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兩地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88462
- 條形碼:9787203088462 ; 978-7-203-0884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地隨筆 本書特色
《兩地隨筆》的作者金德祥1986年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是我會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他是民建山西省委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委員,第六屆、第七屆常委,第八屆監委會副主委,民建中央“八大”代表。由于工作關系,我們彼此早已熟知。從大都市天津到黃土高坡上的鄉村,兩地生活的反差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意志稍有不堅定,都很難久留在太行山上的。而德祥同志卻堅持了下來,而且在太行山區的晉城生兒育女、永久安家,還常和天津的老鄉、山西的朋友夸晉城山好水好人好氣候好。可見,他已把太行山區的晉城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兩地隨筆 內容簡介
書是一時間為序分為“天津往事”“校園生活”“知青歲月”“合作共事”“閑情逸致”五部分。講述了作者十八年的天津生活和十八歲至今的晉城生活。記述了十八歲前天津難以忘懷的人和事。同時也記錄了在晉城插隊、學習、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內容豐富,貼近生活。
兩地隨筆 目錄
兩地隨筆 節選
劉晉是我插隊時患難與共、并肩鍛煉過三年半的親密青友。那時我們都只有十七八歲,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時代的洪流把我們這些沒有多少文化知識的畢業生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高平的300名知青被分配在四個公社,有唐莊、米山、河西、牛莊。劉晉被分在了唐莊公社的樸村,和我插隊的河西公社新莊村大約有七八公里遠。剛插隊時我倆并不認識,只是聽說過,因為當時他在知青當中名氣很大。插隊的頭一年回津探親,是通過一位鄰居范連群認識的劉晉,后來我們通過交往,慢慢成為了好朋友。那時我在知青當中,屬于身體強壯,頭腦簡單,能打能鬧的那類,劉晉則是另一種類型的。他中等身材,兩只大眼睛總閃著智慧的光芒。毛澤東主席曾講過:“人的能力有大小,一種人是有組織能力和領導才干的人,另一種人是做具體工作的人,前者要大大少于后者”,劉晉就屬于前者。記得上小學時每個班里男女學生有50名左右,男女生的比例大約各占一半。在這—Z十個男生里頭都有一個大王和一個二王,這種大王和二王說白了也就是打架厲害,這種形式打出來的大王或二王,類似猴群里的猴王,所以班里的男生除了老師以外什么事情都由大王和二王來指揮。插隊時聽說唐莊公社南陳村有一個青友叫李洪琪,此人身體魁梧,打架相當厲害,也很講義氣,經常為青友們抱打不平。因為打架出名,村里婦女哄不聽話的小孩時,只要一說洪琪來了,小孩馬上就不哭不鬧了。分管知青的縣里有知青辦的干部,村里有村支書、村主任、民兵營長、大隊會計、生產隊長,還有知青里的班長和副班長。從形式看知青們都是在他們的領導下,應該都聽他們的。其實不然,知青根本不把他們當回事,他們就是想管也管不了。 ……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