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公共安全問題與公共安全感-基于上海市民公共安全感調查的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49713
- 條形碼:9787542649713 ; 978-7-5426-497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共安全問題與公共安全感-基于上海市民公共安全感調查的研究 本書特色
《公共安全問題與公共安全感(基于上海市民公共安全感調查的研究公共安全與危機管理)》圍繞公共安全和危機管理這個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對策研究。由于社會變遷進程的復雜性,叢書作者們的研究還具有學術探索性,所提出的一些學術觀點和對策方案還需要經過更多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希望本叢書的出版能夠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學術參考,為政府部門提供可行的對策思路,為廣大讀者提供有關公共安全和危機管理領域的基本知識,以推動本學科的發展。
公共安全問題與公共安全感-基于上海市民公共安全感調查的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選取基于認知和知識型風險所引起的、與民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受到公共管理能力影響較大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治安狀況、環境安全、公共衛生、消防安全與自然災害救災領域的安全感作為公共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并按這一體系內容對上海近三年市民公共安全感調查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據此有針對性地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對策建議與路徑選擇。
公共安全問題與公共安全感-基于上海市民公共安全感調查的研究 目錄
**章 新形勢下的公共安全問題和安全治理
**節 全球公共安全問題的演變
一、公共安全問題的演變
二、全球面臨的主要公共安全問題
第二節 新形勢下中國公共安全問題分析
一、中國公共安全風險源解析
二、中國主要公共安全問題及現狀分析
第二章 上海城市公共安全問題概述
**節 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現狀
一、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的優勢分析
二、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的特點
第二節 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的影響因素及分類
一、自然因素
二、社會因素
三、自然和社會交織的因素
四、上海市公共安全問題分類研究
第三節 上海市公共安全情況分析
一、自然災害
二、生態環境安全
三、社會安全
四、生產安全
五、公共衛生安全
六、食品安全
七、交通安全
八、消防安全
第三章 公共安全感研究綜述及概念界定
**節 安全感的內涵和外延
一、安全感的多維性
二、安全感是一種個體心理認知
三、與政府安全管理密切相關的安全感
四、安全感相關概念總結
五、公共安全感內涵和外延界定
第二節 公共安全感的測量與評價研究
一、國外公共安全感實證研究——以對犯罪恐懼的測量為主
二、國內公共安全感實證研究——以對治安安全感的測量為主
第三節 本章小結
一、對安全感概念的厘清
二、現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公共安全感理論研究
**節 跨學科的理論研究
一、人格、環境與安全感——心理學相關理論
二、風險與公共安全感——社會學相關理論
三、政府管理與公共安全感——公共安全管理學相關理論
四、公共安全感相關理論的簡單評述
第二節 公共安全感的形成:主觀安全和客觀安全的互動過程
一、安全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二、主觀安全——主體對客觀安全的心理認知
三、安全感的具體形成過程
第五章 公共安全感綜合指數及評價研究
**節 公共安全感評價研究相關理論
一、公共安全感綜合評價的目的和必要性
二、公共安全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三、指標權數的確定
四、綜合評價方法
第二節 公共安全感綜合指數評價研究
一、數據的收集和處理
二、具體計算思路
三、公共安全感評價的結果分析
四、與其他機構公眾安全感指數的比較
五、研究結論
第六章 公共安全感影響因素研究
**節 公共安全感單因素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調查方法和數據來源
三、研究方法
四、不同社會群體的安全感
五、其他影響因素研究
第二節 回歸分析模型及計算
一、分析模型的選擇
二、回歸模型變量設置
三、回歸結果分析
四、研究結論
第七章 公共安全感預警研究
**節 公共安全預警理論研究
一、預警和預警機制
二、安全預警的方法和模型
第二節 基于民意調查的安全感預警方法探索
一、借鑒于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的預警理論模型
二、基于模糊預測的預警數學模型
三、根據安全感預警系統的結論進行具體分析
四、根據安全感預警系統的綜合分析
五、研究結論
第八章 環境安全感、政府信任與風險治理
**節 鄰避效應視角下的環境安全感與政府信任度
一、背景
二、鄰避效應相關研究
第二節 鄰避效應產生的社會風險及其治理
一、鄰避效應與社會風險
二、實證研究
三、結論和建議
第九章 公共安全感與公共安全管理
**節 公共安全感對社會安全狀態的啟示
一、社會群體與公共安全感
二、客觀安全狀態與公共安全感
三、主觀認知與公共安全感
四、公共安全感與政府管理密切相關
五、公共安全感研究應進一步規范和加強
第二節 公共安全感研究對公共安全管理的啟示
一、重視社會建設,創造公平感
二、加強公共安全信息公開,提升信任感
三、加強安全社區建設,提升控制感
四、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增列公共安全感指標
五、完善公共安全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效率
六、積極開展公共安全感研究,完善安全學科建設
參考文獻
附錄 公共安全感調查方案
公共安全問題與公共安全感-基于上海市民公共安全感調查的研究 作者簡介
趙玲(1974-),女,管理學博士,上海海洋大學副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曾參與多項部級科研項目、國家海洋局及上海海洋局合作項目;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等各類期刊發表數十篇論文。研究方向:社會管理與社會政策。陳家華(1951-),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浦東一復旦社會發展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日本關西大學交流學者;英國阿布丁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地方政府和國外合作項目50余項;在各類雜志、論文集上發表論文40余篇。研究方向:社會管理與社會政策。王凱民(1986-),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人口、資源與環境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發展與公共政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