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理論與實證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41345
- 條形碼:9787308141345 ; 978-7-308-1413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理論與實證 本書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商品交易市場作為我國國內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獲得了快速發展。由吳意云所著的《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理論與實證》基于商品交易市場與生產企業互動視角,通過理論模型與實證分析,探討影響我國商品交易市場興起和發展的條件,商品交易市場效率的地域差異及其對生產企業的影響。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理論與實證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商品交易市場作為我國國內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獲得了快速發展。本書基于商品交易市場與生產企業互動視角,通過理論模型與實證分析,探討影響我國商品交易市場興起和發展的條件,商品交易市場效率的地域差異及其對生產企業的影響。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理論與實證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結構
2 中國城鄉集貿市場的沿革與發展
2.1 引 言
2.2 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49—1956)
2.3 社會主義探索時期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57—1965)
2.4 “文革”時期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66—1977)
2.5 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階段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78—1992)
2.6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階段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93—2003)
2.7 分銷業全面開放及互聯網時代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2004年至今)
2.8 小結
3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的一般均衡分析
3.1 引 言
3.2 一般均衡模型
3.3 比較靜態分析
3.4 實證檢驗及分析
3.5小結
4 競爭效應、多樣化效應與商品交易市場的績效
4.1 問題的提出
4.2 相關文獻評述
4.3 模型設定、變量選擇與數據說明
4.4 實證檢驗及分析
4.5 小結
5 接入效應與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
5.1 引 言
5.2 理論模型
5.3 數據來源與變量設定
5.4 實證檢驗及分析
5.5 小結
6 義烏小商品市場興起的案例研究
6.1 引 言
6.2 清季至1949年前的義烏“雞毛換糖”
6.3 計劃經濟時期義烏貨郎擔傳統存續
6.4 貨郎擔傳統存續與義烏小商品市場興起
6.5 小結
7 結束語
附錄:關于商品分類的規定
參考文獻
索 引
后記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結構
2 中國城鄉集貿市場的沿革與發展
2.1 引 言
2.2 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49—1956)
2.3 社會主義探索時期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57—1965)
2.4 “文革”時期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66—1977)
2.5 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階段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78—1992)
2.6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階段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1993—2003)
2.7 分銷業全面開放及互聯網時代城鄉集貿市場的發展(2004年至今)
2.8 小結
3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的一般均衡分析
3.1 引 言
3.2 一般均衡模型
3.3 比較靜態分析
3.4 實證檢驗及分析
3.5小結
4 競爭效應、多樣化效應與商品交易市場的績效
4.1 問題的提出
4.2 相關文獻評述
4.3 模型設定、變量選擇與數據說明
4.4 實證檢驗及分析
4.5 小結
5 接入效應與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
5.1 引 言
5.2 理論模型
5.3 數據來源與變量設定
5.4 實證檢驗及分析
5.5 小結
6 義烏小商品市場興起的案例研究
6.1 引 言
6.2 清季至1949年前的義烏“雞毛換糖”
6.3 計劃經濟時期義烏貨郎擔傳統存續
6.4 貨郎擔傳統存續與義烏小商品市場興起
6.5 小結
7 結束語
附錄:關于商品分類的規定
參考文獻
索 引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