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變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196674
- 條形碼:9787109196674 ; 978-7-109-1966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變遷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的改革確切地說是從農業改革開始的。30多年前,安徽鳳陽18個農戶冒著生命危險簽訂了土地包產到戶的合約,這一行動標志著中國農村開啟了現代化里程,為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促使傳統農業向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出臺的11個1號文件,從不同層面提出了“三農”發展的重點、方向與支持策略,使得“三農”的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發展績效逐步顯現。但是,受制于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三農”難題,仍然任重而道遠。破解“三農”整體困局,尚需探索一套新辦法、新途徑。張紅編著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變遷研究》在西北地區選取了一組農業型村落,研究其在現代農業的背景下設施農業從無到有迅速培育起來并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從而帶動了鄉村社會轉型和農民增收。
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變遷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的改革確切地說是從農業改革開始的。30多年前,安徽鳳陽18個農戶冒著生命危險簽訂了土地包產到戶的合約,這一行動標志著中國農村開啟了現代化里程,為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促使傳統農業向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出臺的11個1號文件,從不同層面提出了“三農”發展的重點、方向與支持策略,使得“三農”的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發展績效逐步顯現。但是,受制于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三農”難題,仍然任重而道遠。破解“三農”整體困局,尚需探索一套新辦法、新途徑。張紅編著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變遷研究》在西北地區選取了一組農業型村落,研究其在現代農業的背景下設施農業從無到有迅速培育起來并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從而帶動了鄉村社會轉型和農民增收。
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變遷研究 目錄
前言**章 導言 一、研究緣起和意義 二、研究回顧與反思 (一)國外學者關于現代化與農村社會變遷的研究 (二)國內學者關于村落變遷的研究 (三)國內外研究成果的述評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內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內容與相關概念第二章 區域與村落背景 一、區域背景:黃土高原上的小村 二、西村歷史溯源 (一)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二)生活方式與組織結構第三章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歷程 一、農業生產資料的變遷歷程 (一)耕作系統 (二)作物栽培 (三)化肥農藥 (四)水利設施 (五)農業機械 二、設施農業的發展歷程 (一)設施農業起步 (二)設施農業大發展第四章 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社會基礎 一、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發展 二、強農惠農政策與資本投人 三、大量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第五章 農業科學技術的運作機制 一、農業科學技術的運作邏輯 (一)政治化的運作邏輯 (二)市場化的運作邏輯 (三)工業社會的邏輯 二、農業科技的運作機制 (一)土地、時間和技術 (二)科技的進入 (三)科技的獲得與傳播 (四)科技的交流與更新第六章 變遷中的村民與村落 一、村民價值觀念的變化 (一)職業觀 (二)閑暇觀 (三)消費觀 (四)鄉土觀 (五)觀念之變:從價值理性到目的理性 二、家庭的變化 (一)家庭勞動分工與技術決策 (二)家庭關系的變化 三、村落的變遷 (一)社會交往網絡的變化 (二)農業合作社的嵌入 (三)市場的發育 (四)村落社會結構的變化第七章 村落變遷的意義闡釋 一、農業技術與村落社會的互構 二、農業變遷與農民現代化 三、村落中的技術、國家與市場 四、村落共同體的命運第八章 拓展性討論 一、一個總結 二、進一步的思考參考文獻后記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