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元代儒學教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53895
- 條形碼:9787516153895 ; 978-7-5161-538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代儒學教化研究 本書特色
張延昭編著的《元代儒學教化研究》主要考察程 朱理學作為后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官方意識形態,在元 朝成為占據教化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并逐漸向民間傳 播、從而對13世紀以后的中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的 過程。元代儒士是儒學教化的主體。在元朝,少數儒 士獲得進入元朝政府內部,參與元朝統治,他們使元 朝統治者接受以理學為中心的“漢法”,使理學獲得 官方意識形態的地位;絕大多數儒士失去了仕進的途 徑,多以著述、教授為業,使理學倫理逐漸滲入到普 通民眾的日常行為之中。與此相對應,普通民眾是教 化的客體,特別是婦女、兒童。書稿*后以元代江西 行省的金溪縣為案例,詳細分析了金溪儒學教化的具 體情況,以說明元代儒學教化在這個江南縣域中所產 生的效應。
元代儒學教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考察程朱理學作為后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官方意識形態,在元朝成為占據教化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并逐漸向民間傳播、從而對13世紀以后的中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的過程。元代儒士是儒學教化的主體。在元朝,少數儒士獲得進入元朝政府內部,參與元朝統治,他們使元朝統治者接受以理學為中心的“漢法”,使理學獲得官方意識形態的地位;絕大多數儒士失去了仕進的途徑,多以著述、教授為業,使理學倫理逐漸滲入到普通民眾的日常行為之中。與此相對應,普通民眾是教化的客體,特別是婦女、兒童。書稿*后以元代江西行省的金溪縣為案例,詳細分析了金溪儒學教化的具體情況,以說明元代儒學教化在這個江南縣域中所產生的效應。
元代儒學教化研究 目錄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路徑
第四節 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顧
第五節 元代教化概述
第六節 本書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元代社會狀況與理學教化主導地位的確立
**節 元代社會特色與儒士的實際社會地位
第二節 元代理學教化主導地位的*終確立
第三章 元代儒學教化的政治制度層面
**節 元代法律與教化
第二節 元代循吏與教化
第四章 元代儒學教化的學校層面
**節 元代關于學校與教化關系的認識及學校的建設
第二節 元代官學與教化
第三節 元代書院與儒學教化
第四節 元代其他私學的教化實施
第五章 元代儒學教化的社會基層組織與文化層面
**節 元代宗族制度與教化
第二節 元代“社”制與教化
第三節 元代戲劇與教化
第六章 元代儒學教化的“主體”與“客體”分析及個案研究
**節 元代社會教化的“主客體”分析
第二節 元代儒學教化典型個案——江西金溪縣的儒學教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元代儒學教化研究 作者簡介
張延昭,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現為鄭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教育史、特殊教育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獨著(參編)專著兩部,參與省級以上課題3項。在《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基礎教育》《教育學術月刊》等核心刊物發表文章20余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