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水面艦艇防御魚雷原理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094336
- 條形碼:9787118094336 ; 978-7-118-0943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面艦艇防御魚雷原理與應用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闡述了水面艦艇防御潛射魚雷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技術。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第2章分析并歸納了潛艇魚雷攻擊技術、水面艦艇魚雷防御技術的對立發展以及相關理論;第3章~第6章重點論述了水面艦艇針對潛射直航魚雷、聲自導魚雷、尾流自導魚雷和線導魚雷的彈道預測、規避機動以及軟硬殺傷原理;第7章~第8章提出并構建了基于潛射魚雷彈道信息的搜潛區域判斷方法、基于戰技特征層的潛射魚雷類型識別方法;第9章探討了水面艦艇綜合防御潛射魚雷的相關理論和應用技術。
水面艦艇防御魚雷原理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闡述了水面艦艇防御潛射魚雷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技術。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第2章分析并歸納了潛艇魚雷攻擊技術、水面艦艇魚雷防御技術的對立發展以及相關理論;第3章~第6章重點論述了水面艦艇針對潛射直航魚雷、聲自導魚雷、尾流自導魚雷和線導魚雷的彈道預測、規避機動以及軟硬殺傷原理;第7章~第8章提出并構建了基于潛射魚雷彈道信息的搜潛區域判斷方法、基于戰技特征層的潛射魚雷類型識別方法;第9章探討了水面艦艇綜合防御潛射魚雷的相關理論和應用技術。
水面艦艇防御魚雷原理與應用 目錄
1.1 魚雷技術與防御魚雷技術的對立發展
1.1.1 魚雷技術的發展
1.1.2 防御魚雷技術的發展
1.2 水面艦艇防御魚雷與防御潛艇的關系
1.3 水面艦艇與潛艇的魚雷防御特點比較
1.3.1 不同平臺面對的魚雷攻擊特點
1.3.2 不同平臺采取的魚雷防御特點
1.4 國外典型的水面艦艇魚雷防御系統
第2章 水面艦艇防御魚雷基礎
2.1 聲納方程與聲納指向性
2.1.1 聲納方程
2.1.2 聲納的指向性
2.2 水聲對抗與反水聲對抗原理
2.2.1 聲誘餌對抗原理
2.2.2 干擾器對抗原理
2.2.3 魚雷反水聲對抗方法
2.3 潛艇魚雷攻擊知識概述
2.3.1 潛射魚雷的攻擊準備
2.3.2 直航魚雷射擊原理
2.3.3 聲自導魚雷射擊原理
2.3.4 尾流自導魚雷制導方式與射擊原理
2.3.5 線導魚雷導引技術與射擊原理
2.4 魚雷防御決策的制定
2.4.1 對魚雷信息的探測
2.4.2 對戰場信息的挖掘
2.4.3 魚雷防御決策流程
第3章 對潛射直航魚雷的防御
3.1 魚雷航向估算方法
3.2 規避機動方法
3.3 硬殺傷方法
3.3.1 普通火箭深彈攔截
3.3.2 懸浮深彈攔截
第4章 對潛射聲自導魚雷的防御
4.1 魚雷直航搜索航向估算方法
4.2 規避機動方法
4.2.1 規避機動概述
4.2.2 *小安全規避預警距離
4.2.3 *小可規避預警距離
4.2.4 被捕獲預警距離
4.2.5 仿真分析
4.2.6 同舷規避
4.3 火箭助飛聲誘餌使用方法
4.3.1 對抗原理
4.3.2 運用原則
4.3.3 數學模型
4.3.4 仿真分析
4.4 拖曳聲誘餌對抗原理與綜合防御
4.4.1 拖曳聲誘餌對抗原理
4.4.2 綜合防御運用
4.5 硬殺傷方法
4.5.1 普通火箭深彈攔截
4.5.2 懸浮深彈攔截
4.5.3 誘殺彈攔截
第5章 對潛射尾流自導魚雷的防御
5.1 魚雷直航搜索航向估算方法
5.2 防御尾流自導魚雷的軟/硬對抗技術
5.2.1 硬殺傷方法
5.2.2 制造假尾流
5.2.3 魚雷攔截網
5.2.4 尾流消融技術
5.3 單艦純機動規避模型與綜合防御方法
5.3.1 停車規避
5.3.2 轉向規避
5.3.3 交叉航跡
5.3.4 寫速直航
5.3.5 綜合運用
5.4 編隊防御尾流自導魚雷的方法
5.4.1 填充護航艦艇
5.4.2 近距平行尾流航行
5.4.3 交叉尾流機動航行
第6章 對潛射線導魚雷的防御
6.1 導引平臺的行為特征
6.1.1 潛艇導引航向
6.1.2 潛艇所在方位
6.1.3 潛艇切斷導線
6.2 純機動規避方法
6.2.1 規避線導導引段的魚雷
6.2.2 規避自導追蹤段的魚雷
6.2.3 綜合規避策略
6.3 水聲對抗方法
6.3.1 火箭助飛低頻噪聲干擾器的運用
6.3.2 火箭助飛聲誘餌的運用
6.3.3 噪聲掩蔽下的規避機動方式
6.4 硬殺傷方法
6.4.1 懸浮深彈攔截
6.4.2 普通火箭深彈攔截
6.4.3 火箭助飛反潛魚雷的運用
6.5 對線導+尾流自導魚雷的防御方法
6.5.1 導引原理
6.5.2 潛艇所在方位
6.5.3 防御方法
第7章 基于潛射魚雷信息的搜潛區域確定方法
7.1 對潛反擊研究內涵
7.1.1 反擊意義
7.1.2 研究范疇
7.2 基于直航/自導魚雷信息的潛艇分布區域
7.2.1 潛艇分布區域確定原理
7.2.2 發射點偏差仿真比較
7.2.3 應用示例
7.3 基于線導魚雷信息的潛艇分布區域
7.3.1 潛艇分布區域確定原理
7.3.2 應用示例
第8章 基于戰技特征層的潛射魚雷類型識別
8.1 潛射魚雷類型識別的意義
8.2 潛射魚雷類型識別的解決途徑
8.3 潛射魚雷類型識別信息處理流程
8.4 不確定性推理方法的選取與改進
8.4.1 不確定性推理方法概述
8.4.2 ds證據理論基礎
8.4.3 ds證據理論的兩點改進策略
8.5 潛射魚雷類型識別模型的構建
8.5.1 證據的提取與作用機理
8.5.2 證據的可獲取性
8.5.3 mass函數的構造
8.5.4 對證據沖突的處理
8.6 仿真分析
8.6.1 仿真示例
8.6.2 結果說明
第9章 對潛射魚雷的綜合防御
9.1 魚雷防御研究層次劃分
9.2 綜合防御技術的多樣性
9.2.1 防御對象的多樣性
9.2.2 防御手段的多樣性
9.3 綜合防御行動的相干性
9.3.1 沖突表現形式
9.3.2 綜合運用原則
9.4 綜合防御技術運用
9.4.1 對直航魚雷的綜合防御
9.4.2 對聲自導魚雷的綜合防御
9.4.3 對尾流自導魚雷的綜合防御
9.4.4 對線導魚雷的綜合防御
9.4.5 對未知類型魚雷的綜合防御
參考文獻
水面艦艇防御魚雷原理與應用 作者簡介
陳顏輝蒙古族,1975年6月出生,遼寧朝陽人。 分別于1998年、2004年和2008年畢業于海軍工程大學、 海軍潛艇學院和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依次獲得學士、碩 士和博士學位。后進入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716研究所與 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聯合設立的博士后工作 站從事科研工作,現為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716研究所博 士后、海軍92330部隊工程師。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多篇被El檢索;在2005年和2006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中分獲優秀獎 和一等獎。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主要研究方向:水 下攻擊與防御技術。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