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風濕內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195720
- 條形碼:9787117195720 ; 978-7-117-1957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濕內科學 本書特色
《風濕內科學(第2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二五”規劃教材》內容翔實、新穎,突出風濕病學領域的新進展、新觀點、新成就,注重近年風濕病治療領域的新進展。《風濕內科學(第2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二五”規劃教材》的寫作風格及內容編排充分體現了當代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系統整合和整體優化原則及生命科學信息化、網絡化的特點。編者期望能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臨床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起到指引作用,能為研究生的自主創新提供探索、挖掘新知識的工具與技能。
風濕內科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風濕病——從基礎到臨床;彌漫性結締組織病;骨與關節疾病;軟組織風濕病——風濕性多肌痛和纖維肌痛癥;風濕病治療進展等。
風濕內科學 目錄
**章 風濕病分子遺傳學的進展和應用展望
**節 風濕性疾病的遺傳學特點
第二節 風濕性疾病的遺傳學研究策略
第三節 以紅斑狼瘡為代表的風濕性疾病的遺傳學研究進展
第四節 遺傳學研究在風濕性疾病中的應用展望
第二章 免疫失調與風濕病
**節 免疫細胞
第二節 固有免疫應答
第三節 t、b淋巴細胞異常與風濕病
第四節 免疫調節失常與風濕病
第三章 風濕病自身抗體的解讀
**節 概述
第二節 常見的自身抗體及其臨床意義
第二篇 彌漫性結締組織病
第四章 系統性紅斑狼瘡
**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制
第二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生發展規律的探索
第三節 從致死性疾病到可治可控制的炎癥性自身免疫病--狼瘡治療現狀與未來
第五章 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
第六章 anca相關性血管炎
第七章 白塞病
**節 口腔阿弗他潰瘍為bd常見的早期癥狀
第二節 從絲綢之路(silkroad)談bd發病因素
第三節 bd基本病理表現:系統性血管炎
第四節 bd臨床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bd個體化治療選擇
第六節 預后
第八章 累統性硬化癥
**節 系統性硬化癥名稱演變及對疾病的認識過程
第二節 系統性硬化癥的臨床表現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
第三節 ssc診斷要點
第四節 ssc病因及發病機制研究進展
第五節 ssc治療的探索和發展
第九章 干燥綜合征
**節 從診斷分類標準的變遷看干燥綜合征
第二節 干燥綜合征治療的展望
第十章 抗磷脂綜合征的認識歷程
**節 疾病的發現和認識歷程
第二節 從診斷標準的變遷看對疾病的認識歷程
第三節 抗磷脂抗體研究的過去和未來
第四節 展望
第十一章 成人斯蒂爾病
**節 aosd的演變及認識過程
第二節 aosd病因及發病機制進展
第三節 aosd臨床表現及特異性指標
第四節 aosd的臨床診斷以及診斷效率
第五節 aosd治療方案與選擇
第三篇 骨與關節疾病
第十二章 類風濕關節炎
**節 ra的發病機制及研究進展
第二節 ra診斷標準的演變
第三節 ra的治療原則
第四節 治療藥物和方法
第十三章 脊柱關節病
**節 強直性脊柱炎
第二節 銀屑病關節炎
第三節 炎性腸病性關節炎
第十四章 骨關節炎異質性與系統防治策略
**節 原發性骨關節炎
第二節 遺傳相關性骨關節炎
第三節 骨關節炎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第四節 骨關節炎系統防治策略
第十五章 痛風
**節 痛風的概念與發病機制
第二節 痛風不同階段治療的認識和推薦
第四篇 軟組織風濕病--風濕性多肌痛和纖維肌痛癥
第十六章 風濕性多肌痛--一種老年人的疾病
**節 風濕性多肌痛研究回顧與啟示
第二節 風濕性多肌痛的主要臨床特點
第三節 輔助檢查在風濕性多肌痛中的意義
第四節 風濕性多肌痛的診斷要點及與其他疾病的鑒別
第五節 風濕性多肌痛的治療現狀及預后
第十七章 纖維肌痛癥--一種心理性疾病?
**節 纖維肌痛癥研究回顧與啟示
第二節 纖維肌痛癥的主要臨床特點
第三節 纖維肌痛癥可能的輔助檢查
第四節 纖維肌痛癥的診斷要點及與其他疾病的鑒別
第五節 纖維肌痛癥的治療現狀及預后
第五篇 風濕病治療進展
第十八章 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風濕病的進展
第十九章 風濕病靶向治療--從生物制劑向小分子藥物的回歸
**節 生物制劑在風濕病中的應用及其前景
第二節 治療風濕病的新型小分子“靶向”藥的問世與前景
第二十章 生物樣本庫及標準化操作流程
第二十一章 風濕病數據庫的發展與挑戰
**節 疾病數據庫的概念
第二節 以系統性紅斑狼瘡數據庫為例看風濕病數據庫的發展現狀
第三節 以狼瘡數據庫為例看風濕病數據庫的演化與面臨的挑戰
第四節 結語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風濕內科學 作者簡介
陳順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病學科和上海市風濕病學研究所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終身教授,上海風濕病學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市風濕病學研究所榮譽所長,美國風濕病學院大師,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風濕和免疫專業(上海)主任,澳大利亞風濕病學會榮譽會員以及LUPUS(英國)、Joint、Bone、Spine(法國)、APLAR Journal of Rheumatology、Clinical Rheumatology等英文雜志編委。曾擔任亞太地區風濕病學會聯盟(APLAR)主席,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風濕病學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副會長,第八屆國際紅斑狼瘡學術會議主席,第11屆國際自身抗體、自身免疫學術會議(IWAA,2011)主席,美國風濕病著名雜志Arthritis&Rheumatism(中文版)主編、《上海醫學》雜志常務副主編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和上海市育才獎,2004年榮獲美國風濕病學院的大師(ACRMaster)稱號,成為亞洲首位該榮譽獲得者。2005年榮獲中華風濕病學會“杰出貢獻獎”,2008年獲得亞太風濕病學聯盟(APLARMaster)大師獎和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上海市十大職工科技創新英才稱號。 鄒和建,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風濕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華山醫院倫理委員會(HIRB)主席、復旦大學風濕、免疫、過敏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分子與轉化醫學研究所所長;國際硬皮病臨床與研究協作網(InSCAR)副主席;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專家組成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第七、第八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上海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藥物不良反應雜志》副總編輯。近5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1學科新增長點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重點項目、衛生部科研項目、973項目子課題,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計劃共10項。近5年來發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研究論文30篇,其中SCI論文近20篇。擔任9部學術專著的主編、副主編。曾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上海市區學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主要從事痛風發病機制及遺傳學研究、系統性硬化(硬皮病)發病機制研究,以及調節性T細胞對RA發病的機制研究。2011年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