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50202
- 條形碼:9787544750202 ; 978-7-5447-502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 本書特色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是我國**次系統地進行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的成果,通過盡可能竭澤而漁式的梳理,在四百多年來浩如煙海的塞萬提斯研究史料中歸納提煉出*有代表性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比較了中外研究人員在立場、觀點、思路、方法、歷史文化語境、話語方式等方面的異同,特別是總結了中國學者研究的特點、成果和規律,利用豐富的中國文化資源和中華民族的智慧經驗,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前進,并對我國當下的文學批評和創作富有借鑒意義的相關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書堪稱代表了當今中國塞萬提斯研究的*高水平,是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新的具有突破意義的重大成果。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次系統地進行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的成果,堪稱代表了當今中國塞萬提斯研究的*高水平,是中國外國文學研究具有突破意義的重大成果,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文化積累上的重大意義。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 目錄
緒言**編 塞萬提斯學術史 **章 17世紀 第二節 *初的是非恩怨 第二節 滑稽的堂吉訶德 第三節 崇高的堂吉訶德 第四節 堂吉訶德在境外 第二章 18世紀 **節 18世紀上半葉 第二節 18世紀下半葉 第三節 重要版本、譯本:序、跋和注疏 第四節 否定性批評 第三章 19l世紀 **節 19世紀上半葉 第二節 19世紀下半葉 第四章 20世紀 **節 20世紀之初 第二節 20世紀20年代 第三節 20世紀30年代 第四節 20世紀40年代 第五節 20世紀50年代 第六節 20世紀60年代 第七節 20世紀70年代 第八節 20世紀80年代 第九節 20世紀90年代 第十節 中國接受 第五章 余音繚繞第二編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 **章 塞萬提斯的矛盾和偏見 第二章 塞萬提斯的反諷或戲仿 第三章 塞萬提斯的虛構與真實 第四章 《堂吉訶德》:經典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第五章 否定之否定 認識之認識 第六章 《堂吉訶德》與經典背反 第七章 《堂吉訶德》與文藝復興運動附錄一 重要文獻附錄二 人名中外文對照及索引附錄三 書、報、刊名中外文對照及索引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 相關資料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不僅總結了塞萬提斯在世界文學史上400年來的歷史,揭示了《堂吉訶德》如何成為文學經典的過程,而且還通過對塞萬提斯的研究討論了文學經典以及諸多文學理論與批評問題,為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拓深和繁榮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經驗。作者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評說西方文學,為我們提供了“以我為主”研究外國文學的方法與思路。我相信,這部著作的出版,無論是對“外國文學學術史研究”,還是對外國文學教學和研究,都將帶來重要的啟示。本書堪稱代表了當今中國塞萬提斯研究的最高水平,是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最新的具有突破意義的重大成果。
——聶珍釗
陳眾議先生開風氣之先,早在世紀之交便著手“外國文學學術史研究工程”的準備工作。學術史研究是任何經典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研究的基礎。《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在系統梳理四百年塞萬提斯研究的基礎上,縱橫捭闔,對塞學史上的諸多重要問題進行了鞭辟入里的評析。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作者不拘泥于塞萬提斯及其代表作《堂吉訶德》的功過是非,而是由此出發,對小說乃至世界文學的發展規律進行了高屋建瓴的探討和總結。這對深受解構主義侵蝕的中國學術不僅有益,而且彌足珍貴。無論是關于小說(藝術)及陌生化與幻想及童心之關系、還是針對全球化及文藝復興運動與跨國資本主義及經典悖反原理等方面的探究與概括,都令人耳目一新。同時,作者時而舉輕若重,在條分縷析的同時,并看兩面,甚至多面;時而舉重若輕,對一些似是而非的歷史沉冤和筆墨官司大而化之,既有專題研究的深度,又有藝術概括的高度。
——王軍
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 作者簡介
陳眾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作家,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