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元雜劇用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2837
- 條形碼:9787516142837 ; 978-7-5161-428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雜劇用韻研究 本書特色
《元雜劇用韻研究》以現存元代一百五十六種雜劇的所有曲子作為研究底本,通過排比同曲牌曲子并輔以各種曲譜確定曲子韻腳用字,同時對照同時代的《中原音韻》,分析歸納韻字的韻部,展現了元雜劇記錄的語音面貌及其與《中原音韻》的復雜關系。在此基礎上,對元雜劇各韻部的用韻尤其是出韻現象及其原因進行窮盡式探究。為使結論更加富于可信性與科學性,本書編者趙變親把元雜劇與同時代的元散曲和略早于雜劇的諸宮調進行用韻上的比較,不僅論證了元代的實際語音狀態,同時也發現了語音發展變化的一些規律。另外,還專門討論了入聲問題。書后附錄了現存一百五十六種元雜劇的所有曲子押韻字表。
元雜劇用韻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現存元代一百五十六種雜劇的所有曲子作為研究底本,通過排比同曲牌曲子并輔以各種曲譜確定曲子韻腳用字,同時對照同時代的《中原音韻》,分析歸納韻字的韻部,展現了元雜劇記錄的語音面貌及其與《中原音韻》的復雜關系。在此基礎上,對元雜劇各韻部的用韻尤其是出韻現象及其原因進行窮盡式探究。為使結論更加富于可信性與科學性,本書把元雜劇與同時代的元散曲和略早于雜劇的諸宮調進行用韻上的比較,不僅論證了元代的實際語音狀態,同時也發現了語音發展變化的一些規律。另外,還專門討論了入聲問題。書后附錄了現存一百五十六種元雜劇的所有曲子押韻字表。
元雜劇用韻研究 目錄
**節 元雜劇概說
第二節 元雜劇用韻研究動態
一、曲學
二、元雜劇用韻研究動態
三、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元雜劇用韻研究的材料及方法
**節 元雜劇用韻研究的材料
第二節 元雜劇用韻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第三節 曲譜
第三章 元雜劇用韻概況
**節 元雜劇用韻概述
第二節 元雜劇各韻使用的不平衡性和複雜性
一、元雜劇各韻使用的不平衡性
二、元雜劇各韻使用的複雜性
第四章 元雜劇陽聲韻部研究
**節 東鍾
一、東鍾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東鍾部現象
第二節 江陽
一、江陽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江陽部現象
第三節 真文
一、真文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真文部現象
第四節 寒山
一、寒山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寒山部現象
第五節 先天
一、先天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先天部現象
第六節 庚青
一、庚青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庚青部現象
第七節 侵尋
一、侵尋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侵尋部現象
第八節 監咸
一、監咸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監咸部現象
第九節 廉纖
一、廉纖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廉纖部現象
第五章 元雜劇陰聲韻部研究
**節 支思
一、支思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支思部現象
第二節 齊微
一、齊微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齊微部現象
第三節 魚模
一、魚模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魚模部現象
第四節 皆來
一、皆來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皆來部現象
第五節 蕭豪
一、蕭豪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蕭豪部現象
第六節 歌戈
一、歌戈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歌戈部現象
第七節 家麻
一、家麻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家麻部現象
第八節 車遮
一、車遮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車遮部現象
第九節 尤侯
一、尤侯部韻字及其來源
二、他部字雜入尤侯部現象
第六章 元雜劇韻部相雜成因研究
**節 語音相近與韻部相雜
一、東鍾部與庚青部
二、支思部與齊微部
三、齊微部與魚模部
四、真文部與庚青部
五、寒山部、桓歡部與先天部
六、家麻部與車遮部
七、其他韻部之間
第二節 曲文意境與韻部相雜
一、情境與韻部相雜
二、上下文與韻部相雜
第三節 脫文、倒文與韻部相雜
一、脫文與韻部相雜
二、倒文與韻部相雜
三、字形訛誤與韻部相雜
第七章 元雜劇韻腳處的入聲字
**節 元雜劇押韻人聲字概述
第二節 人聲字的歸派分歧
第三節 人聲字在元雜劇中的實際歸派
第八章 元雜劇用韻與《中原音韻》
**節 《中原音韻》概述
第二節 前人時人對《中原音韻》的研究
一、《中原音韻》的版本研究
二、《中原音韻》音系的研究
三、《中原音韻》與元曲關係研究
第三節 元雜劇用韻與《中原音韻》的異同
一、分韻上的異同
二、韻字有無的異同
三、韻字歸類的異同
四、韻部相雜的異同
五、入聲字歸派的異同
第九章 元雜劇與諸宮調、元散曲的用韻
**節 元雜劇與諸宮調的用韻
一、諸宮調對元雜劇的影響
二、諸宮調用韻研究的成果
三、元雜劇與諸宮調用韻比較
第二節 元雜劇與元散曲的用韻
一、元散曲對元雜劇的影響
二、元散曲用韻研究的成果
三、元雜劇和元散曲用韻比較
結語
附錄 元雜劇各曲押韻字表
參考文獻
元雜劇用韻研究 作者簡介
趙變親,1969出生,山西省襄汾縣人。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副院長,文學博士。1992年畢業于雁北師范學院(現大同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于西南師范大學(現西南大學)漢語史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13年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戲劇戲曲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漢語方言學、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漢語音韻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已出版《漢字學基礎》(合著,中國書籍出版社)、《現代漢語》(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著作。另有10余篇論文發表在《中國語文》、《方言》、《語文研究》、《語言科學》等刊物上。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