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7卷 第2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5967
- 條形碼:9787511725967 ; 978-7-5117-259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7卷 第2期 本書特色
本期收入的大多是第四屆“中英雙邊論壇”的專輯文章。主題為馬克思主義與烏托邦。這些文章,有的站在美學的高度概括和梳理了中國夢的三個維度及豐富內涵;有的把烏托邦的理念引向了宗教領域;有的論證了烏托邦精神既具有批判的理論性又具有實踐的意識形態性……另外,期刊還設有多維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西方美學理論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史研究、馬克思主義美學與當代審美批評等欄目,收入的文章內容十分豐富,涉及電影、小說和繪畫不同領域,力圖對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做出深刻解讀。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7卷 第2期 內容簡介
本期收入的大多是第四屆“中英雙邊論壇”的專輯文章。主題為馬克思主義與烏托邦。這些文章,有的站在美學的高度概括和梳理了中國夢的三個維度及豐富內涵;有的把烏托邦的理念引向了宗教領域;有的論證了烏托邦精神既具有批判的理論性又具有實踐的意識形態性……另外,期刊還設有多維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西方美學理論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史研究、馬克思主義美學與當代審美批評等欄目,收入的文章內容十分豐富,涉及電影、小說和繪畫不同領域,力圖對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做出深刻解讀。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7卷 第2期 目錄
第四屆中英雙邊論壇專輯
馬克思主義與烏托邦
王杰:
沒有夢想就沒有未來——論“中國夢”的美學維度及文學批評家的任務
[英]戴維·馬戈利斯:
馬克思主義與宗教——基督教與馬克思主義的對話(強東紅譯)
閏。
人類價值的衛士:還原一個真實的馬克思——論伊格爾頓的《馬克思
為什么是對的》
李志雄:
馬克思的烏托邦精神
祁志祥:
從空想共產主義到馬克思的共產主義
馬克思主義美學原理
勞承萬:
馬克思美學與藝術觀念之溯源與求真——“經濟學一哲學一人之‘主觀形式’”三聯式之人文價值與意義
陶國山:
論羅莎盧森堡的批判性文藝思想
吳亞南:
主體·藝術生產·異化——從馬克思需要理論視角看藝術生產
西方現代美學思潮
[斯洛文尼亞]阿列西:
審美先鋒派運動中的審美革命(張睿靖譯)
丁文俊:
神學革命與現代性爆破一論本雅明“1935年報告”的彌賽亞隱義
范永康:
“實在界”:齊澤克意識形態批判的新視角
張開焱:
敘事范式意識形態分析的洞見與問題——詹姆遜敘事政治學主符碼評析之三
王進:
從意識形態回歸文學修辭——評特里·伊格爾頓的首部詩論教材《如何讀詩》
藍國橋:
康德美學的現實走向
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史研究
王宏超:
中國的**次社會主義傳播熱潮——從1900年到1911年
劉中望:
外域資源與本土策略一瞿秋白與拉普文學理論關系研究
朱仁金:
從創作到翻譯:現代美學史上的“朱光潛現象”
陳世華:
民眾藝術論爭:社會問題還是藝術問題?
域外譯稿
[法]羅貝特·達米安:
普魯東與藝術哲學(趙靚譯)
[澳大利亞]查爾斯·吉布森:
文化經濟:成就、分歧與未來愿景(石甜譯)
學術訪談及專論
張蘊艷:
彌賽亞主義與千禧年愿景——邁克·桑德斯訪談
朱寧嘉:
從性別研究到馬克思主義研究——戴維·奧爾德森訪談
[英]戴維·奧爾德森:
“酷兒”文化的欲望閾限——重繪當代同性戀文化的疆域
(朱寧嘉譯)
馬克思主義美學與當代審美批評
尹慶紅:
建構“中國夢”的價值維度——以電影《中國合伙人》為例
金丹元、田承龍:
再現一代偉人的政治智慧——評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謝卓婷:
在場、建構與“他者”倫理——從人類學視角看紀錄片的“真實”
王真:
文化經濟時代的文學生產方式及其意義
姜輝、李石:
政治美學視域下的“文革”敘事——以《班主任》、《芙蓉鎮》和《棋王》為研究文本
王安莉:
傅抱石與“歷史畫”
王劍鋒:
中俄(蘇)油畫交流與新中國油畫史的發展
“津輝講壇”及其他
書評·綜述
張永祿:
精神堅守·現實情懷·方法拓展
——評王杰《現代審美問題:人類學的反思》
陳唏:
當代后經典敘事學之航標
——評尚必武《當代西方后經典敘事學研究》
李琳琳:
當代西方美學研究暨陸揚教授學術成果研討會綜述
何信玉:
現代性與“美的藝術”——“流動幻象:林同華紅學與書畫藝術研討會暨林同華書畫展開幕式”綜述
英文目錄
英文摘要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須知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格式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7卷 第2期 作者簡介
王杰,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兼中文系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歐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學與文化理論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主編。社會兼職包括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二、三屆委員,教育部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學科組專家,中華美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臺灣《戲劇評論》期刊編委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