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驚日響鞭-施萬春音樂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32471
- 條形碼:9787533332471 ; 978-7-5333-324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驚日響鞭-施萬春音樂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本書特色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 驚日響鞭-施萬春音樂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出版社: 齊魯書社 出版時間:2014-12-01作者:劉紅慶 譯者:開本: 16開定價: 60.00 頁數:282 印次: 1 ISBN號:9787533332471商品類型:圖書版次: 1 內容提要《國樂傳承與創新叢書:驚日響鞭(施萬春音樂民族化探索之旅)》是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施萬春的傳記,它用電影文學劇本的樣式,呈現了這位電影音樂作曲家坎坷而勵志的音樂人生。
驚日響鞭-施萬春音樂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以電影劇本的形式,全面介紹了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施萬春先生從事音樂民族化研究的歷程,對其從事影視音樂創作予以重點關注,諸如《紅色娘子軍》《青松嶺》《太陽和人》《苦戀》《孫中山》《開國大典》《大決戰》等多部電影電視作品,總結其音樂創作的民族化、人性化特點,高度評價了他在音樂民族化探索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驚日響鞭-施萬春音樂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目錄
導演闡述/李前寬
導演闡述/黃健中
**部 絕地超度
一、1937年夏·上海碼頭為北方揪心
二、第二天,上海被轟炸成狼藉的街市
三、河北青縣·大運河流過靳劉莊
四、靳劉莊·“小蠻子”的笑臉像光一樣亮
五、鄉民眼里的“圣人府”施家傳奇
六、“施不全”的正直形象,被爺爺種到了心里去
七、少年雨路,爺爺溫暖地喊著乳名
八、孩童也溫暖:“爺爺,快來吃炒雞蛋!”
九、太監老婆和都市窮人營造的成長環境目錄 序/謝嘉幸
導演闡述/李前寬
導演闡述/黃健中
**部 絕地超度
一、1937年夏·上海碼頭為北方揪心
二、第二天,上海被轟炸成狼藉的街市
三、河北青縣·大運河流過靳劉莊
四、靳劉莊·“小蠻子”的笑臉像光一樣亮
五、鄉民眼里的“圣人府”施家傳奇
六、“施不全”的正直形象,被爺爺種到了心里去
七、少年雨路,爺爺溫暖地喊著乳名
八、孩童也溫暖:“爺爺,快來吃炒雞蛋!”
九、太監老婆和都市窮人營造的成長環境
十、癡迷風琴樂音,在大正琴上演奏西河大鼓
十一、家庭陷入絕境也動搖不了年輕的音樂夢想
十二、“念了書還要做吹鼓手”·聽到鋼琴聲就哭
十三、仗義哥們郭凌弼·與林宰平孫女林容一起學琴
十四、與主考黃祖禧爭辯·父親掙扎在生存線上
十五、“救星”的降臨·用堂叔的五塊錢隨夢而飛
十六、*勤奮的學生·為家分憂的“青年農民”
十七、“落后思想”挨批·夢想**次動搖
十八、一把蒜又一把蒜辣出來的《節日序曲》
十九、想去中央樂團專心創作沒敢說·留校教視唱練耳
二十、特大洪災·從運河大堤上背奶奶到北京
二十一、“四清”熬夜成了煙民
二十二、寫《紅色娘子軍》第三場,周恩來還滿意
二十三、用唐山皮影為《青松嶺》插上飛翔的翅膀
二十四、蟾宮電影院的掌聲為“小蠻子”響起
第二部 滴血長吟
一、在電報大樓《東方紅》音樂聲中喜結連理
二、從觀望到親歷三年鬧劇·又中計了
三、“江青是誰”·淪為“御用文人”
四、服用“興奮劑”修改樣板戲·想走也走不了
五、李德倫的笑話成了苦惱日子里的樂
六、做了“雨”的父親·妻子成了“五一六”分子
七、為交響音樂《沙家浜》定稿·被“積極分子”侮辱
八、千里探親兒不認媽·《青松嶺》作曲家更像車把式
九、力主蔣大為演唱《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
十、重提《節日序曲》·妻子歸來,愛卻無法歸來
十一、眼見江青被中央老首長鄙棄
十二、不尊重藝術規律修改《紅色娘子軍》
十三、“十年磨一戲”,有怨也有恩
十四、用愛的結晶去愈合受傷的愛·用心讓“黃河”沖淡妖氣
十五、哀悼周恩來的日子里,以《戰臺風》斗“妖風”
十六、修改《節日序曲》,以抒發積郁十年的愁悶
十七、為《送上我心頭的思念》改詞曾遭柯巖抱怨
十八、為寫好《丫丫》,上青藏高原尋找風聲
十九、彭寧的《瞬間》成了永遠的瞬間
二十、從黃永玉遭遇延伸成對人的命運的追問
二十一、把影片主人公婚姻的挽歌寫成《我們相愛在星光下》
二十二、寫《雁行》為什么有無以復加的痛苦?
二十三、《苦戀》之后,音樂升騰了,飛起來了
二十四、《太陽和人》的遭遇令人唏噓
二十五、“憂患意識”讓《如意》說盡“人生不如意”
二十六、用寫作支撐“家庭病房”·婉拒《中國革命之歌》
二十七、音樂和《黃河之濱》畫面發生化學反應送兒女赴東洋
第三部 重鑄國魂
一、兩肋插刀助李西安辦學,調入中國音樂學院
二、接班張肖虎,辦學要開闊·給先生留一張桌子
三、用幽怨的塤聲抒發《良家婦女》的“性壓抑”
四、自身一樣的挫敗感,用自己的情懷來寫《孫中山》
五、高舉課程改革大旗,一面深入傳統,一面朝向現代
六、留孤獨與擔子給自己,還妻子以自由
七、“家庭病房”的解體·“掙稿費連雞窩都蓋不起的”金雞獎感言
八、“神奇聽力、密集實踐”的“嚇人”授課方式
九、倚重人,信任人,系主任是個“溫柔的家長”
十、含淚演奏“人民萬歲”主題
十一、技驚中南海,婉拒接見,《開國大典》照樣成經典
十二、出手《大決戰》,避免違心創作不得已“耍了滑頭”
十三、《決戰之后》威脅李前寬:要旁白,要老婆?
十四、當系主任得聰明,認死理不行
十五、直接讓導演演唱《重慶談判》插曲
十六、“教代會主席”彈劾干部·隨和教父為學校儲備人才
十七、《紅蓋頭》啟用默默無名的吳碧霞
十八、無官一身輕·遺憾李西安夢未圓
十九、“長城之北”造“作曲家搖籃”·強調音樂的靈性
二十、筑《世紀之夢》-重返中國音樂學院
二十一、“四合院”里是個音樂大家庭
二十二、“花心”不“花心”·用什么沖淡內心的孤獨?
二十三、寫電視連續劇《朱元璋》音樂生了氣
二十四、《回音壁》拿下“金鐘獎”·頌揚紅棉和彩虹
二十五、守護傳統:現代主義不應成為教學主流
二十六、問問長城有多長,問問我心為啥隨風揚
施萬春年表
參考文獻
贅言五年·五十年信息
驚日響鞭-施萬春音樂民族文化探索之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劉紅慶,1966年生于山西左權。1984年考入晉中師專。1988~1990年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進修。1990~1996年在太行山農村中學任教。1997年到北京,先后供職于《音樂生活報》、《科技日報》、《樂器》、《華夏時報》和北京出版社。2007~2009年,在晉中學院音樂學院講授“原生態民歌課程”,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特色課程。主要作品:《向天而歌——太行盲藝人的故事》、《左權:一團奔突的火》、《佛心學俠——田青和他所可以改變的》、《導盲犬之夢》、《親圪蛋——唱“開花調”的人們》、《侯寶林:江湖江山各半生》、《我們的北京我的家》、《咬定青山——董維松傳統音樂研究之旅》、《歌行天下——耿生廉民間音樂研究與傳播之旅》、《耀世孤火——趙宋光中華音樂思想立美之旅》。
主要策劃:2009年5月,策劃并主持了《左權之歌——五二五經典“開花調”演喁會》。2009年7月,為中央電視臺策劃《逛太谷看秧歌》六集節目。2009年10月,策劃并主持了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爛漫開花調——獻給新中國成立60周年左權民歌演唱會》。2010年3月,為中央電視臺策劃《花開左權》六集節目。2010年8月,策劃“親圪蛋藝術圈”進京參加“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中國之夜·民俗狂歡”演出。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