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代山東海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3858
- 條形碼:9787516143858 ; 978-7-5161-438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代山東海防研究 本書特色
海防史是明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目前配合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實施的重點研究領域。 以往的明代海防研究存在“重南輕北”、“重后輕前”現象。即關注東南沿海海防的成果很多,對明代中后期嘉靖、萬歷年間海防研究的成果眾多,對明初及北部沿海防務的研究明顯不足。本書把研究著眼點放在北方的山東半島,彌補了這一空白。本書內容大體分三大部分,一是對不同時段海防形勢的分析;二是對山東海防建設在明代不同歷史階段發展變化狀況的具體分析;三是對海防建設與山東半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的研究以及其在清代中前期的變化。
明代山東海防研究 內容簡介
海防史是明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目前配合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實施的重點研究領域。 以往的明代海防研究存在“重南輕北”、“重后輕前”現象。即關注東南沿海海防的成果很多,對明代中后期嘉靖、萬歷年間海防研究的成果眾多,對明初及北部沿海防務的研究明顯不足。本書把研究著眼點放在北方的山東半島,彌補了這一空白。本書內容大體分三大部分,一是對不同時段海防形勢的分析;二是對山東海防建設在明代不同歷史階段發展變化狀況的具體分析;三是對海防建設與山東半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的研究以及其在清代中前期的變化。
明代山東海防研究 目錄
**章 洪武朝海防戰略的演變與山東沿海衛所防御體系的建立
**節 元末明初的中、朝邦交與海防形勢
第二節 洪武海防戰略的轉型
第三節 洪武朝山東沿海的防御體系
第二章 山東海防體系的野戰化與戰略功能的初步轉型
**節 對日外交的困惑——兼論倭寇“三角貿易”的形成
第二節 永樂朝的海防戰略與倭寇問題的“意外”破解
第三節 山東半島海防建設的新進展
第四節 從國防前線到戰略預備區的初步轉型
第三章 明中葉山東海防體系的戰略預備化
**節 明中葉的海防形勢
第二節 山東海防體系的新變化
第三節 山東海防官兵的全面預備化
第四節 山東總督備倭都司主官考述
第五節 登州的海船與海運
第四章 萬歷援朝背景下的山東海防
**節 山東沿海的戰備部署
第二節 山東半島:勉為其難的后勤補給基地
第三節 戰爭善后過程中的餉糧之爭
第四節 戰后山東沿海的銷兵節餉
第五章 明清戰爭期間的山東海防(上)
**節 戰爭初期的山東海防
第二節 萬歷、天啟之際的海運餉遼
第三節 登萊成鎮:天啟年間的山東海防
第六章 明清戰爭期間的山東海防(下)
**節 袁崇煥總制下的登萊與東江
第二節 從登萊之變到東江撤鎮
第三節 山東海防的*后七年
第四節 弘光朝的錯誤決策與山東的淪陷
第七章 山東海防建設與移民
**節 明初海防衛所建設與半島人口的遷移
第二節 棗強裔移民考
第三節 撲朔迷離的“小云南”
第四節 萊州四川裔移民考
第五節 近水樓臺東海人
第六節 海禁背景下的遼東移民
余論
**節 海防建設與山東沿海的社會發展
第二節 山東海防衛所在清代的變革
參考文獻
后記
明代山東海防研究 作者簡介
張金奎,男,1973年1月出生于北京順義縣,漢族,1999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2007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F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副研究員、學術秘書。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明代軍事制度、軍事社會史。主要作品有《明代衛所軍戶研究》(專著)、《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合著)、《宏觀中國史·盛世卷》(合著)等以及專題論文幾十篇。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