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論叢-2014年第2卷 第38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869333
- 條形碼:9787511869333 ; 978-7-5118-693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論叢-2014年第2卷 第38卷 本書特色
《刑法論叢》第38卷共載論文22篇,秉承本論叢業已習慣的固定風格,所收錄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國刑法學界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內容涵括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國際刑法學、犯罪學與刑事政策等刑法學諸多領域。 本卷特設“犯罪構成專欄”,收錄了3篇文章。彭文華的“犯罪構成的符號學分析”一文借助于符號學的方法對犯罪構成進行分析,以邏輯范式為依據,將犯罪構成論體系劃分為分解式犯罪構成論體系和合成式犯罪構成論體系,認為作為認定犯罪的符號系統,犯罪構成論體系并無一成不變的模式,需要借鑒、吸納其他學科的有益成分。該專欄同時刊載了松宮孝明教授的“構成要件的概念與機能”一文以及張小寧博士的評論文章“犯罪論體系與構成要件的機能——松宮孝明教授的‘構成要件的概念與機能’一文評析”。 本卷的其他欄目收錄了下面一些優秀成果: 莫洪憲、張昱的“酌定量刑情節在死刑案件中的適用及其完善”一文在對死刑案件中酌定量刑情節的適用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死刑案件中酌定量刑情節適用之利與弊,并提出了在此類案件中酌定量刑情節適用的完善建議 王秀梅、陳朗的“論國際刑事辯護‘平等武裝’原則”一文對于國際刑事辯護中的“平等武裝”原則進行了研究,認為在國際刑事司法中,“平等武裝”原則的核心是被告人享有的公正審判權,它要求控辯雙方具有程序上的實質性平等。 劉廣三、李艷霞的“從符號互動理論解讀民營企業家犯罪”一文從符號互動理論出發,探討了我國當前民營企業家犯罪產生的主體因素和環境原因,從“情境定義”的角度分析其急劇增長的緣由,挖掘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力圖厘清民營企業家犯罪這一嚴重社會現象。 萊默·拉赫蒂的“刑事政策與刑事司法的國際化與歐洲化的趨勢——對比較研究的挑戰”一文對于刑法國際化與歐洲化背景下比較法和刑事科學的變化進行了研究。
刑法論叢-2014年第2卷 第38卷 內容簡介
《刑法論叢》第38卷共載論文22篇,秉承本論叢業已習慣的固定風格,所收錄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國刑法學界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內容涵括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國際刑法學、犯罪學與刑事政策等刑法學諸多領域。本卷特設“犯罪構成專欄”,收錄了3篇文章。彭文華的“犯罪構成的符號學分析”一文借助于符號學的方法對犯罪構成進行分析,以邏輯范式為依據,將犯罪構成論體系劃分為分解式犯罪構成論體系和合成式犯罪構成論體系,認為作為認定犯罪的符號系統,犯罪構成論體系并無一成不變的模式,需要借鑒、吸納其他學科的有益成分。該專欄同時刊載了松宮孝明教授的“構成要件的概念與機能”一文以及張小寧博士的評論文章“犯罪論體系與構成要件的機能——松宮孝明教授的'構成要件的概念與機能'一文評析”。 本卷的其他欄目收錄了下面一些優秀成果:莫洪憲、張昱的“酌定量刑情節在死刑案件中的適用及其完善”一文在對死刑案件中酌定量刑情節的適用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死刑案件中酌定量刑情節適用之利與弊,并提出了在此類案件中酌定量刑情節適用的完善建議王秀梅、陳朗的“論國際刑事辯護'平等武裝'原則”一文對于國際刑事辯護中的“平等武裝”原則進行了研究,認為在國際刑事司法中,“平等武裝”原則的核心是被告人享有的公正審判權,它要求控辯雙方具有程序上的實質性平等。 劉廣三 、李艷霞的“從符號互動理論解讀民營企業家犯罪”一文從符號互動理論出發,探討了我國當前民營企業家犯罪產生的主體因素和環境原因,從“情境定義”的角度分析其急劇增長的緣由,挖掘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力圖厘清民營企業家犯罪這一嚴重社會現象。萊默·拉赫蒂的“刑事政策與刑事司法的國際化與歐洲化的趨勢——對比較研究的挑戰”一文對于刑法國際化與歐洲化背景下比較法和刑事科學的變化進行了研究。
刑法論叢-2014年第2卷 第38卷 目錄
犯罪構成的符號學分析/彭文華
構成要件的概念與機能/松宮孝明 著 張小寧 譯
犯罪論體系與構成要件的機能——松宮孝明教授“構成要件的概念與機能”一文評析/張小寧
〔中國刑法〕
刑法文義解釋探究/王海橋 曾磊
外國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思考/黎杰翠
論廣義主觀罪過與報應論理想/道格拉斯·胡薩克 著 姜敏 譯
預見防衛初論——以正當防衛現時性要件之反思為線索/黃靜野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視閾下的自由刑改革問題/敦寧
酌定量刑情節在死刑案件中的適用及其完善/莫洪憲 張昱
壟斷行為犯罪化問題研究/馬志萍
商業秘密刑事保護的價值取向及實現路徑/劉秀 關振海
論虛擬空間刑事法網之擴張與克制——以《網絡誹謗解釋》為背景的分析/莊乾龍
財產犯罪的法益——以刑法與民法之關系為視角/胡東飛
〔外國刑法〕
日本二十世紀初的治安立法與治安體制研究/王良鵬 周振杰
法國社區矯正制度概覽/張亞平
〔比較刑法〕
不定期刑之知識論考察/張洪成
〔國際刑法〕
論國際刑事辯護“平等武裝”原則/王秀梅 陳朗
《羅馬規約》中的“間接正犯”與“指揮官責任”——以巴希爾案為研究視角/李海瀅 劉潔
探尋防止種族滅絕罪的對策方案——以犯罪構成和形成原因為切入點/王吉春
〔刑事執行法〕
刑事禁止令問題研究/陰建峰 丁寧
〔犯罪學〕
從符號互動理論解讀民營企業家犯罪/劉廣三 李艷霞
〔刑事政策〕
刑事政策與刑事司法的國際化與歐洲化的趨勢——對比較研究的挑戰/萊默·拉赫蒂 著 盧建平 朱賀 譯
稿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