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現代公關禮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35490
- 條形碼:9787509635490 ; 978-7-5096-354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公關禮儀 內容簡介
本書對禮儀、公關禮儀的基本內涵進行了探討, 從公關人員禮儀、公關日常禮儀、公關活動禮儀、公關談判藝術、公關演講藝術和國際公關禮儀七個方面構建了現代公關禮儀的內容體系。
現代公關禮儀 目錄
學習目標
案例導入
**節 公共關系概述
一、“公共關系”一詞的來源
二、公共關系的表現形式
三、公共關系的內在含義
第二節 禮儀概述
一、禮儀的內容
二、禮儀的特性
三、禮儀的原則
第三節 公關禮儀
一、公關禮儀的內涵和特性
二、公關禮儀的作用
三、公關禮儀的禁忌
第四節 禮儀與公關禮儀的關系
一、禮儀與公共關系的關系
二、禮儀與公關禮儀的關系
拓展閱讀
案例討論
實訓項目
課后練習
第二章 公關人員禮儀
學習目標
現代公關禮儀(第三版)
案例導入
**節 公關人員的禮儀形象
一、良好的儀容
二、得體的著裝
三、優美的儀態
四、文明的語言
第二節 公關人員的職業素養
一、成熟的人格形象
二、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全面的能力結構
第三節 公關人員的禮儀修養
一、公關人員禮儀修養的途徑
二、公關人員的素質測量
拓展閱讀
案例討論
實訓項目
課后練習
第三章 公關日常禮儀
學習目標
案例導入
**節 見面的禮節
一、稱呼
二、打招呼
三、介紹
四、握手
五、名片
第二節 通訊的禮節
一、電話的禮節
二、手機及短信禮儀
三、網絡禮儀
第三節 饋贈的禮節
一、饋贈禮品的標準
二、饋贈禮品的場合
……
現代公關禮儀 節選
《現代公關禮儀(第三版)/高等院校“十二五”規劃教材·公共基礎類》: 三、公共關系的內在含義 公共關系是社會關系的一種管理職能,反映的是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機制和狀態。所謂公共關系,就是社會組織為了適應并改變環境,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通過開展傳播溝通活動使其與相關的公眾彼此真誠合作、互惠互利、相互適應的一種狀態。公共關系的基本含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公共關系——塑造形象的藝術 形象就是某一事物或人在公眾心目中的印象,或者說是公眾對某一事物或人的總體評價。“形象”一詞的內涵和外延都很大。從構成社會的主體來說,有國家形象、城市形象、地區形象、組織形象和個人形象;就一個具體的企業來說,有企業形象、產品形象、商標形象、環境形象、領導形象和員工形象等。形象有好壞優劣之分。影響形象的因素紛繁復雜,一個不利的因素就可能導致形象不佳,而*佳形象的獲得容不得任何不利的因素。因此,公共關系特別強調:組織必須時刻注意建立和維護良好的社會形象,否則將會直接影響到目標的實現。 今天,形象已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我們常說“維護祖國尊嚴”、“珍視企業信譽”、“創建文明城市”、“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等,都是要求人們注重形象。1960年和1968年,美國政客尼克松兩次競選總統由不注重形象到注重形象,結果一敗一勝,其經驗教訓告訴人們:注重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它關系到組織的生存與發展,關系到事業的成敗,關系到目標的實現。 2.公共關系——建立和諧友善的關系 關系是人和人之間或事物之間通過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形成的具有某種聯系的狀態。公共關系的定義強調公共關系是組織與其相關公眾相互適應的狀態。這種相互適應的狀態就是指要形成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狀態。 人類自誕生開始,就與自然界產生了一定的聯系,人與人進行交往就產生了關系。隨著人類的增多,關系愈加復雜。人們由于共同目標的需要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群體或組織時,因人的作用和影響,這個群體或組織之間也產生了關系,進而形成了鄰里關系、組織與組織關系、社會關系、城鄉關系和國際關系等。關系也具有雙維性:一方面,關系具有客觀性;另一方面,關系又具有動態性。正是基于關系的雙維性,公共關系強調要利用傳播溝通、相互協調、真誠合作、互惠互利等改善組織與公眾之間的關系。公共關系界有一句俗話:“公共關系不能樹立敵人。”公共關系要廣結善緣、廣交朋友,只有與社會公眾形成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組織才能與公眾相互適應、協調發展。 3.公共關系——強調真情的溝通 所謂“溝通”是指社會組織、公眾運用信息符號進行的思想、觀念、情感或信息交流的過程。一個組織要想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首先必須把組織的有關信息告訴公眾,讓公眾了解組織的想法、意見、建議等;組織同時還必須了解公眾的想法、意見、建議等。要做到這一點,組織與公眾必須進行溝通,否則就會出現信息阻塞,造成誤解、偏見,出現矛盾,從而影響到組織與公眾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 以生產炸藥起家的杜邦公司曾經有過一次溝通上的障礙。在生產炸藥之初,由于公司管理不善,時而發生爆炸事故。當時的公眾對炸藥比較陌生,不知其生產流程、用途如何,進而想探究一下爆炸原因和實況。但是,杜邦公司采取了封鎖信息的做法,不許新聞記者采訪。其結果是爆炸消息仍不脛而走,人們在猜測中無形夸大了爆炸的事實,謠言四起,乃至把杜邦跟“殺人”聯系在一起。 杜邦異常困惑。為了擺脫這種不利局面,他專門請教了一位在報界工作的老朋友。老朋友告訴杜邦:“流言止于智者。”公眾之所以傳說杜邦公司的流言,是由于他們不了解公司的內部情況。他建議杜邦:**,實行“門戶開放”政策,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告訴大家真相;第二,請公眾提出建議、意見或批評;第三,虛心接受公眾的建議、意見或批評,努力改進工作。杜邦采納了老朋友的建議,使杜邦公司與各界公眾有了廣泛的溝通,增進了相互了解。沒過多久,謠言止住了。杜邦公司從此在公眾中樹立了可信賴的形象。杜邦公司的“化學工業使你的生活更美好”的口號早已深人人心。 這一事例告訴我們:真情的溝通能獲得公眾的理解、信任、支持與合作。在現實社會中解決矛盾和沖突的方法只有兩個:要么戰爭,要么和平。當人們選擇和平時,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通過真情的溝通。公共關系強調運用真情的溝通改善組織的對內、對外關系,為組織創造一個友善和諧的生存與發展環境。 4.公共關系——利用傳播媒介開展有效的傳播 西方學者強調公共關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宣傳。公共關系要求社會組織不僅自身要努力工作,還要善于宣傳自己及其已有的成果。這一點似乎與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相悖,實際上這是觀念問題,中國的改革開放正是轉變傳統觀念的結果。我國各行各業,尤其是企業必須學會傳播并善于推銷自己,否則必然在競爭中被淘汰;同時,還要利用傳播媒介探究傳播技巧,進行有效的傳播。著名的日本精工表之所以譽滿全球,與他們利用1964年東京奧運會成功地開展公關傳播是分不開的。 ……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