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吾廬春秋-杜氏溯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919221
- 條形碼:9787564919221 ; 978-7-5649-1922-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吾廬春秋-杜氏溯源 本書特色
杜甫第三十九代孫杜填倉先生為了搞清楚杜氏家族的來龍去脈,對杜氏姓氏源流和杜甫的世系研究下了多年工夫。《吾廬春秋:杜氏溯源》是杜甫第三十九代孫杜填倉先生多年考察研究所得,書中對杜氏幾位祖先,即鼻祖杜康、遠祖帝堯、始祖杜伯、源祖預公、審言公、甫公、倉厫公進行了系統研究和整理,對杜氏的源流進行了詳細的考證。
吾廬春秋-杜氏溯源 內容簡介
《吾廬春秋:杜氏溯源》在杜甫世系的基礎上,對杜氏的源流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從周代的杜氏始祖杜伯開始,到民國時代杜甫的三十六世孫、杜伯的七十二代孫——兩千六百多年的杜氏家族世系,進行了細致的研究。這是杜氏族譜研究的一個大工程,由杜填倉先生一人完成,命名為《吾廬春秋:杜氏溯源》,這不僅是對杜甫研究的突出貢獻,也是對中國族譜文化的大貢獻。
吾廬春秋-杜氏溯源 目錄
序二:杜姓世系源流考
自序
鼻祖杜康
附:汝陽杜康村杜康泉七彩蝦
遠祖帝堯
附:《史記·五帝本紀·帝堯紀》
始祖杜伯
附:《東周列國志》**回
源祖預公
附一:《晉書·杜預傳》
附二:自始祖伯公至二十五世祖預公杜氏世系表
審言公
附一:陳子昂《送吉州杜司戶審言序》
附二: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
附三:關于審言公恃才傲物問題
附四:審言公詩《全唐詩》卷六十二
甫公
附一:《舊唐書·杜甫傳》
附二:《新唐書·杜甫傳》
附三:《唐才子傳·杜甫傳》
附四:從預公至甫公世系考
附五:從預公至甫公世系綱
附六:“詩史”內蘊涵著杜氏淵源
倉、厥公
附一:甫公至倉、厥公世系表
附二:倉、厥祖世系表
附三:禹州支系九君九臣
附錄
杜氏族歌
祭祖大典祭文
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譯文)
杜氏宗祠楹聯和圖騰
河南省新密市福壽堂杜氏宗祠簡介
后記
吾廬春秋-杜氏溯源 節選
《吾廬春秋:杜氏溯源》: “天下杜姓源杜康”,杜康是天下杜姓公認的鼻祖。相傳杜康是軒轅黃帝時杜氏部落的首領,被黃帝封為佐臣,專門掌管糧食。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記載,并注為“黃帝時人”。《酒誥》中也記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因其創造釀酒之術,被后人稱為酒祖、酒圣。在杜康之前,時人所飲之“酒”,實際上多是“湯液醪醴”之類的含酒精果米的發酵物,遠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酒。杜康所造秫酒的出現,是遠古人類飲食文明和原始社會科技進步的重要標志。 關于杜康造酒,歷史文獻多有記載。張華《博物志》云:“杜康作酒。”顧野王《玉篇》云:“酒,杜康所作。”李瀚《蒙求》云:“杜康造酒,倉頡制字。”在今天,白水縣杜康村存有杜康廟。相傳,杜康廟始建于東漢年間,由光武皇帝賜建。《大元大一統志·卷三百八十三》載:“杜康廟,伊闕舊縣東南三十里處。”《大元大一統志》是元朝官修的地理總志,是中國古代*大的一部輿地書。據《中國歷史地圖冊·陜西都畿道地圖》記載,當時的伊闕舊縣東南三十里處,正是今天白水縣杜康村的杜康造酒遺址。 明馮時化《酒史》載:“杜康作酒,酉日死。”故,后人選擇了每年立春后的**個酉日(后確定為三月初三)作為杜康神的忌日.,焚香祭拜,香火連綿至今。 杜康受到無數后人的景仰。唐代著名詩人王績有《祭杜康新廟文》,稱頌杜康造酒是古代文明的重大進步,其辭日:“兩儀判辟,萬象森羅。都邑未建,鳥獸獨多。茹毛飲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靈未和。智哉先生,爰作甘醴。上配百牢,下主五齊。以宴以禱,為樽為洗。萬神以降,三獻成禮……我瞻前說,功高受賞。嗟嗟先生,其義可想。肇基曲蘗,先開祀饗。大禮斯備,群賢就養。敢依河曲,建爾靈祠。前臨極岸,卻就長磯。茅茨不剪,采椽不治。掃地而祭,神期享之。” 唐宋時期,一般的驛站也敬祀酒神杜康。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云:“江南有驛吏,以干事自任。 典郡者初至,吏白日:‘驛中已理,請一閱之。’刺史乃往。初見一室,署云《酒庫》。諸醞畢熟,其外畫一神。刺史問:‘何也?’答日:‘杜康。’”不僅酒坊和酒肆奉杜康為“酒神”,就連皇城內的光祿寺也敬奉杜康。元人馮夢祥《析津志·祠廟儀祭》記載:“杜康廟,在(京城)北城光祿寺內。居西偏,內有天師宮。奉禮部摞撥道士一人,在內提點看經,專一焚修香火。蓋為釀造御酒,每日于上位玉押槽內支酒一瓶,以供杜康。” 關于杜康造酒,有著美麗的傳說。遠古華夏族經過“神農氏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老農耕作”的原始農耕階段,發展到建立強大的部落聯盟,農耕技術不斷提高,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的黃帝時期。黃帝讓杜姓部落加盟,并封其首領杜康為佐臣,專門管理糧食生產。當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可是由于不懂如何科學地保存糧食,杜康依照習慣把大量的糧食儲存在山洞里,結果大多腐爛。黃帝聞知十分生氣,將其降職專責保管糧食,并說如果糧食再腐爛,就處死杜康。 到底采用什么保管方法,糧食才不會腐爛呢?杜康苦苦思索。有一天,杜康來到樹林里,發現幾棵大樹枯死,只剩下粗大的空心樹干。他想,樹洞里干燥,糧食應該不會壞掉的。于是,他號召大家把樹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樹一一掏空,將多余的糧食存儲在樹洞里。不料,過了兩年,樹洞里的糧食由于長期遭受風吹、日曬、雨淋,慢慢開始發酵。這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保管情況,突然發現在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杜康一時納悶:怎么一下子死了這么多野獸?他迷惑不解地走向前去,定睛一看,原來它們都活著,只不過在睡大覺,不久它們就醒來跑走了。他又發現一只山羊走到裝糧食的樹洞跟前,用舌頭舔那干枯的樹皮,不一會兒,便搖搖晃晃地離開了,可走了不遠,就躺倒在地上。杜康查看剛才被山羊用舌頭舔的樹皮,不禁大吃一驚。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幾條縫,由里往外不斷滲水。杜康這時才明白,野豬、山羊和兔子就是因為舔吃了這水才躺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聞這滲出來的水,只覺得特別清香,他不禁嘗了一下,盡管味道有點辣澀,但氣味特別濃香。他越嘗越想嘗,一連喝了好幾口。這時,只覺得頭暈目眩,身不由己地躺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