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2001-2010-理論卷-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116537
- 條形碼:9787565116537 ; 978-7-5651-16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01-2010-理論卷-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 本書特色
《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1-2010 理論卷)》是系統性、專業性、經典性、專業性相結合的產物,是對新世紀文學是一個全面、深刻的學術總結,為今后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好的經驗,為未來文學在“高原”基礎上攀登文學“高峰”提供了文本和理論借鑒。
2001-2010-理論卷-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1-2010 理論卷)》從2001-2010年間中國文學的大量作品中認真遴選、集中收錄這十年間的中國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和文學理論批評等文學種類中的經典作品,整體展示21世紀第1個10年間中國文學的高成就,為將來的文學研究提供經典性和專業性的文獻資料。
2001-2010-理論卷-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 目錄
前言何言宏
出版說明
導言:變奏與對話——21世紀以來當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問題及其旨趣
一 文學史寫作與“重返”研究
中國當代的“文學經典”問題
先鋒與常態——現代文學史的兩種基本形態
當代文學史寫作:共時的結構
沒有“文學故事”的文學史——怎樣講述中國現代文學史
“重返”八十年代文學的若干問題
文學分期中的知識譜系學問題——從“當代文學”的“說法”談起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在“縫合”與“斷裂”之間——兩種文學史敘述與“重返八十年代”
二 “再解讀”及文化研究的左與右
事關未來的正義——革命中國及其相關的文學表述
人民文學:未完成的歷史建構
在革命的星空下——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革命”主題
蕭也牧現象
組稿:文學書寫的無形之手——以《人民文學》(1949—1966)為中心的考察
“新人”想象與“民族風格”建構——結合《林海雪原》的部分手稿所展開的思考
歌劇《白毛女》的敘事變遷史
文化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多樣觀察
三 宏觀視野與多向度探索
中國鄉土小說生存的特殊背景與價值的失范
現代性與文學研究的新視野
現代性下的抒情傳統
海子、王小波與現代性
“偽民間”與反啟蒙
當代中國文學的“再政治化”問題
當代中國的都市經驗
“新世紀文學”的命名及其意義
“主題原型”與新時期小說創作
四 “底層文學”批評與討論
“底層生存寫作”與我們時代的寫作倫理
曲折的突圍——關于底層經驗的表述
當代中國的“新左翼文學”
關于“底層寫作”的若干質疑
底層寫作與“苦難焦慮癥”
中國的“文學第三世界”——新世紀文學讀記
《中國的“文學第三世界”》一文之歧見
五 關于當代文學的評價問題
當下中國文學之我見——從王蒙、陳曉明“唱盛當下文學”說開去
關于“當代文學”的評價問題
再論“當代文學評價”問題——回應肖鷹王彬彬的批評
中國當代文學評價中的思維誤區
“憎恨學派”的“眼球批評”——關于當下文學評價的辯論
評價當代文學:我們需要的是“中國立場”還是“人類立場”
人文主義與本土經驗——如何評價中國當代文學,從肖鷹對陳曉明的批評談起
六 國際視野與世界性問題
當代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問題
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海外中國現代文學譯叢”總序
我對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因素的思考與探索
從語言角度看中國當代文學
論文學的世界性因素與影響研究——關于“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因素”命題及相關討論
出版說明
導言:變奏與對話——21世紀以來當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問題及其旨趣
一 文學史寫作與“重返”研究
中國當代的“文學經典”問題
先鋒與常態——現代文學史的兩種基本形態
當代文學史寫作:共時的結構
沒有“文學故事”的文學史——怎樣講述中國現代文學史
“重返”八十年代文學的若干問題
文學分期中的知識譜系學問題——從“當代文學”的“說法”談起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在“縫合”與“斷裂”之間——兩種文學史敘述與“重返八十年代”
二 “再解讀”及文化研究的左與右
事關未來的正義——革命中國及其相關的文學表述
人民文學:未完成的歷史建構
在革命的星空下——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革命”主題
蕭也牧現象
組稿:文學書寫的無形之手——以《人民文學》(1949—1966)為中心的考察
“新人”想象與“民族風格”建構——結合《林海雪原》的部分手稿所展開的思考
歌劇《白毛女》的敘事變遷史
文化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多樣觀察
三 宏觀視野與多向度探索
中國鄉土小說生存的特殊背景與價值的失范
現代性與文學研究的新視野
現代性下的抒情傳統
海子、王小波與現代性
“偽民間”與反啟蒙
當代中國文學的“再政治化”問題
當代中國的都市經驗
“新世紀文學”的命名及其意義
“主題原型”與新時期小說創作
四 “底層文學”批評與討論
“底層生存寫作”與我們時代的寫作倫理
曲折的突圍——關于底層經驗的表述
當代中國的“新左翼文學”
關于“底層寫作”的若干質疑
底層寫作與“苦難焦慮癥”
中國的“文學第三世界”——新世紀文學讀記
《中國的“文學第三世界”》一文之歧見
五 關于當代文學的評價問題
當下中國文學之我見——從王蒙、陳曉明“唱盛當下文學”說開去
關于“當代文學”的評價問題
再論“當代文學評價”問題——回應肖鷹王彬彬的批評
中國當代文學評價中的思維誤區
“憎恨學派”的“眼球批評”——關于當下文學評價的辯論
評價當代文學:我們需要的是“中國立場”還是“人類立場”
人文主義與本土經驗——如何評價中國當代文學,從肖鷹對陳曉明的批評談起
六 國際視野與世界性問題
當代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問題
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歷史、現狀與未來——“海外中國現代文學譯叢”總序
我對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因素的思考與探索
從語言角度看中國當代文學
論文學的世界性因素與影響研究——關于“20世紀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因素”命題及相關討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