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干部教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2333
- 條形碼:9787010142333 ; 978-7-01-01423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干部教育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是中共中央組織部主管、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學報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秉承“高點起步,突出特色,爭創一流”辦刊原則。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服務,為領導人才成長和發展服務,為干部教育培訓創新服務,為學院教學科研服務。主要欄目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建理論、國情研究、延安十三年史、干部教育培訓研究等。《中延院文庫·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論文匯萃:干部教育研究》匯集了近年來出版的有關干部教育研究的數十篇文章。
干部教育研究 目錄
大力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基礎建設
關于黨性教育時代性和科學化的思考
新時期干部教育培訓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干部教育培訓實踐的思考
堅持推進訓后延伸“三個一”努力實現黨性教育
效應*大化
訓后延伸“三個一”活動回顧與展望
堅持改革創新精神,探索干部培訓規律
——新加坡公務員培訓的特點與啟示
關于提高黨性教育科學化水平的若干思考
關于干部教育培訓中若干關系問題的思考
行動學習視野下黨性教育訓后延伸與拓展機制研究
新思考、新理念、新教育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黨性教育拓展研究
關于干部黨性教育科學化的若干思考
新形勢下提高干部黨性教育科學化水平的幾點思考
深化理論武裝有效性研究的初步思考
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問題的幾點思考
培育和規范干部教育培訓市場的實踐與思考
教學研究
體驗式學習理論與理想信念教育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理想信念教學模式分析
新時期干部培訓中“問題研究式”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于推進教學創新發展的幾點思考
關于干部教育教學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思考
干部院校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理論與實踐
干部選學對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挑戰及應對
發揮現場教學的獨特作用
案例開發:意義、認知及途徑
——基于黨政干部培訓需求的視角
運用黨史資源開展黨性教育案例教學的優勢和原則
現場體驗教學的現場空間及其功能初探
比較研究
ENA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值得借鑒的幾點做法
拓寬干部教育培訓的國際化視野
——法國國立行政學院公務員培訓的借鑒與思考
歷史經驗
黨性教育培訓“延安模式”的成效與進一步提升的思考
論中國共產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歷史經驗
延安時期黨的干部學校的主要辦學經驗和啟示
培訓管理
干部學院學風建設的機制構建與實踐
干部學院文化建設芻議
干部教育培訓中加強學風建設的路徑選擇
——以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為例
干部學院培訓師隊伍建設管理研究
干部教育研究 節選
《中延院文庫·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論文匯萃:干部教育研究》: 第四,把引導、互動、思考相統一,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交融性。“研究式教學”畢竟還有一個方法問題,這就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員、教學與研討如何互動交融。首先,問題引導很重要,教師要將講授問題開宗明義地擺在師生面前,確立學員思考問題的主體地位。其次,提出問題后,要不斷追問,使問題再次分解,在此基礎上,逐層分析。再次,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員為主體,互動交流,質疑辯難應貫穿始終,形成教與學,學與思自覺交融,動態一體。 “研究式教學”不只適應于課堂講授,也同樣適用于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富有特色的現場體驗教學,因為任何教學如果離開了科學和思想的力量,只會等同于一般宣傳和煽情,而簡單化的宣傳和煽情是沒有生命力和實效性的。 體驗是一種自我感覺,自我覺悟,是憑借客觀對象刺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自覺活動,屬于自我意識。然而,自我意識如何產生,如何正確產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感覺的對象以及教學中提升和催生這種感覺的方法。實踐證明,強烈而又牢固的自我覺悟離不開科學與理性的支撐。王家坪舊址現場體驗課《父子情深》所以動人,表面看是毛澤東與毛岸英父子之間的感情深厚,而真正動人之處則在于它揭示出了無產階級領袖人物身上的高尚品質、領袖與群眾的一致性以及共產黨人信念、作風在日常人倫中的表現。“四·八”烈士體驗課催人淚下,不僅在于烈士們曾經的苦難和遇難時的慘烈,動人之處更在于烈士身上所體現出的共產黨人的信念力量,為真理百折不撓、勇于犧牲的精神。真理的東西是超越時空的,只有從深層次揭示出真理性,激情才會爆發,體驗才會上升到自我意識。學唱革命歌曲雖然被我們定位為激情教學,但同樣離不開“研究式教學”理念。《黃河大合唱》、《抗大校歌》所以撼人心魄,除了鏗鏘動人的旋律外,那飽含革命激情和思想深度的歌詞、歌詞背后血與火的歷史背景,才是真正動人的東西。因此,從“研究式教學”視角去挖掘和揭示革命歌曲所包含的思想深度和歷史厚度,自我意識才會在激情燃燒中被喚醒。可見,理性打動才是激情和感動的真正基礎。 三、關于“互動研討” 互動研討在干部教育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強化教學互動性、實現研究式教學目標的一個關鍵環節。互動研討是對講授內容的消化和提升,是學員知識、經驗、智慧和能力的挖掘與展示,是理論聯系實際以解決實際問題,達到教學相長、學學相長的重要途徑。 這里要討論的“互動研討”,主要指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研討和以學員為主體的小組研討兩種常見的研討類型。我本人從事干部教育教學工作,又以學員身份參加過中央黨校等院校的學習培訓。這里結合教員與學員兩方面體驗,就教學中互動研討問題,談點看法。 關于課堂研討。課堂研討主要指課堂講授后的隨堂討論。這種研討主要特點是,以教師為主導,學員為主體;以講授內容為范圍,師生互動,學員互動,共同參與;因勢利導,逐漸深入,達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中國延安干部學院課堂講授“2+1”模式(授課2小時,討論1小時),就屬于比較典型的課堂研討。 任何研討,客觀地講,形式上的規定都是次要的,關鍵在于是否真正地研討起來,有問題意識、問題導向,并且觸及了問題的實質,只要達到了這樣的目的,就是一次成功的研討。然而在現實教學中,課堂講授后的隨堂研討,往往會流于形式,走個過程,教師不滿意,學員也不滿意。從教師角度講,希望學員踴躍參與,深化討論;從學員本身說,也有不少問題和思考,希望互動交流。兩廂皆未如愿,究其原因,還是有一個研討的引導方法問題。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