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景行-2014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作品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408264
- 條形碼:9787551408264 ; 978-7-5514-082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景行-2014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作品集 本書特色
本書為首屆 "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的作品集。首屆(2014)"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1000余組有效參賽作品共來自700多名在校大學生(專業和非專業的比例未曾統計),分別角逐紀錄類影像、實驗類影像和商用影像三個類別的二十多個獎項。雖然參賽作品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國攝影學院派的實力,但依然可以從一個側面解讀出當代攝影教育的現狀。紀錄類影像的題材基本涵蓋了中國當代社會存在的各種議題,集中在弱勢群體、環境保護、農村社會改革、城市化進程等等;另有相當數量的作品針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進行探討,更貼近大學生的經驗和生活。與此同時,實驗類影像的創作者敢于使用不同的材質進行大膽創作,尋找自我的攝影語言。 與此同時,這些作品也集中反映出當代攝影創作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跟風、模仿和形式主義是當下青年學生創作中的弊病。首先,新聞和紀實攝影很大程度上受到個人經歷、知識儲備的限制,參選的大多數作品只是將社會問題通過影像層層堆疊起來,難以體現個人思考;另外,許多參評作品的敘事方式單調,編輯上缺乏思考,難免讓人產生視覺疲勞。而實驗類影像中,形式主義氣息厚重,作品的表達依然停留在觀念層面,缺乏攝影或藝術理論的支持。然而相對于前兩個類別來說,在原本重技能培訓的中國攝影教育傳統下,商用影像的創作確實成為*薄弱的一類,值得深思。這些依然在路上探索的年輕攝影學院派該用怎樣的行動和學習去解答時代提出的種種問題,中國的攝影教育又該如何去回應,并嘗試去改變攝影教育中所產生的問題? 中國攝影教育快速發展的近十年,攝影作為當代視覺實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課程的開設從原有的傳統新聞專業延伸到藝術、設計等不同領域,不斷挑戰著傳統學科的界限。由各大院校攝影專業學生組成的當代攝影的原創力量,正在不斷探索中推進中國當代攝影向國際化接軌的進程。在全球當代藝術、視覺文化的語境下,攝影學院派的身影遍布在現代化中國的各個角落,從城市廢棄的工廠到荒誕的景區,從大都市的街頭巷尾到"癌癥村"的田間地頭,他們將鏡頭一次次對準身邊的同齡人以及社會邊緣群體,用傳統紀實攝影的方式記錄并反映當今社會的現實。與此同時,那些將攝影技術和藝術理論結合起來的年輕攝影師,正在不斷探索攝影在藝術創作中的邊界。 從老牌攝影名校到近些年來在攝影教育中異常活躍的各藝術院校攝影專業,攝影教育已在當代攝影、藝術與創意產業中扎根發芽。當代攝影藝術的血液正滲透到攝影教育的方方面面,年輕的攝影學院派亦開始在各大影賽和攝影展上頻頻發聲, 正在用作品檢驗中國當代攝影教育的成效,同時也激發了更多的畢業生去西方接受更系統的攝影教育。此時此刻,中國學院派的攝影人才已逐步替代擁有其他藝術背景的影像從業者,成為當代攝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屆"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吸引了相當多年輕攝影師的關注。首屆"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由專業的評選團隊組成,自始至終秉持著"民主、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層層的篩選,并在評選的過程中不斷深入地討論教育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旨在建立針對攝影專業學生的評選機制和標準。作為首屆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的主辦方,中國攝影家協會、浙江省桐鄉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傳媒學院從活動初期策劃到作品征集,再到*后的評選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志在打造一個屬于全國大學生攝影展的品牌。
景行-2014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作品集 內容簡介
本書為首屆 "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的作品集。首屆(2014)"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1000余組有效參賽作品共來自700多名在校大學生(專業和非專業的比例未曾統計),分別角逐紀錄類影像、實驗類影像和商用影像三個類別的二十多個獎項。雖然參賽作品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國攝影學院派的實力,但依然可以從一個側面解讀出當代攝影教育的現狀。紀錄類影像的題材基本涵蓋了中國當代社會存在的各種議題,集中在弱勢群體、環境保護、農村社會改革、城市化進程等等;另有相當數量的作品針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進行探討,更貼近大學生的經驗和生活。與此同時,實驗類影像的創作者敢于使用不同的材質進行大膽創作,尋找自我的攝影語言。 與此同時,這些作品也集中反映出當代攝影創作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跟風、模仿和形式主義是當下青年學生創作中的弊病。首先,新聞和紀實攝影很大程度上受到個人經歷、知識儲備的限制,參選的大多數作品只是將社會問題通過影像層層堆疊起來,難以體現個人思考;另外,許多參評作品的敘事方式單調,編輯上缺乏思考,難免讓人產生視覺疲勞。而實驗類影像中,形式主義氣息厚重,作品的表達依然停留在觀念層面,缺乏攝影或藝術理論的支持。然而相對于前兩個類別來說,在原本重技能培訓的中國攝影教育傳統下,商用影像的創作確實成為*薄弱的一類,值得深思。這些依然在路上探索的年輕攝影學院派該用怎樣的行動和學習去解答時代提出的種種問題,中國的攝影教育又該如何去回應,并嘗試去改變攝影教育中所產生的問題? 中國攝影教育快速發展的近十年,攝影作為當代視覺實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課程的開設從原有的傳統新聞專業延伸到藝術、設計等不同領域,不斷挑戰著傳統學科的界限。由各大院校攝影專業學生組成的當代攝影的原創力量,正在不斷探索中推進中國當代攝影向國際化接軌的進程。在全球當代藝術、視覺文化的語境下,攝影學院派的身影遍布在現代化中國的各個角落,從城市廢棄的工廠到荒誕的景區,從大都市的街頭巷尾到"癌癥村"的田間地頭,他們將鏡頭一次次對準身邊的同齡人以及社會邊緣群體,用傳統紀實攝影的方式記錄并反映當今社會的現實。與此同時,那些將攝影技術和藝術理論結合起來的年輕攝影師,正在不斷探索攝影在藝術創作中的邊界。 從老牌攝影名校到近些年來在攝影教育中異常活躍的各藝術院校攝影專業,攝影教育已在當代攝影、藝術與創意產業中扎根發芽。當代攝影藝術的血液正滲透到攝影教育的方方面面,年輕的攝影學院派亦開始在各大影賽和攝影展上頻頻發聲, 正在用作品檢驗中國當代攝影教育的成效,同時也激發了更多的畢業生去西方接受更系統的攝影教育。此時此刻,中國學院派的攝影人才已逐步替代擁有其他藝術背景的影像從業者,成為當代攝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屆"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吸引了相當多年輕攝影師的關注。首屆"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由專業的評選團隊組成,自始至終秉持著"民主、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層層的篩選,并在評選的過程中不斷深入地討論教育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旨在建立針對攝影專業學生的評選機制和標準。作為首屆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的主辦方,中國攝影家協會、浙江省桐鄉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傳媒學院從活動初期策劃到作品征集,再到*后的評選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志在打造一個屬于全國大學生攝影展的品牌。
景行-2014徐肖冰杯中國大學生攝影雙年展作品集 目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