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周百義文存-(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473677
- 條形碼:9787535473677 ; 978-7-5354-736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百義文存-(全三冊) 本書特色
本書共三卷,收入作家、著名出版人周百義多年文學創作、理論研究的成果。收入文存的**卷反映了作者文學創作的精華部分,收錄作品多在《上海文學》、《少年文藝》等國內有影響的報刊發表,影響很大。第二卷收入作者文學評論和紀實文學方面的重要成果,不少發表在《中州學刊》、《小說評論》等學術知名期刊,引發廣泛關注。第三卷收入作者對出版方面宏觀和微觀研究的有影響的文章,在業界反響極大。
周百義文存-(全三冊) 內容簡介
作家、資深出版人周百義三十年創作精華,囊括作者在小說、散文、紀實文學、編輯出版等多個領域的豐富成果,著名作家二月河、熊召政傾情推薦
周百義文存-(全三冊) 目錄
**卷
成人小說
空房
京城來了名角兒
客自臺灣來
紅麻林
顯影
頭條明天見報
水難
牌坊街軼事
盼
誘惑
黑月亮
窯神
遺憾
古老的簪子河
玫瑰三愿
彌合
刑期
功臣
記者走了之后
露珠你在哪里
碑
小小說二題:失靈的水龍頭/夜,女兒還沒回來
少年小說
溫暖的泉水
遠去的喜鵲
陀螺
回山
竹溪上的筍葉船
癡野雞
蓬頭小鵪鶉
路上撿來的孩子
鈴兒叮當
山里的小姑娘
八哥
娃娃魚
蘭花
悔
美麗的蝴蝶
山野的呼喚
特混艦隊
金桂
高高揚起的船槳
三月
長了翅膀的山葡萄
神奇的烏龍洞
散文
山憶
小石步兒
故鄉的銀杏樹
秋天里的春天
教鞭
往事
碧湖片憶
搬家樂
涂鴉伊始
求學小記
家鄉記憶
永遠的珞珈山
校友
堂弟媳年玉
養魚小記
捉魚憶趣
域外掠影
坡州:一座散發著書香和智慧的城市
懷念喀納斯
飛過喜馬拉雅山
登麻城龜峰山賞杜鵑記
鏡泊湖記游
俄羅斯紀行
一棵樹和一座寺廟
爺爺的故事
地主分子劉素貞
我的父親母親
京劇票友四叔
第二卷 文學評論 書評 報告文學
文學評論
淺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對新時期小說創作的影響
不同凡響的藝術魅力
——讀長篇小說《雍正皇帝.九王奪嫡》
詩化的歷史小說王國
——讀趙玫的唐宮三部曲
《孔子》:井上靖和楊書案審美追求的異同比較
歷史進程中的人性諦視
——讀長篇小說《金屋》
略論《誘惑》的死亡意識
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的藝術特色
與熊召政談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
《張居正》出版前后及歷史小說的創作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從接受角度看歷史小說創作
歷史小說的輝煌與失落
一個清醒者的悲劇
——談二月河歷史小說《雍正皇帝》中的人物形象
歷史的偶然與性格的必然
《金屋》語言的柔婉之美
關于長篇小說《城與燈》的對話
關于長篇小說《戰爭傳說》的對話
略談《孫武子》
才子之書
——讀《中國當代才子書》
不應抹去的歷史記憶
——讀《抗戰飛行日記》
寫在《天風詩草》出版之際
我們為什么放飛這批“九頭鳥”
——“九頭鳥”長篇小說文庫出版說明
讓“九頭鳥”展翅高飛
寫作與讀書
序與跋
《歲月通道》序
《漣漪集》序
《中國鄉村生活實錄》序
《攀巖的青藤花》序
《編輯學原理》序
《商城藝苑人物擷英》序
《江南煙雨塞北雪》序
《放歌大別山》序
《書業問道》序
《湖北省出版科研論文選》序
《曾慶棠散文集》序
《縣長筆記》序
《勸忍百箴》自序
《出版的文化守望》自序
《單身貴族》跋
《黑月亮》后記
《書旅留痕》后記
《山野的呼喚》后記
《書業行知錄》后記
書與人
青年作家李佩甫
竹林印象
天一閣隨想
香港的文學發燒友
西子湖畔長相憶
沐浴書香
法國書展掠影
走近二月河
那雙眼睛
近距離還是遠距離
《美人贈我蒙汗藥》與王朔
吳偉克和他的“體演文化教學法”
報告文學
蘭臺悠悠三十載
在死神的指縫里
編著情誼二十載——我與二月河
變調的田園牧歌
當代中國官場病
步履艱難的中國
反黑在行動
第三卷 出版卷
1.產業觀察
出版“走出去”首先要走向全國
中國出版業與其它行業的差距在哪里
出版業如何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商業化時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中國版權貿易的現狀與對策
中國出版的現狀與發展態勢
經濟波動與出版產業的相關性研究
制定《圖書公平交易規則》確有必要
發展文化產業必須重塑市場主體
從出版人角度看“茅獎”
中國邁向出版強國再思考
整合與融合
2.市場瞭望
精英文化 大眾趣味 百姓情懷 ——與《文藝報》記者談“九頭鳥長篇小說文庫”獎
中國暢銷書市場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狼圖騰》走向世界的啟示
文學創作與文學出版
中小出版社數字出版的困境與對策
文學出版如何走出低谷
溫和上揚的2010圖書市場
暢銷書運作及其追求
文藝出版的探索與困惑——在省文藝創作與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
論出版集團如何應對數字化挑戰
數字化時代暢銷書營銷的新特點
文藝圖書出版的現狀
文藝出版社發展路徑思索——答《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問
暢銷書出版三十年
閱讀的變遷與思考
莫言獲諾獎對文藝出版傳遞的正能量
傳統文學出版企業開展網絡文學出版業務路徑探析
3.編輯研究
人無我有話“特色”
《雍正皇帝》一書編輯談
新編輯觀的實踐與探索
咬定青山不放松——《雍正皇帝》一書營銷體會
圖書廣告語寫作三題
“九頭鳥長篇小說文庫”營銷策劃始末
我的歷史小說出版觀
案例分析:編輯成長的必修課
作者資源的開發與維護
發揮集團優勢,提高編輯適應市場的能力
再論編輯對文化資源的再創新
出版集團選題論證之探索
組稿的方法與技巧
編輯的寬容
我的編輯生涯
4.出版人才
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出版家隊伍
出奇制勝人為先——淺談人才戰略
以人為本,營造企業文化
出版人才的培養、引進與使用
我們能否再培養出張元濟和王云五似的出版家
為人才搭建一座施展才華的平臺
人才是出版的核心競爭力
出版專業教育要注意培養復合性人才
淺談出版社人才戰略
5.經營管理
得失三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
且說跨地區經營
淺談出版流程的控制
圖書宣傳的現狀與對策
創新:出版社永恒的追求——長江文藝出版社發展道路回顧
論出版社可持續發展
后轉企時代出版社發展中需注意的五個問題
出版集團公司治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關于圖書庫存問題的思考
出版“神話”是這樣創造的
出版社應確立自己的品牌圖書戰略
以人為本,營造企業文化
出版企業實施精品戰略的若干策略
6.民營書業
民營出版相對國有出版業的比較優勢
國有出版業與民營書業合作模式探析
發展新興出版生產力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探討
民營書業發展要邁的“三道坎”
走出去不要忘了民營書業
在博弈中合作,在合作中前進
要重視民營書業的作用——答《編輯之友》記者問
7.出版雜論
馬鞍上的守望
新世紀感懷
聆聽的感覺
太陽與月亮
上市,不僅僅是為了上市
數字書市應休矣
讀書做官與做官讀書
從“谷賤傷農”想到圖書折扣
轉企改制中人員分流切莫“一刀切”
512.62億的重新解讀
從“新農村書屋”到“打工者書屋”
湖北文藝出版三十年之記憶
文藝出版三十年之二十個關鍵詞
中國出版需要一部法律來保障
也說中國出版的“大”與“強”
出版人的歷史擔當
我的歷史小說出版觀——兼答《中國圖書商報》記者問
傳統出版仍大有可為
敬畏出版
周百義文存-(全三冊) 作者簡介
周百義,1954年12月出生于河南商城,1987年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到長江文藝出版社當編輯,1995年起任該社社長。2004年任湖北長江出版集團總編輯。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9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2年被評為“湖北出版名人”,2009年獲湖北省政府出版人物獎、2010年被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和新聞出版總署授予“新中國60年100名優秀出版人物”稱號。2014年被評為湖北省文化名家。現任湖北長江出版集團總編輯、中國編輯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編輯學會會長、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常務副主席、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會副主席。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