一次懷想”,“留在筆尖的歲月”,“此間可歇”,“那些人、那些事”,“閱讀與感嘆”,“猶如散文的世像重建”,“仰望斑斕的虎”,“*小的思想”。本散文集選擇了作者近10余年來的一部分散文作品,約50余篇,多是對祖國山川風物的贊嘆,對生活世像的思考,對美好情愫的敬意。其中,有作者來自生活的一些感悟,那些意境是歲月結出的芳華。
外婆的秘訣 目錄
外婆的秘訣
那座小橋
父親的山峰、小河和暴雨
父親的時尚
母親的嘮叨
大哥
外甥女的鄉村小學
我在羅布泊迷路
比峨眉山更高的風
那些梧桐、黃桷、苦楝子樹
此間可歇
谷粒
山峰那惺忪的眼
難娶美人歸
蹣跚之美
深山有多深
桃樹一枝亦靜美
試著去發呆
不掛窗簾
相擁朦朧
賣報夫妻
那夜雪花飛
小河邊的寶馬
此間可歇
每一次懷想
冬峽
長壽湖遐想
野食之美
尋找長城
*想去的老街
梨花將軍
想抱緊白沙不走
銅梁:一座膜拜英雄的城市
我在黔江,你在哪里
被打濕的喀斯特
橋神
那些人,那些事
奇印
李排長逸事
小善如楓
畫癡
老兵楊德華們
丁哥其人
雪梅印象
永不消逝的情懷
留在筆尖的歲月
漂亮的西裝
回聲(外一首)
北海覓珠
鼠年:趣說老鼠的靈氣
仰望斑斕的虎
雪寶山尋虎
當大雪洶涌如虎嘯
猛虎躍過的山林
聽英雄講述蒼穹
大僚壩:誰與爭鋒的王者氣象
影像與寫實
追雪
*小的思想
李賀、秋雨及秋雨先生
過度浪漫有毒
今天啄米了沒有
男兒有累不輕談
名人、專家、話語權
且來一試——也說巴蔓子騎馬
成語新解三題
怕看白大褂
碼頭文化可以休矣
閱讀與感嘆
想象中的仙境——女作家蒙和平散文集《相伴一河水》風格淺析
噴薄激情——作家孫善齊先生散文集《三峽星空》析略
才情駿爽淵雅淡逸——老作家姚益強先生新著《南城軼事》藝術成就析評
大地的厚度——讀作家韓子渝新著《諦聽大地》一得
輕松調侃智巧——作家吳昊的雜文特色偶得
敘述之美——攝影散文《影隨心動》的敘述特色小議
用心行醫的青年名醫
一枝散淡的巴茅草——晚唐詩人李遠其人其詩讀后雜感
后記
外婆的秘訣 節選
《外婆的秘訣》: 父親的山峰、小河和暴雨 那晚坐大巴從外地回來,快到小區,夜幕沉如濃墨,先是看到豆粒樣的雨點漸漸在窗外斜飛,臨座的窗玻因此畢剝作響。輪到車站靠攏了,雨勢卻突然洶涌,變成了傾盆如注,眼前頓時混沌不清。把褲腳朝上一捋,我逃也似的下車一陣狂奔,然后靠在一家路邊超市的檐下躲避。 柏油路此時正成小溪狀呼嘯,“噼噼啪啪”發出沖浪似的駭響,幾位跟我一樣的歸客,在路上抱頭鼠竄。 觸景生情,忽然想到30多年前的另一場暴雨。那是在盛夏。當時,我才八歲,正跟著父親一步一步的在半山腰上蛇行。那座山的名字叫南山,距離我們家有十多里地。山坡上,到處都是蒼翠的馬尾松,景致壯觀。 跟著父親爬山涉水,是為了釣魚。 山后背坡的灌木叢下,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河水又亮又綠,流淌得非常悠緩,水中有天然生長的各種魚類,尤其是黃鯽魚和胡子鯰。釣一天下來,一般總有三五斤的收獲,可以過大節似的改善一回。 天剛蒙蒙亮,我們便步行出發。提著長長的魚竿,背著巴簍,頭頂晨光熹微,沿著寂靜的閶巷和土石公路疾走。那時候的娃兒,出門多是打赤腳,父親便不時叮囑我,不要踩著碎玻璃或硬石子,以免傷了腳板,說完便不再作聲。 父親有心事。 頭天晚上,就斷斷續續聽見父親一直在跟母親低聲談工廠里頭的事情。父親多少有點唉聲嘆氣,母親卻鼓勵他眼睛看遠一點,說:心中無冷病,不怕胃燒心。 原來,白天又有人給父親貼大字報,憤怒聲討他這個所謂只專不紅的反動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有個造反派的頭頭還單獨找母親談話,要她跟父親離婚,以此劃清界限。母親回答說,他是好人是壞人我心頭有數,該劃清界限的時候自然會劃清界限。母親隨后悄悄對父親說:把頭抬起來,大膽的去看看那些大字報。人家寫得對的,就改正缺點;沒影的事,左耳聽完右耳朵就出去。你當這個工程師,為廠里搞了那么多發明創造,我啷個會跟你離婚? 第二天正好是個禮拜天。母親對父親說,明天你去釣魚,把四娃兒也帶去。山里頭空氣好,就當清閑一回。 父親釣魚的時候,神情慢慢專注起來。 “娃兒,眼睛盯緊浮標。它只輕輕抖兩下,就莫動。看它朝水面一沉,你就拉竿。聽清楚沒有?”父親坐在草叢中,一面看好他的魚竿,一面又囑咐我。 我點頭,“嗯”了一聲,不再東張西望去瞎猜,叢林中會不會突然鉆出來一只老虎。手握父親專門替我削制的小魚竿,我心里頭快活得不得了。 陽光熾熱起來,穿過樹林的枝葉,照得人額上泌出汗珠。魚鱗草、綠針葉和閃著亮光的松枝悄悄蒸發出一種潮熱的氣味。天氣悶得有點怪。我取出玻璃瓶,喝了口自帶的開水。 忽然,我看到魚竿的浮標顫了兩下,然后疾速朝下一拽。咬鉤了!我屏住呼吸,將魚竿猛地朝上一揚—_Ⅱ阿哈,一條足有半斤重的胡子鯰! 父親高興得“嘿嘿”直笑。 很長時間沒有聽見父親如此舒暢的笑。 吃完了隨身帶來的幾個冷饅頭,下午才3點過鐘,父親看看天色,對我說:娃兒,巴簍頭的魚都快3斤了。這天氣有點怪,走,我們回去。 正大汗淋漓地朝山下趕路,忽見天色幽黯下來,剛才還瞀盛得射眼的太陽隱入云層。風驟起,緊接著,一場暴雨說來就來,“嘩嘩啦啦”,漫山遍野都是沉重的風聲和雨聲,那情景猶如干軍壓頂。我有些驚惶,父親一把將我攬入懷中,說:“不要怕,娃兒。”說著從挎包里取出兩張塑料薄膜,一人一張披上,然后牽著我的小手,迎風冒雨,一步步繼續朝山下趕路。父親鼓勵我說:“頂過去就好了,再說,這山上也沒法躲雨。” 那場暴雨一直下了很久。 再一次聽到父親燦爛的笑聲,那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父親開始受到器重,不僅入了黨,還被評為市級勞動模范。那個春天的周末,母親領著我們幾姊妹,專門趕到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一面又長又寬的壁墻上,懸掛著全市幾十位勞模的彩色照片。父親的照片也在其中。他那陽光下的微笑令我終生難忘。 父親是個極嚴謹的人,精于機械設計制造和電器維修。憑經驗,他可以獨立設計出一臺完美的機床,他可以在領導要求的工期內,準確地完成一次工程施工任務。他的弱點是不善招呼應酬,幾乎不懂社會交際,一生耿直,憨厚得從來不會拐彎。當年母親一句“心中無冷病,不怕胃燒心”,伴他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還有南山上的馬尾松,那些青翠的丘壑和風骨峭峻的山峰。高山上叢林幽深,曾經給了他無數次垂釣的靜謐,那個年代,那是他唯一的樂趣。 父親十多年前便退休了,兒孫滿堂,跟母親過得悠悠樂樂的。閑來無事,便給一些好學的年輕人講解他經年累積的機械知識,哪家彩電出了問題,他手到病除,日子倒也毫不枯燥,有條不紊。 有一天回家,滿頭白發的父親忽然喃喃地對我說,要是還能爬山,我真想再到南山上走一趟,風景綠油油的,釣魚又清靜,是個好地方。 我對父親說:想釣魚,那還不簡單?坐的士,打空手,幾十分鐘就到了附近鄉下的承包魚塘。魚竿魚食都興租來用,閉著眼睛也能十斤八斤的滿載而歸,又輕松又過癮。 于是陪著父親,到魚塘去釣了幾回魚。父親說,這釣法,太容易了,反倒欠點滋味。看來,父親始終無法忘記南山的峰林,無法忘記山坡下那條清寂的小河,那是他刻骨銘心的一段人生痕印。翻山越嶺,還要迎受暴雨,但終于挺過來了。 而眼前的大雨越下越大,沒有收斂的意思。 我不再躲避,深深吸一口氣,大步沖向雨中。 2002年10月 ……
外婆的秘訣 作者簡介
常克,男,本名熊克儉,出生于1960年4月,號放虎谷主人,重慶作家、工筆虎畫家,媒體人,重慶市散文學會副秘書長,重慶市巴渝文化研究院副秘書長。1982年起發表文學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三張臉》、中篇小說《羅布泊的槍聲》、短篇小說《老虎來了》等。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