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56841
- 條形碼:9787516156841 ; 978-7-5161-568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意在研究那些破除中國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之間的人為分割,將其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加以編撰的文學史著。這一文學史編撰經歷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的嘗試期、2000年前后的收獲期、近十來年的震蕩期。在嘗試期中很多文學史的分期仍然是按照現代、當代文學來進行。收獲期編撰“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學者基本上是倡導“重寫文學史”學者的師輩人物,他們的文學史主體主要由近代、現代與當代文學組成。而與“重寫文學史”倡導者同代的學者此時更多編撰的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他們以審美的文學史觀作為自己的文學史追求,在文學經典及闡釋上狠下功夫,動搖了原來革命文學史觀指導下的文學經典的排序和名單。震蕩期里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出現了眾多新的理念及編撰實踐,如“現代中國文學史”、“漢語新文學史”、“民國文學史”、“中華多民族文學史”等等。筆者認為該類文學史編撰必須回到常識,即文學史是文學的歷史,要守住“現代性”陣腳,堅持多元現代性的文學史敘述,要書寫中國特色的現代性文學的生成發展史。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意在研究那些破除中國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之間的人為分割,將其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加以編撰的文學史著。這一文學史編撰經歷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的嘗試期、2000年前后的收獲期、近十來年的震蕩期。在嘗試期中很多文學史的分期仍然是按照現代、當代文學來進行。收獲期編撰“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學者基本上是倡導“重寫文學史”學者的師輩人物,他們的文學史主體主要由近代、現代與當代文學組成。而與“重寫文學史”倡導者同代的學者此時更多編撰的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他們以審美的文學史觀作為自己的文學史追求,在文學經典及闡釋上狠下功夫,動搖了原來革命文學史觀指導下的文學經典的排序和名單。震蕩期里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出現了眾多新的理念及編撰實踐,如“現代中國文學史”、“漢語新文學史”、“民國文學史”、“中華多民族文學史”等等。筆者認為該類文學史編撰必須回到常識,即文學史是文學的歷史,要守住“現代性”陣腳,堅持多元現代性的文學史敘述,要書寫中國特色的現代性文學的生成發展史。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研究 目錄
一理論簡述:文學史、文學史學及文學史學史
二研究緣由: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及其敘述
三檢閱線索:個案分析與反思重構
**章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的嘗試期(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
**節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編撰的肇始
一名不副實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二近代文學的意義
第二節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初現
一為了不同的教學任務
二難得的系統性
三為新中國、新時期撰史
第三節 再提“中國新文學”
一以“中國新文學”的名義
二“新文學”撰史的由來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的收獲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前5年)
**節 增擴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容量
一淡化“五四”
二兩岸三地整體化敘述
三再度經典化
四人文學史
五從近代向現代轉型
六眾體皆備,還缺什么?
七老一輩文學史家的穩健探索
第二節 提煉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文學純度
一審美的文學史
二文體分類及流變
三新一代文學史家的集體亮相
第三節 缺少“新”的“中國新文學史”
一混雜的概念
二新在何處?
三越界與整合的可能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的震蕩期(近十年以來)
**節 “現代中國文學史”:此“現代”非彼“現代”
一以文藝思潮、文學流派為統攝
二對“現代性”的堅持
三一個中心、四種文學、四條線索
四“現代中國文學史”的遠景與局限
第二節 “通史”:問題的關鍵
一跨過現當代的溝壑
二現代文學的新發掘
三當代文學的自信
四共時性與歷時性的交織
第三節 “漢語新文學史”的實踐及新探索
一漢語寫作的文學史規律
二漢語是共同的家園
三“民國文學史”加“共和國文學史”
四“民國文學”的反思
第四節 個人化的創新型書寫
一一個人能走多遠?
二新的述史情節及分期
三跨越1949
四一體化述史情節的延續
五講好個人化故事
第五節 教學改革的探索
一文學如何教?學生如何學?
二殊途同歸:兩種文學史的命脈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的反思與重構
**節 回到常識:文學史是文學的歷史
一文學史是文學四要素的歷史
二文學史的四個層級
三文學史的開放性
第二節 守住陣腳:多元現代性的文學史敘述
一單一現代性:述史的困境
二多元現代性:民族國家的自信
第三節 述史情節:中國特色的現代性文學的生成發展史
一各文類層級的現代性生成
二不同地域空間的共有主題
三流動的現代性
參考文獻
后記
現代中國文學整體化歷史編撰研究 作者簡介
張軍,男,湖北宣恩人。2010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2013年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出站,現為濰坊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編撰研究。曾在山東人民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流動的經典--;柳青接受史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史敘述研究》兩部。在《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南方文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天府新論》、《貴州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文學史研究論文多篇。主持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山東省教育廳、文化廳,濰坊市以及濰坊學院項目共六項。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