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14-南方語言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13138
- 條形碼:9787566813138 ; 978-7-5668-131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4-南方語言學 本書特色
甘于恩主編的《南方語言學(2014)》由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組織編寫,是語言研究的著作,主要從嶺南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與方言語法、海外漢語方言、方言歷時研究、漢語史研究、方言與文學等多個角度論述南方語言的歷史與現狀、發展前景和方向,以及研究動態,提出了不少有新意的見解,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2014-南方語言學 內容簡介
《南方語言學(2014)》主要從嶺南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與方言語法、海外漢語方言、方言歷時研究、漢語史研究、方言與文學等多個角度論述南方語言的歷史與現狀、發展前景和方向,以及研究動態,提出了不少有新意的見解,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2014-南方語言學 目錄
兩岸語言學術語差異
南方漢語方言研究
論廣東吳川吉兆海話聲調的閩語特征
新加坡華族姓氏的拼音
原始西部粵語的聲調構擬
雷州方言語音語料庫建設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喉塞音在水東黎話中的音位問題
地理語言學
地理語言學視角下的東莞粵語語音探討
語音學研究
湖北仙桃方言音系
惠安縣崇武方言音系初探
粵方言新會話的復合元音
詞匯學研究
福建省金門縣金門閩南話特殊詞匯
中山三鄉閩語分類詞匯(下)
浙江九姓漁民方言詞匯(二)
語法學與方言語法
假性反問句“我會告訴你嗎?”的語用類型、功效與機制
河南滑縣方言疑問句研究
河南安陽方言的“昂”
應縣方言過去虛擬標記“忘了”
海外漢語方言研究
馬來西亞華語口語的語碼轉換現象考察
語言應用研究
創建有博羅畬族文化特色的雙語教學基地
漢語史研究
明清《方言》續補辭書及其所錄方言詞研究芻議
雷州話中的古語詞
《通俗編》黃侃評語中的方言與民俗內容疏證
搏士論文撮要
廣東四邑方言語法研究
粵、瓊軍話研究
廣州話句末語氣助詞對句子表述性的作用
明刊閩南方言戲文中的語言研究
山西方言親屬稱謂研究
贛東北漢語方言接觸研究
皖北方言詞匯比較研究
動態
第三屆中國地理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佛山舉行
2014-南方語言學 節選
《南方語言學(2014)》: 余靄芹(2000)曾對原始粵語的聲調有過全面的構擬,她構擬原始粵語有9大調類,其調類和調值分別為:陰平調值為高平,陽平調值為低平,陰上調值為高升,陽上調值為低升,陰去調值為中高平,陽去調值為中低降調,上陰人為促高平調,下陰人為促中平調,陽人暫且構擬為促低平一類①。我們對原始西部粵語聲調的構擬跟余靄芹先生對原始粵語聲調的構擬在調類和調值方面都有所不同,我們構擬原始西部粵語的聲調只有8大類,其調類調值分別為:陰平為高平降*HHM(*553/*443),陽平為低升降*LML(*131/*242),陰上為中平調*MM(33),陽上為低升調*LM(*13/24),陰去為中升調*MH(*35),陽去為低降升調*MLM(*214/*213),陰人為短高平調或短中平調*H/*M,陽人為短的低平調*L(*2/*1)。調類的區別體現在陰人調的分合上,我們主張從合,余靄芹先生主張從分。調值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舒聲調的調值構擬上,我們跟余靄芹先生的構擬沒有一個舒聲調的調值是相同的。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所用材料的來源不同。余靄芹先生所依據的材料主要是詹伯慧和張日昇兩位先生主持調查的珠三角、粵西和粵北的45個粵方言點材料,余靄芹先生自己于70年代在香港調查的數十個粵方言材料,橋本萬太郎60年代調查的開平方言以及趙元任先生在1928——1929年間調查的十多個兩廣粵方言材料。這些材料基本都是2000年前出版公布或調查的。而筆者所用的材料絕大多數都是2000年以后才發表或調查的(見引言)。我們跟余靄芹先生所用的材料只有6個點的材料是完全一樣的(分別是粵西的廣寧南街話、德慶德城話、四會縣城話以及粵北的陽山話、連山話和連縣話)。 第二,材料的覆蓋面不同。余靄芹先生所用的材料共96個點,基本覆蓋了兩廣的粵語,其中又尤其以城區粵語為主。我們所用的材料主要是兩廣交界地區的西部粵語的方言材料,共48個點,其中一半以上的材料為非縣城點的材料。 第三,材料的性質不完全相同。余靄芹先生所用的主要是粵語的材料,很少有桂南平話的材料(明確說明的平話材料只有趙元任先生調查的南寧平話1個點)。而我們有一半(24)的材料來自*近十多年調查發表的桂南平話材料。 第四,對調類分合及調值定音所依據的原則不同。陰人調在粵語中普遍分為上下陰人兩類,余靄芹先生把原始粵語陰人調也分為兩類,實際上運用的是概率優先的原則。原始西部粵語的陰人調也是大多數分為上下兩類,但是我們并沒有把原始西部粵語的陰人調構擬為兩類,我們實際上使用的是歷史音韻和語音演變優先的原則。又如對陰平調值的定音,余靄芹先生運用的是概率優先和連讀變調為平調這兩個原則,而我們主要是運用語音演變優先的原則。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