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沉默的自由-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51225
- 條形碼:9787301251225 ; 978-7-301-2512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沉默的自由-修訂版 本書特色
2012年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在第50條規定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的條款。有關中國是否應當確立反對強迫自證其罪原則的爭議終于塵埃落定。盡管《刑事訴訟法》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的規定,但有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這一條款,本書作者還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面對訊問有權保持沉默的結論。 作者關于刑事訴訟法的理解和基本立場,在這本書中幾乎都已經展現的淋漓盡致。關于沉默權的價值選擇,人權保障、自由優先、主體性原則,這三者之間逐一遞進,層層深入,至今仍然是作者觀察、理解和解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立場。 《沉默的自由(修訂版)》2001年曾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次作者根據新刑事訴訟法對個別章節做了調整。由于這本書側重于對沉默權的歷史進行分析,對其價值進行解剖,對各國的規則進行比較,至今看來,它也沒有隨著時間的消逝而絲毫減損其價值。作為理解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50條"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條款的基本讀物,它對于人們了解這一制度、解釋這一制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沉默的自由-修訂版 內容簡介
沉默權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熱議的話題,2012年修正的我國《刑事訴訟法》增加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的規定,更是引發了不少的討論。《沉默的自由(修訂版)》一書作者首先對沉默權的起源、發展、價值取向、制度功能及沉默權的規則等基本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接著對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沉默權規則及沉默權制度在刑事訴訟中的適用情況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在此基礎上作者分析了在我國確立沉默權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對如何在我國確立沉默權規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司法理論及實務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沉默的自由-修訂版 目錄
上篇 歷史
**章 沉默權的起源
——從道德權利到法律權利
**節 英國早期的刑事訴訟
第二節 沉默權的萌芽階段:個人反對教會法院糾問
程序的斗爭
第三節 沉默權起源的高級階段:在國王的特權法院
爭取沉默權的斗爭
第四節 沉默權的淵源及其確立之歷史特征
第二章 沉默權的發展
——從法律權利到現實權利
**節 早期沉默權的缺陷
第二節 刑事訴訟由“被告人說話”模式向“辯護律師
檢驗起訴”模式的轉變
第三節 “取消作證資格”規則的廢除
第四節 沉默權在北美殖民地的繼承
中篇 理念
第三章 沉默權的價值取向
**節 保障人權原則
第二節 自由優先原則
第三節 主體性原則
第四章 沉默權的制度功能
**節 體現程序正義之理念
第二節 實現訴訟經濟之原則
第三節 提供證言檢驗之標準
第四節 貫徹無罪推定之精神
下篇 運作與應用
第五章 沉默權規則比較研究
**節 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沉默權規則
第二節 當代各國沉默權規則的共同特征
第三節 各國沉默權規則呈現的特殊性
第六章 我國確立沉默權之必要性與可行性
**節 我國確立沉默權之必要性
第二節 我國確立沉默權之可行性
結語 中國應當確立什么樣的沉默權規則?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沉默的自由-修訂版 作者簡介
易延友,著名學者。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英國華威大學。2002年,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后任職于清華大學法學院,擔任法學院證據法研究中心主任。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