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全五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88363
- 條形碼:9787203088363 ; 978-7-203-0883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全五冊) 本書特色
王正樹編著的《孝義文化叢書(第3輯共5冊)》,以孝義歷史文化為主線,分綜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人物、文學藝術、民俗風情、文物古建、晉商等七大類,系列介紹了孝義的自然風物、古今嬗變、人文精神,全面展示了全市推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奮力跨入“全國縣域百強”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全面反映孝義的鴻篇巨制,為更多的人了解孝義、感知孝義創設了窗口,建造了平臺。
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全五冊) 內容簡介
《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龍鳳呈祥》:《龍鳳呈祥》一書,圍繞孝義賈家莊婚俗既講述了賈家莊的前世今生,展示了孝義市成功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j'也由點及面,考察了孝義這片土地上的婚俗特征;并且,追根溯源,在整個歷史文化長河中對比分析'詳盡論述了傳統文化是如何影響這方水土并與之結合'*終孕育出獨具特色的漢民族婚俗活標本——孝義賈家莊婚俗的。《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剪紙風韻》:在孝義,每逢喜慶節日'特別是春節,不論是在鄉村農舍還是商店櫥窗,都能看到紅艷艷、喜洋洋的剪紙藝術品。孝義蘊藏著豐富的民間藝術,而民間剪紙藝術更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由于剪紙工藝簡單'易于傳授,在傳授和使用過程中,又經歷了藝術和內容的自然發展,使剪紙藝術充滿旺盛的活力'遍地開花'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剪紙藝術出自勞動人民之手,內容大都反映民俗風情、勞動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習俗'表達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和追求美好的愿望。這種源于民間、服務于民間在民間生根開花的藝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村莊史話》:《村莊史話》是一部探究孝義大地之村莊歷史淵源和發展、孝義風土人情等傳統地方文化的著作。在書中,作者以小村莊展現大歷史。全書通過對曾經見證時代變遷、濃縮人類歷史精髓之村莊的溯古探源,客觀而深刻地揭示孝義地方文化的多彩多姿,及其文明進程的先行性、完整性與典型性'從而彰顯孝義地方文化包羅萬象的深厚歷史人文底蘊和獨特魅力,進而體現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的多樣性。《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民間諺語》:民間諺語是地方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載體,是廣大勞動人民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實踐經驗創造出來的草根文化,不僅生動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而且接地氣、貼民心。全書共收集了近3000條諺語,分為十二類,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地理,涵蓋了人生、道德、理想、信念、處世、交際、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哲理性、通俗性、可讀性,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傳遞正能量。《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明清晉商》:正如書名所言,這是一本關于孝義晉商的書。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十大商幫,卜大商幫中,晉商居其首,而孝義的晉商,是晉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孝義古城中央大街上,矗立著一座巍峨的[中陽樓],它是孝義的地標性建筑,樓中有《建筑中陽樓并永安市場記》碑一通,立于民國五年(公1916年),碑上鐫有大量孝義晉商商號的名稱及所在地,當時的孝義晉商,不僅遍布全國,而且走出了國門。《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明清晉商》試圖從歷史云煙中,打撈曾經的孝義晉商,呈現他們的艱難創業、他們的富可敵國、他們的以義制利、他們的神祗信仰、他們的經商智慧等等。閱讀《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明清晉商》,可以感受歷史上孝義晉商的輝煌,還可感受他們博大精深的經商智慧。
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全五冊) 目錄
孝義文化叢書-第三輯-(全五冊) 作者簡介
李金山,山西夏縣人。1997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哲學系。現供職于山西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中國作協會員。出版有《司馬光:自信不疑的保守派》《李鴻章:[裱糊匠]的慷慨與悲涼》《重說司馬光》《禹都滄桑》等。陳克海,1982年生,土家族,湖北宣恩人。現為《山西文學》副主編。山西文學院第三屆簽約作家。有小說數十萬字散見于《民族文學》《江南》《清明》等雜志。有小說入選《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選集》《中篇小說選刊》等書刊。著有中篇小說集《清白生活迎面撲來》。曾獲2010-2012年度趙樹理文學獎新人獎。劉榮生,當代作家,原籍孝義市,1949年生于太原市書香門第,畢業于山西教育學院中文系。早年境遇異常艱辛,在農村當農民種過地,割過草,放過羊,下過煤窯,拉過石頭,當過民工,當過火車汽車裝運工等等。1974年進入教育界當語文教師'后調任政府部門、電視臺工作。一生筆耕不輟,代表作有90余萬字的長篇小說《孝行天下》、60萬字的長篇小說《孝河人家》等。武永虎,男,孝義市小王營村人,1938年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原孝義市文化局副局長,正科級調研員。現任孝義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山西省戲劇家協會會員,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曾在《山西農民報》《黃河》《戲友》《中國收藏》等報刊發表文章上百篇,與人合作編著《孝義民俗》《孝義民間文藝集萃》兩本書-與人合作主編《孝義文史》(第五輯)《孝義文化英才》兩本書;編著有《孝義皮影》一書并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擔任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晉商勁旅》一書常務副主編,擔任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孝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專輯》一書副主編等。王正樹,男,漢族,1953年3月生,山西孝義市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經濟師職稱。1973年3月參加工作,2013年退休。現任孝義市三晉文化研究會會長、呂梁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省三晉文化研究會理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